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虎奔“千百十” 链上向未来 | 创新不止步 人工智能角逐“智造蓝海”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彭超 长沙报道

编者按:未来5年,即到2026年,长沙预期GDP要达到2万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要达到6千亿元。在强省会战略中,工业经济无疑要为长沙挺起脊梁。

2022年2月7日,长沙发布《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 推进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围绕长沙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培育一批百亿级企业、推进一批十亿级项目,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做大经济总量,着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到2026年,在全市打造15个左右千亿级产业,培育50个以上百亿级企业,实施180个左右十亿级项目。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022年,长沙产业项目建设现场机械遍布、阵阵轰鸣,生产车间的工人干劲满满,处处迸发着生机和活力。红网长沙站联合长沙市工信局推出《虎奔“千百十” 链上向未来》系列报道,展示长沙打造千百十工程的底气与豪气。

微信图片_20220609152817.jpg

湖南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国产首支全画幅变焦电影镜头。

从自动化到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在不断增多。眼下,长沙正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机遇期”,补齐产业链短板,强化卡脖子技术产品攻关等关键环节,不断涵养产业生态体系,赋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让中国镜头看世界”的梦想在发光

荒折、砂挂、研磨……走进湖南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步道”)的产车间,机械手前后忙碌,工匠们细心打磨,历经十道工序,一块晶莹剔透的工业镜片才得以完成。

“我们的技术工人就像是‘医生’,望闻问切,如有没有划痕、是否有麻点,然后镜片才送入各种仪器检测性能。” 长步道镜片一部部长颜庄介绍,“镜片加工完成以后,就进入镜头组装阶段。”长步道镜头一部部长王秀华介绍,“从洗、拷、组装,再到分贝率检测、STF检测,整个流程需要一丝不苟。”

1.5亿像素工业镜头,为全球首创。360°内外壁测量用镜头等填补国内空白….在加速运转的生产线上,一个个高精尖的机器视觉光电产品从这里走向世界。作为一家专注于中高端光学镜头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长步道具备自主研发能力且拥有完整的中高端光学镜头制造产业链。

“长步道未来不会只针对机器视觉某一个具体的领域重点布局,而是会对各个领域同时布局。比如半导体,锂电新能源,3C等等。”长步道董事长李四清介绍,未来几年,长步道会以光学技术为核心,逐步提升和整合光、机,电,软等技术,提升光学镜头的技术门槛,重点发展工业光学镜头,成为国内机器视觉行业的综合领先龙头企业及光学镜头的核心供应商。

微信图片_20220609152911.jpg

唐智科技自主研发生产的用于城轨车辆的车载故障诊断系统。

国内轨道交通领域的在线“体检医生”

今年3月,新加坡一批车龄超过15年的新加坡C751A车辆,在加装了 “走行部车载故障诊断系统”等翻新改造后,以全新面貌正式投入运营。

该系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基于自主核心技术“广义共振与共振解调故障诊断技术”,它好比一台智能“随车医生”,对车辆轴箱轴承、齿轮箱轴承、传动齿轮和车轮踏面等部件,能实时进行故障诊断和安全预警,为运行中的车辆“保驾护航”。

研发和生产该系统的是位于雨花经开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唐智科技,其自主创新的“广义共振与共振解调”故障诊断技术,开创了全新的轨道交通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健康管理与智慧运维产业,一直处于国内领军地位。企业服务于我国铁路机车车辆、京张高铁等复兴号动车组、北京新机场线等100多条线路的城轨车辆,已累计发现诊断故障4万余起。

在雨花经开区的支持下,唐智科技与中车株机在高铁、机车、城轨的监控、检测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与中国航发(发动机)、中国中车(轨道交通、新能源)等企业形成产业合作和配套;与湘潭电机(新能源)等单位形成产业合作和配套。目前,雨花经开区共有22家企业与株洲、湘潭两地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微信图片_20220609154201.jpg

中大创远自主研发的螺旋锥齿轮干切铣齿机床。

“黑科技”助力产业链起舞

突出创新引领,长步道自主研发的光刻机镜头、全球首创1.5亿像素镜头、全国首款超高清高端新媒体电影镜头实现量产并销售;启泰传感“用于液压装备的金属基薄膜压敏芯片及传感器研制与产业化”项目入选湖南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将助推工程机械和汽车液压装备突破关键瓶颈;唐智科技在轨道交通和风电细分领域智能传感器市场占有率超过90%......

2021年,长沙人工智能及传感器(含数控机床)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市产业链企业规模达2491家(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企业1605家、传感器企业802家、数控机床企业84家),较上一年新增326家。2021年,全市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收223.6亿元,发展来势迅猛。

从雨花经开区来看,2021年,雨花经开区人工智能及传感器(含数控机床)产业链共有规上企业32家,产业链规上企业营收42亿元,同比增长14%,长步道、大族激光等重点链上企业营收分别增长143%、58%。

目前,长沙新签约先惠智能高端智能化装备项目、普斯赛特产业基地、酷哇机器人、迪迈智能等产业链项目35个,新增投资58.3亿元。在建项目35个,华鸿锐光、捷易生物等一批产业链重点项目实现竣工达产。

一直以来,长沙注重产业生态建设,从政策、金融、人才等方面给予企业全方位的帮扶。雨花经开区、长沙高新区、天心经开区出台了相关产业扶持政策。雨花经开区搭建金融超市,新组建1亿元天使基金与5亿元产业基金,近三年兑现政策资金8000余万元,截至目前累计为企业授信39.86亿元,放款10.43亿元。

2021年,长沙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并发布了《长沙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政策,将在3年内打造一批市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驱动长沙先进制造业迈向广阔蓝海。

来源:红网

作者:彭超

编辑:韩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2022/06/09/1137123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