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沙市:打通农村引才育才“最后一公里”

红网时刻通讯员 罗静 长沙报道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政策能不能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村、组就成为了落实这一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打通农村引才育才的“最后一公里”,就能把基层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能效优势、发展优势。近年来,浏阳市沙市镇结合产业基础、民风民俗、地域特点等优势,探索实施“党建引领确定产才融合、组织保障优化育才环境、因地制宜培育创新人才”的引才育才新路径。

QQ截图20220221153218.jpg

沙市镇“90后”小伙许海明返乡种地,年收入达700万元

党建引领确定产才融合

沙市镇是浏阳北区大镇,总人口7.1万,怎样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如何补齐农村技术人才缺乏的短板,党建引领是关键。沙市镇党委研究确定了产才融合的总体思路:通过支部共建,与长沙科研团队党支部建立合作关系,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党员点对点指导科学种植养护油茶、烤烟、水稻产业,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党员。友助村花园党支部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经济林教工党支部开展支部结对共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经济林教工党支部选派袁德义教授和团队,定期到友助村聚康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油茶种植基地开展技术帮扶活动,对原有油茶树高接换冠,通过几年的技术改造,目前该合作社的油茶树一亩地都能达到1200斤果以上,产油率提高了1/5。有了技术的支持,聚康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曹松林也号召党员带头推广新技术,他和油农一起将合作社剩余的2000多亩油茶林进行了技术改造,提高了整体产量。

QQ截图20220221153320.jpg

支部共建科技助力,沙市镇油茶林实现丰产

QQ截图20220221153343.jpg

“博士村”秧田村博士墙一角

组织保障优化育才环境

农村地区人口居住分散,不易集中是人才培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就需要强化组织保障,做好“组织+民风”的结合文章,形成良好的育才新风。

结合浏阳北区有崇文尚学的传统民风,秧田村强化组织建设,党支部研究工作时就注重将勤耕重教、家风家训、尚学进取等优秀文化融入景观设计、村貌整改中,不断加强勤耕重读氛围建设,通过打造博士墙、功德墙,发放奖学金等多种方式发掘人才、鼓励人才培养。

目前,秧田村已培育博士26名、硕士176名、大学生700余名,是国内知名的“博士村”。沙市镇强化组织引导,还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外经商和打工的农民、优秀青年等回乡就业、回乡创业,在上学、就医等方面给予支持。

QQ截图20220221153445.jpg

沙市镇东门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张建辉受省农业农村厅人才中心邀请作乡村治理主题授课

因地制宜培育创新人才

沙市镇毗邻金阳新城,是金阳新城的“大后方”,必须着眼于为金阳新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沙市镇依托公共服务就业平台,与金阳新城建立人才定向协作关系,解决了企业创新人才缺乏的问题。搭建企业、村级党组织与长沙院校结对共建桥梁,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和农村人才培养体系。

东门村党总支部书记张建辉是全村带头人,他瞄准金阳新城人员基数大、消费需求大的机遇,以党员带头集资、党员带头入股等方式众筹建设了蒿山森林体育文化中心,成为全省唯一一家村集体所有的“国家四星、省五星”农庄,还先后建起栀子花药材基地、油茶花卉基地等,带领全体党员提升素质、学习技能,为金阳新城消费群体提供旅游休闲胜地,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233.6万元,东门村从“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张建辉也成为了全省闻名的“明星书记”。

来源:红网

作者:罗静

编辑:韩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2022/02/21/1093089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