当前位置:

补链条聚集群,打造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原标题:在改革发展的快车道中,浏阳经开区作为最具活力的园区之一,加速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宜商亲商的服务环境,助推企业发展壮大补链条聚集群,打造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2.jpg

徐媛 贺梦燕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在浏阳经开区的蓝思科技,一块小小的手机面板做到“极致”可以迅速占据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手机中高端市场,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隐形冠军”;在欧智通科技有限公司,这里的Wi-Fi模块正在进行全自动化生产,印刷、切片、镭雕、分版、测试、包装,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产品将被销往华为、小米等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智能终端提供商……

从浏阳工业园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浏阳经开区历经21年的高速发展,成为了浏阳创新创业高地,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健康食品三大产业集群, 是长沙市显示功能器件、生物医药及环境治理技术及应用三条产业链建设的牵头园区。

在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背景下,这个国家级经开区如何蹄疾步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成为企业壮大的沃土?近日,笔者进园区、访企业、踏工厂,探寻浏阳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脉搏,见证园区书写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A打造一流显示功能器件全产业链

长沙市已有的22条产业链中,浏阳经开区占有3个,分别是显示功能器件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链和环境治理技术及应用产业链。今年园区瞄准产业链上下游,引进相关配套项目,在推动产业链补链强链和产业链集群发展的同时,以产业链招商引来产业集群,形成“引进一个企业、带来一串项目、聚成一片产业”的发展新格局。

“今年1月份我们完成危废收购,弥补了产业链缺失的最后一环,真正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发展。”永清研究院刘代欢博士介绍。浏阳经开区的永清环保是环境治理产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农田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两大国家级科研技术平台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一国家级人才培养平台,聚集了中、美、韩等国院士、博士、教授、专家300余名,是环保全产业链的领先者,被业界喻为“环境全科医生”。

永清环保自主研发的耕地污染修复核心技术,能将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处理修复,实现重金属污染耕地的稻谷达标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今年,永清环保土壤修复板块业务发展势头迅猛,目前,该技术在湖南、四川、江苏等地得到推广。

浏阳经开区过去主要瞄准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近年来园区转变思路,进一步缩小范围,聚焦显示功能器件。园区充分发挥蓝思科技的“领头雁效应”,瞄准材料、设备制造等产业链上下游,依托集团引进了日写触控传感器、群显科技等项目,通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着力构建集触控、显示、玻璃面板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朝着将显示功能器件产业链发展为园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奋进。

在触控传感器方面,目前已经在浏阳经开区落户的日写触控传感器项目于2017年8月签约,并于当年开工建设,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该项目拥有世界一流的触控传感器技术,所用设备全部为从日本原装引进的当前国际顶尖设备,产品达到全球最高水平。据了解,其生产车间采用了目前工业生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百级无尘车间。“在浏阳经开区,仅与蓝思科技相关联的高新技术企业就有十余家,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全世界一流的显示功能器件生产区。”浏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郭力夫介绍。

作为园区另一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在湖南具有不小的影响。今年,园区引进的湖南加农正和生物制药项目总投资达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项目涵盖功能性添加剂、后期中药提取产品和生物疫苗等产品,成为园区无抗生物兽药产业的一支劲旅和生物医药产业链条的重要一环,明年全面建成投产后,未来预计产生效益30亿元。

据浏阳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谈文昌介绍,今年园区共引进项目38个,合同引资232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项目12个,电子信息产业项目13个。预计全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6%以上,财政总收入40.38亿元,同比增长13.24%,高新技术产值占比90%。

B产业转型升级,变制造为“智造”

“加强研发创新,推进智能制造,是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企业积极应对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的重要举措。”郭力夫介绍,近两年浏阳经开区在推进企业智能制造升级,推动新一轮“机器换人”方面硕果累累。

金磨坊新厂区于今年10月份完成素毛肚和辣条两条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辣条生产线全程依靠智能化操作,一个工人可以控制3台设备,一个车间只需要两三个人看管,原本需要30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现在只需要2个人就能够完成。现在,辣条和素毛肚日产量均超过1.5万件。全面投产之后,预计年产量能达到10亿元。

湖南华纳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新投入智能化小容量注剂生产线,原来需要30多人的生产线,缩减到现在的10多个人,产能提高至少3倍。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新投入使用10条烘焙蛋糕生产线,用工量从两三百人降到二三十人,从投料、成型、醒发、烘烤到包装全部实现自动化,一条线一天可生产20吨成品,产能提高四五倍。截至目前园区获批长沙市智能制造试点企业22家,另有26家企业正在加快推进。

