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天心实践”:强链延链补链带来新动能

微信图片_20200904152721.jpg

天心区不断开拓进取、勇抢先机,推动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产业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期。

红网时刻记者 周昂 实习生 张子禾 长沙报道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国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但在长沙天心,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激发了新业态、新模式的诞生。

2020年也是全国发力新基建、提速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年。在此背景下,天心区乘新基建之东风,加速发展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产业,于疫情之“危”中寻找发展之“机”。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近年来,长沙市天心区在转型发展上不断开拓进取、勇抢先机,推动天心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产业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期,迎来新发展、新飞跃。

在天心,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的生动事例——政府职能部门利用大数据优化服务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高新技术企业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智能应用;人民群众通过大数据精准对接“小确幸”,提升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大数据思维触及之处,会产生无数的创新、跨界和变革。

这场创新与变革,不是小修小补之变,不是一时一地之变,而是各行各业协同优化,促推产业全方位转型升级。

近年来,天心区抢抓重大机遇,融合外来创新动力和内生发展动力,依托大数据产业抢占创新制高点,全力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市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产业链建设发展中,行稳致远,彰显天心力量。

微信图片_20200907115510.jpg

天心区借力“新基建”,抢抓新机遇。

抢抓“新基建”机遇 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

今年,备受关注的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范畴。由此可见,新基建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之一。

“牢牢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用新动能推动中国经济新发展的背景。”天心区委书记刘汇曾在调研中指出,要围绕主特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软件”等数字经济产业,引进一批优质企业和标志性项目,支持园区做大做强做精,并高起点规划“天心数谷”,抢抓大数据历史机遇。

同样,天心区委副书记、区长黄滔也认为,在这个产业发展的转型期、机遇期,天心区理所应当主动把握“基”遇,抢抓政策红利,以新基建的突破成果,为增强发展新优势、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布局新基建,天心的决策依据是:传统基础设施已难以支撑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亟须构建现代化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为未来数字时代提供坚实支撑。同样,“新基建”的提出使天心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产业链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数字经济时代,天心要继续保持优势,先行示范,就必须率先布局,抢占制高点。

天心区具备新基建的基础。2019年,天心区完成5G基站规划布点1432个,完成站点建设858个,并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了5G基础网络全域覆盖,拨通了湖南省首个5G电话,陆续推出了湖南省首个5G及AI应用场景示范街区和首个5G人工智能示范社区。

天心区具备新基建的优势。4月2日,湖南省首个标准化绿地5G网络C-RAN汇聚机房开工建设仪式在天心区正式启动,为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提供强劲技术支持。4月8日,天心区106个重大“新基建”项目以一场特殊的“云开工”方式集体亮相,总投资近30亿元。

天心区具备深入推进“新基建”的空间。7月15日,湖南大数据交易中心在天心经开区开工建设,现已规划为全省唯一的数据要素与数字资产交易场所,也有望成为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的南部分中心。日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的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中,天心区内4家企业上榜……

有基础,有空间,有优势;早规划,早布局,早建设。在数字经济新时代,天心正全力抢占制高点。

微信图片_20200907115519.jpg

天心区引进一批头部企业和标志性项目,加快长沙第五谷“天心数谷”建设步伐。

创优良发展环境 成为引资引智的“磁石”

在361家工业企业全部退出的同时,天心区紧盯人工智能、大数据、软件产业等数字经济领域,建设了湖南大数据产业园、湖南首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并在全省率先发布了“软件产业发展十条”措施,打造了天心软件产业园,今年上半年新增软件企业635家。

尤其是作为全省唯一的数据要素与数字资产交易场所——湖南大数据交易中心宣告在天心经开区开工建设,更为全区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产业链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大数据交易中心就像是一块“磁铁石”,能够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促进数据交易生态繁荣,还能推动大数据创新发展,支撑数据交易领域前沿技术创新,加快关键产品研发,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一批明星企业和人才。

此外,位于天心经开区的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也是发展数字经济的一大支撑和优势所在。从前几日召开的湖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产值72亿元,在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园中居前3位。自2015年8月挂牌以来,该产业园累计入驻各类企事业单位145家,核心企业61家,初步形成了以空天地一体化数据采集、核心装备(平台)研发、航空航天遥感、卫星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地理信息社会化服务为主导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同时,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也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春耕调度、防汛防灾、脱贫攻坚、长株潭绿心监测等重点工作,提供了专业化技术支撑和基础数据服务保障。

以此看来,今年是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一年。天心经开区作为牵头园区,形成了“一带一谷一小镇”的空间布局。

在高度重视精准招商和产业聚集的同时,天心经开区大力构筑营商环境的“高地”和降低营商成本的“洼地”,加大服务力度,设立企业服务中心,为园区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企业送去“智库”指导、政策宣讲、银企对接、专业讲座等,助力企业走精明增长、聪明发展之路。

如今,天心区沁人心脾的城市温度以及优良舒适的发展环境,正成为广大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企业安心、舒心、省心发展的“乐园”,大大激发了企业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朝着产城融合的目标迈进。

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

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产能空间布局图。

创新“土壤”更肥沃 让“种子”落地就能发芽

对于集聚了湖南省唯一的数据要素与数字资产交易场所、湖南省首个人工智能产业园、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天心软件产业园等诸多产业创新综合体的天心而言,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已从“摸着石头过河”迈向“满怀信心大步走”的阶段。在数字经济新时代,天心格外需要持续鼓励深化大数据产业科技创新,通过创新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源头在哪儿?天心区的法宝是“人才”二字。随着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大数据开发、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管理、数据安全等专业人才缺口较大。为解决产业人才瓶颈,天心区积极探索大数据领域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就如何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展开深入思考。

今年开始,位于天心经开区的长沙华中信息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启动招生,为湖南职业教育加码的同时,也为天心区大数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育提供了“摇篮”“温床”。作为落实绿心地区工业就地转型升级政策的项目,在某工业退出企业原址上,这所以信息技术和医卫护理类为主体特色的学校蓬勃发展,将为园区产业一线输送软件服务、物联网、电子商务、无人机操控等基础型应用技术技能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生产力。同样位于天心经开区的中国长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始终凸显出人才“强磁场”的效应,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以人才撬动产业发展。一方面为区域招才引智、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为企业发展输送大批优质创新人才;另一方面,通过集聚优良企业,促推商机的嫁接和管理的升级,让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本身迸发出新的活力。

“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产业链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正如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所强调的,要着眼产业需求,推动产业人才与企业、院校、平台的对接,突出抓好高端人才、青年人才、工匠人才的培育、引进和管理。

天心区始终坚持多措并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人才支撑。也正因为如此,天心将充分发挥天心经开区主阵地、主战场、主力军作用,做大做强长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长沙天心文化产业示范园、长沙天心广告产业园三大国家级平台和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针对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产业链创新发展的需求,以大数据人才培养、应用场景推广、数据孤岛攻克为重点,突出协同创新,推进大数据产学研合作,探索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天心模式”。

来源:红网

作者:周昂 张子禾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2020/09/07/828093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