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会议表彰了2020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含光召科技奖)。2020年度,省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团队、人选)共265项,其中杰出贡献奖1项、自然科学奖83项、技术发明奖23项、科技进步奖152项(含专用项目8项)、创新团队奖5项、国际合作奖1项。记者梳理发现,长沙共有超170个项目(团队、人选)获奖。
攻克“卡脖子”难题,院士获最高奖
由湖南省政府设立的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是目前我省对科技人员的最高奖励。根据表彰决定,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罗安被授予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电磁搅拌系统装备长期被国外垄断,是我国电磁冶金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曾进行科技攻关,但未攻克核心技术。罗安和团队经历了数百次方案论证与完善,首创高密度磁场电磁搅拌与电磁加热核心技术,研制出世界首套3.6m宽厚板坯高密度磁场电磁搅拌系统、30吨双通道中间包电磁加热系统,引领了世界电磁冶金技术的发展。
在30多年的科技创新之路上,罗安还带领团队突破了大功率高可靠电能同步变换技术,研发出兆瓦级海岛/岸基特种电源并应用,保障了特殊负荷高可靠不间断供电等。研发的核心装备在国防与重大工程及国内外20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50亿元,为保障国防安全、重大设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给飞机装上“眼睛”,雾天也能安全降落
记者了解到,为了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今年将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指标从上年的7项调整为9项,展示了我省一批基础研究领域成果,包括“电磁波波前编码超衍射前视成像理论”“茶叶延缓衰老与调节脂质代谢生物活性的分子机制”等。另外,“基于生化传感的荧光分析方法学构建”等41个项目被授予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炔烃及生物质基化合物高效转换研究”等33个项目被授予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碰到暴雨天、大雾天,飞机起飞降落是个大难题。国防科技大学黎湘教授团队创新提出的“电磁波波前编码超衍射前视成像理论”将解决这一痛点,无论晴天还是下雨都能成像分辨,通过雷达传递给飞行员较为精准的地面信息。
项目团队成员、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研究员王宏强介绍,微波成像在空间监视、对地观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突破天线衍射极限的前视高分辨成像是其中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难题。
“传统雷达需要侧着看目标,我们的成果对正前方目标可以超分辨成像,相当于给飞机装上了一双明亮的眼睛。” 王宏强说,经过验证,电磁波波前编码超衍射前视成像分辨率比传统成像高10倍以上。该技术无论国防还是民用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无人驾驶可以清晰看清前方目标,飞机“盲降”时,利用该技术可以看清前方跑道,很好地支撑飞机降落。
“目前理论离应用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团队将探索更多的波前调制方案,继续攻关核心技术,更好地将项目推向应用。”王宏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他们为铁路提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为激励协同创新,今年加大了创新团队奖的奖励力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木竹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团队、湖南大学机器人感知与智能控制创新团队、中南大学资源循环创新团队、中南大学轨道-桥梁结构服役安全创新团队、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田杂草安全高效防控创新团队等5个团队被授予湖南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
中南大学轨道-桥梁结构服役安全创新团队是我国铁路轨道-桥梁结构技术体系自主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该团队面向我国铁路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依托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与省部级平台,围绕铁路建造与服役安全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持续开展创新性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为我国既有铁路提速、高速与重载铁路的建造与安全运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支撑。
此次奖励鼓励开展“从0到1”的研究,为实现科技领跑、打破国外垄断和技术封锁作出重要贡献。“智能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等7个项目被授予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城市智慧配电网物联化提升供电能力关键技术及装备”等14个项目被授予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苏曼(SAMANTHA JENKINS)教授被授予湖南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付玲等7人获第十二届湖南光召科技奖。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徐运源 文静 刘俊麟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