作为园区智能制造的典型代表,蓝思科技从两年前开始打造以“机器换人”为特点的“智慧工厂”,并于2016年7月成立了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集中打造工业机器人、高端智能装备生产线及组装基地。蓝思智能一经成立就成为了浏阳经开区的重点创新企业,SCARA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六关节机器人……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一台可以代替2至3个人工作,其拳头产品丝印机至少代替了丝网印刷师傅、检验员和搬运工3个工种,用工量大幅下降,而且产品优良率超过98%。一经问世就打破了中国高端丝印机市场被日本、韩国等国家垄断的局面。

“我们的机器人目前主要供应给蓝思科技,外面有钱也买不到,现在每个月的订单都是饱和状态。”蓝思智能相关负责人表示。

C“栽好梧桐树” 先建后验引赞无数

“如果按照以前的审批流程,从项目报建到审批完成开始建设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但现在园区实施了先建后验的管理模式,我们的二期项目从8月份开始报建,到12月底基本可以竣工验收,不久就可以投产了。”湖南爱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金怀说。该公司是浏阳市唯一一家塑料管道规模企业,公司成立于2013年,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头两年公司租赁厂房进行生产,2015年规模稳定后开始自建厂房,2016年6月新基地正式投产后,公司业务发展迅速,营业额从最初的2000万元到现在已经超过2亿元,市场拓展速度迅猛,基本覆盖了两湖、两广及西南地区。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公司申请新增土地75亩用于建二期厂房。

“目前我们手头上有大概5万吨的业务急需投产,先建后验让整个建设过程至少提前了半年。”张金怀感慨,园区不仅在审批效率上有很大的提高,在服务上也让企业倍感温暖。以前企业在项目申请和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先提交申请报告,等到审批之后才会有专人过来处理,现在只要企业提出问题,很快有人到现场,当天勘察,能解决的当天解决,对于审批部门和施工单位解决不了的问题,园区领导还会组织专题会议,讨论解决方案。

“审批事项向政务大厅集中,审批办理向网上办理集中,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审批授权向窗口到位,审批事项进驻政务大厅工作到位,电子监察到位。”谈文昌介绍,今年园区积极落实“三集中”和“三到位”的工作精神,在推动行政审批体制改革上向前迈进一大步,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先建后验管理模式的成功试点。

湖南金磨坊食品有限公司也是园区先建后验的受惠者。公司由于新的生产需要,在今年10月份建成了新的研发、办公大楼和新的生产车间。“我们10月17日搬进新厂房,如果不走先建后验的程序,至少要推迟半年才能投产,推迟半年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今年年底新上的两条生产线要一直停滞,没办法推出新产品,会影响一年乃至好几年的利润。”湖南金磨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总监袁木平说。

浏阳经开区作为湖南省“先建后验”首个试点园区,在实施“先建后验”试点之后,建设管理程序变为项目前期、项目审查和承诺备案、项目实施和现场服务、验收发证四个阶段,审批时限从原来的22个管理环节共需53个工作日办结缩减为9个管理环节共需16个工作日办结,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限都得到了简化和压缩,无疑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

D

打造优质服务平台,企业在“家门口”完成检测

过去,园区电子信息企业研发出的新产品要把样品寄去北上广深做检验、检测和认证,如果有问题,相关技术人员要赶过去修改,这样的方式既费时又费力且效率低下。为了打通瓶颈,助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园区专门打造了自己的电子信息产业服务平台。

“以前产品送到深圳一些公司检测,一次性过关还好,如果产品需要修改十分不便。现在园区有了自己的一流检测平台,产品生产出来直接在园区进行检测,又近又方便。”湖南欧智通科技有限公司设备主管李怀周说。

欧智通于2015年6月入驻园区,是一家致力于高速无线网络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平板、无线网卡、Wi-Fi模组、移动电源等电子信息产品。入驻园区3个多月,欧智通就订单爆满,产品供不应求,现在公司的年产值超过10亿元。今年8月份,公司完成了Wi-Fi模块自动化生产线的智能改造并投入使用,以前需要10个人的生产线现在只需要3个人,一条线每天可以生产35000片Wi-Fi模块,生产效率提高了50%。

为了满足像欧智通这类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对产品检测和认证的需求,园区从2015年开始筹建自己的电子信息产业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成立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服务中心(湖南云普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一期已经于去年3月份投入使用。平台设置了电磁兼容实验室、安规实验室、环境与可靠性实验室,可以为通信、音视频、汽车电子、物联网、家电、工业控制等领域产品提供检测、评价与质量控制,平台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美国实验室认可协会(A2LA)和省质监局的CMA等多项资质认定。平台提供的检测与评价报告在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都具有权威性。

