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刘树 长沙报道
今年以来,长沙市芙蓉区东岸街道东瑞社区持续推进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服务,发挥网格治理的“三力”,即网格内聚力、网格外借力、高科技助力,实现蓉网格“e”治理,构建起24小时不打烊社区的服务品牌。
做实“红色物业”品牌,内部聚力充实网格
网格治理,力量下沉是关键。东瑞社区在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物业力量,推行“融合式”服务“一站办结”成效显著。在架构上,由社区党组织指导辖区物业公司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成立“两新”党组织,社区两委和物业项目负责人实行“交叉任职”“双向进入”,确保社区和物业能够在中心工作上同频共振。社区服务大厅实行社区+物业“合署办公”的形式,社区窗口人员和物业客服人员互相学习培训,做到业务互通,实现社区政务服务和物业服务“一站式”办理,让居民少跑路,遇到边界不清的问题,双方当场厘清主体,既提升了工作效率,也避免了社区物业推诿扯皮现象。为方便辖区朝九晚五的职工家庭在下班时段能够正常办理居民业务,社区与物业公司协调,将办事大厅服务时段延长到晚10点,由物业管家、客服人员值守,确保下班时段服务“不打烊”。
此外,社区将辖区5个物业小区以及龙湖天街等4家物业公司的力量整合,物业安保、保洁、工程、绿化等方面的人员全部根据社区网格划分下沉网格。社区对每个网格赋予独立的便民二维码,将二维码在楼栋、单元门等显著位置张贴公示,群众扫描二维码可了解网格情况、网格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及各类便民服务信息。大大充实了网格基础力量,确保每个网格有人24小时有人接单,有人办事。
用好“芙融万家”平台,借力解决民生实事
东瑞社区以“芙融万家”为平台,链接辖区企业、商户、能人、社会组织等各方面资源,将单位企业纳入“芙蓉先锋共同体”,将能人、达人发展成志愿者或居民代表,借力解决网格内居民群众反映的小区环境、车位、梯位等民生问题。
对较大问题,由社区牵头组织物业公司、辖区主要单位企业、建筑工地负责人,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集中商讨,列出“需求清单”和“认领清单”,确保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社区成立三年来,通过协调,先后争取到中交地产投入资金300余万元,重建中交中央公园D1区小区围栏;修缮牛津街沿线80多个车位。协调物业公司投入资金50余万,更换D4区电梯维保单位。
对一般问题,由网格长收集后召集网格内各类力量处理,并将处置结果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反馈到居民群。如牛津街商铺欠薪问题、下水井盖噪音问题、架空层增设桌椅问题、电梯井渗水问题、高龄老人退休认证问题等。将这些居民的日常小事解决在网格,解决在一线。
此外,社区主动对接网格内人大代表、重点人员,借用他们手中的资源为居民办实事。D2区网格的人大代表石屹松结对帮扶同小区精神残疾人家庭;向艳华代表与D4区残疾儿童家庭结对,在其学习、生活和兴趣培养上给予支持帮助;D4区退休老干部匡业俊常年为社区志愿服务出力,成为社区居民骨干力量,并成长为颇有号召力的小区党支部书记。
以智能设备,助力网格常态治理
为提升网格治理效率,东瑞社区积极探索科技与基层治理的有机结合,推进“e”网格“共治”到“智治”的转变。
2022年,社区与辖区铁塔湖南分公司合作,首次将“云视联”系统应用到社区治理。这是一套动静态行为捕捉、智能告警的高清监控设备。能监控烟火、乱倒渣土、高空抛物、堆放垃圾等多种情况,涵盖社区治理各方面的日常管控工作,同时也可以将告警信息和实时画面传到网格员手机APP上,24小时进行实时预警处置。这套系统与目前“蓉网格”app互为补充,大大提升了网格管理的效率,为网格员减负增效提供科技支撑。
此外,社区还协调物业公司投入资金80余万元,在D4区建成首个智慧数据中心,集成停车场管理系统、楼宇设施设备监控系统、智慧电梯等方面数据,实现以设备来管设备。这让小区日常管理维护的大量工作,只需要1至2名工作人员,就能监测到整个楼盘的数百项基础设备,既提高了效率也节省了人力。
在网格服务过程中,为解决居民反映较多的课后托管、学习问题,东瑞社区与中南大学合作,配备学校捐赠价值30万元的智慧课桌和书籍,建成社区智慧化“四点半”课堂。智慧课桌与学科内容同步,借助先进的教学系统和丰富的教育资源,由专业师范学校志愿者老师进行学业辅导和答疑解惑,为辖区内1-6年级小学生提供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学习辅导,满足居民子女不同的学习需求。目前已经开班2个月,居民反响良好。
东瑞社区在网格化治理过程中,依托全区大品牌,做实网格小服务,较好的整合了物业、企业、居民、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力量,内部聚力、外部借力,科技助力,逐步构建起了以“芙融万家”为依托,以“红色物业”为支撑的“三力”模式。
来源:红网
作者:刘树
编辑:韩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