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江新区观沙岭街道公园里社区通过“兴趣特长”组团,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10余支。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杨屾 长沙报道
“公园”一词,总让人如沐春风般,感受到宁静和谐、心旷神怡。
在湘江西畔,湖南湘江新区观沙岭街道公园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如同一颗明珠,让“文明”二字超越了抽象的概念,化作看得见的服务、触得到的温情与可感知的幸福。
“心灵手巧缝纫队”累计服务上千人次。
走进公园里社区,欢笑声在空气中洋溢。今年61岁的虞丽平是公园里社区的老住户,坚持免费为居民缝补衣物已有九年。“有位新手妈妈想给婴儿做床薄被,特意送来材料求助。”作为“心灵手巧缝纫队”主理人的她,9年来带领团队从最初三五人扩展至30余人,累计服务上千人次。
缝纫机的嗒嗒声,理发剪的咔咔声……公园里社区通过“兴趣特长”组团,通过设立“志愿服务积分榜”“点亮微心愿”,鼓励居民通过参与值班、卫生大扫除等志愿服务获得积分,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10余支,由居民按需“点单”,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覆盖到哪里。
今年3月22日,恰逢年度学雷锋月,公园里社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潮我看‘里’遇新生活”文明集市。
“文明潮我看‘里’遇新生活”文明集市。
集市现场共设置20余个爱心摊位,吸引了辖区30余户爱心商户、500多名群众参与其中,采用“便民服务+文化体验+公益惠民”的创新模式,设置便民服务、城乡对接、文明宣传、闲鱼集市、美食鉴赏等六大体验区域,为广大居民带来一场文明实践新体验。
“今天有主任医师来,我得赶紧去问问诊。”“我要去参加垃圾分类的游戏,闯关成功就有礼品呢。”……集市上,多个“摊位”同步开展,城乡对接区来自白箬铺的农产品吸引了一众居民驻足、购买;现场二十余名党员志愿者热情周到,耐心解答,参与到环保大作战、反诈大投篮、政策宣传等活动环节中,让广大居民感受到浓浓的热情、温情。
“作为一名在地党员和理论宣讲志愿者,每次公益集市我都会报名参加,希望今后能够利用自己的所学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居民。”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陈恩德律师的话非常恳切。
“社区将汇聚更多资源力量,积极搭建各类服务平台,精心策划更多贴近居民、贴近生活的文明实践活动”用‘小集市’汇聚起‘大文明’。公园里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赵娜表示,社区将携手共建“人人可为、时时可行、处处可及”的文明新风尚,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目前社区注册志愿者达1300余名,年龄跨度从5岁到84岁。
在寒暑假期间,公园里社区以童梦童享夏令营为平台,重点开设青少年职业体验、红色爱国教育、民俗文化体验等特色课程,2025年寒假期间,公园里社区“童梦童享”成长营超30余场实践活动,服务辖区800余名青少年。拓展“护苗成长”“星学堂”等全龄段、多方位志愿文明实践项目,用精准服务回应群众的“急难愁盼”。
在公园里社区,志愿服务是从“独角戏”到“大合唱”的全民动员。目前社区注册志愿者达1300余名,年龄跨度从5岁到84岁,形成了一支“全龄化”志愿大军。12岁的覃炜杰从幼儿园起便参与“护苗行动”,守护同龄人的上学路;平均年龄55岁的“红袖章”队伍风雨无阻驻守校门,疏导交通拥堵,成为家长心中的“定心丸”。
公园里社区的故事,是一部关于“人”的故事书。在这里,白发与垂髫共绘志愿画卷,传统与现代交织文明经纬,问题与答案闭环治理智慧。
它正在用行动无声叙述着,文明实践的终极目标,不是打造华丽的展板,而是让每个人都能在参与中感受尊严,在奉献中收获幸福,在传承中看见未来。
文明,终究是人心照亮人心的光芒。
来源:红网
作者:卢杨屾
编辑:吴戍疆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