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突破“卡脖子”技术 “小纽扣”弥补“中国芯”短板

IMG_3962.jpg

湖南启泰建成国内首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压敏芯片生产线,攻克“国产芯”生产全流程的难题,填补了这一领域工厂化生产线的国内空白。

红网时刻记者 熊晓宇 长沙报道

从一楼10多个无人值守的辅助设施间,到二楼仅有几名工程师监测数据的2000平方米“超净车间”,再到三楼的封装、测试车间,一条生产线上40多个环节,绝大部分流程都是自动化。

11月28日至30日,以“创新引领 智造未来”为主题的2020长沙网络安全·智能制造大会将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充分展示长沙在网络安全、智能制造方面的成就。大会召开前,记者走进位于浏阳经开区(高新区)的湖南启泰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解密一颗“小纽扣”的“智造”之旅。

IMG_3951.jpg

“超净车间”仅有几名工程师在监测数据,一条产线上40多个环节,绝大部分流程都是自动化。

一颗直径不过五六毫米的“小纽扣”,可以非常精确地把压力数据转换为电子信号,传送到接收处理终端。这就是湖南启泰潜心钻研10余年攻克研发的压敏传感芯片,其作用是完成力信号采集,是信息产业第一关,可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消防、智慧城市、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长期以来,压敏传感芯片的技术和市场几乎被欧美日企业占据。2019年,由湖南启泰研发的国内首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压敏芯片生产线建成启用,攻克“国产芯”生产全流程的难题,填补了这一领域工厂化生产线的国内空白。

IMG_3972.jpg

启泰公司已实现生产工艺和生产线100%自主研发,基材、靶材和光刻胶等关键辅材已完全国产化,光刻机、溅射台、探针台等主要设备实现国产定制。

走近启泰金属基底压敏芯片生产线,几乎看不到什么工人,经过了数月的良率爬坡期,目前产线良率已达93%以上。一根小拇指粗的金属条进入高精密数控机床中,不过几十秒钟,就变成了一颗颗纽扣型的芯片基底。经过研磨、抛光等预处理之后,这些基底进入楼上的“超净车间”,经过自动分拣、清洗、沉积、光刻、测试等诸多流程,再封装成传感器。

在集成电路行业里,设备、材料、设计、生产、测试、封装这六个部分构成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间各负其责,一般一个企业只做其中一块。

而湖南启泰的压敏芯片线,因其基底材料区别于传统硅基而采用特种金属,所以无法直接购买使用现有的设备,复制成熟的硅工艺,从材料、设备到技术、工艺,无人可以提供完全配套的体系,必须自己研发,自给自足。

历经十余年潜心钻研,目前,启泰公司已经实现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生产工艺和生产线100%自主研发,基材、靶材和光刻胶等关键辅材已完全国产化,光刻机、溅射台、探针台等主要设备实现国产定制。可以说,在金属基压敏芯片领域,国外再也卡不住中国的脖子了。

目前,启泰公司正在规划专为汽车产业研发的第二条金属基压敏芯片生产线,生产线达产后,将年产压敏芯片3000万颗,生产水平达到工业4.0的标准。湖南启泰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国秋介绍,“我们希望在未来的3到5年以内,启泰公司在国内该领域把握第一名,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改变中国传感器产业不大也不强的面貌,让湖南在传感产业拥有更多话语权。”

来源:红网

作者:熊晓宇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2020/11/27/865781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