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是浏阳经开区的两大主导产业,为了充分保障主导产业的发展,园区在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面,还搭建了自己的新药药效检测和评价平台——湖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湖南省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实验动物中心是湖南省首家以新药药效评价为方向的研究中心,也是湖南省唯一一家符合国家GMP规范的药品食品安全评价研究中心,新药研发临床前所有的检测流程都能在这里完成。

“我们中心有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药效评价研究中心、检测检验中心、药学研究中心等部门,可以对包括药品、药包材、医疗器械、保健食品、食品和化妆品在内的产品进行检验检测,对新药进行研究和评价以及对已上市药品进行再评价。” 湖南省实验动物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E

生态优先,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环保是园区发展的生命线。没有绿色发展的新模式,就没有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过去缺乏绿色发展的概念,现在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说不。”郭力夫表示,近年来园区积极引导企业加快节能减排、技改步伐,鼓励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支持企业发展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

在湖南华纳大天然药物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笔者感受到了厂房的洁净和扑面而来的植物香气。中药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中药废渣,未经处理的中药渣饱含水分不好运输,又容易发酵发臭,许多中药企业为此要花费不少成本来处理这一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公司研发了中药渣转化为生物质能的处理系统,让中药渣变废为宝。

“我们通过脱水、烘干和压缩把药渣制成生物质颗粒,既方便储存运输,还可以替代木料成为燃料。”湖南华纳大天然药物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郭运浩说。该公司的中药渣原来主要是交给专业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成本较高。公司借鉴煤泥烘干机原理,从去年9月份开始,投资自主研发建设全省首条中药渣自动化处理系统,通过脱水、烘干、压缩将中药渣制成固废,实现水渣分离,污水收集到公司污水站进行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药渣可存储和运输。

中药渣由植物的根茎叶组成,处理后具有燃烧价值,制成生物质颗粒之后可以为公司内部生产供能。郭运浩介绍,按现在的生产量,今后每天可以节省3000多元成本,等到全部锅炉都上满,一天的节省成本可以翻7倍,一年下来公司至少可以节省600万元。

今年,浏阳经开区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绿色园区,成全省唯一上榜的园区。浏阳经开区以土地产出效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为评价标准,倒排倒逼低效企业转型提质。同时筑牢生态屏障,将企业环保作为入园“第一门槛”, 拒绝不符合生态发展要求的项目,严禁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落户。出台并实施浏阳经开区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坚决打好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

园区负责人谈高质量发展

浏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郭力夫:近年来,园区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招商引资注重引优引强引大,加大力度支持优势企业上市,坚持淘汰落后低效产能;二是集约发展提高企业发展质量,依托长沙e中心标准厂房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平台,新引进的中小企业,可以租用厂房、写字楼和员工宿舍,将买地建厂的资金投入到更为关键的技术和设备上,等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园区再引导企业买地建厂,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三是加快转变园区自身发展方式,培育新动能,通过股权投资在新项目上占股的方式与企业共同成长,园区管委会由行政机构向“泛投资”机构转型,大力推进国企改革,使平台化公司完成市场化转型。目前全省园区的平台公司完成市场化转型的为数不多,而浏阳经开区已经走在了前列。

浏阳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谈文昌:今年是湖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产业项目建设年”,浏阳经开区树立“项目为王”思想,以项目助力园区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变招商理念,改变过去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招商模式,重点考量企业的技术含量、创新能力、团队及治理结构,抛弃过去“追着企业跑”的招商路子,充分发挥云普检测和实验动物中心等平台的专业聚集效应和龙头企业的“领头雁效应”,着力引优引大引强,变被动为主动。聚焦主导产业,突出“两主一特”和显示功能器件、生物医药及环境治理技术与应用三条产业链,瞄准产业链上下游,引进相关配套项目,推动产业链补链强链和产业链集群集聚发展,努力形成“引进一个企业、带来一串项目、聚成一片产业”的发展新格局。

数说2018年浏阳经开区

全年共引进项目38个,合同引资232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新签约项目12个,电子信息产业新签约项目13个,健康食品产业新签约项目2个,三产及相关产业配套项目11个

实现到位外资16455万美元,完成外商直接投资591万美元

全年预计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6%以上,财政总收入40.38亿元,同比增长13.24%,其中高新技术产值占比为90%

完成发明专利申请284件

实现进出口额15.5亿美元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徐媛 贺梦燕

编辑:苏小莉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