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铁四院长沙基地小区大门。
红网时刻记者 周昂 通讯员 匡娇艳 长沙报道
“以前这里不为外人所知,如今却成了铁道学子们竞相打卡的景点。”要说近段时间铁四院长沙基地小区(以下简称“铁四院小区”)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居住感和体验感提高了不少。
就拿小区门口精心设计的浮雕来说,不仅创新融入铁路建设等企业文化元素,还赋予其“时代轨迹,一往开来”的深刻含义。小区大门玩出新花样,彰显与众不同的特色。
“一看大门就知道小区属性,难怪能够吸引大家拍照留念。”对于小区居民朱汉英大姐来说,居住在这里,既有归属感,更有荣誉感。
改造后科学规划的停车场。
新修建的休闲广场成了居民们饭后散步健身的好去处。
换装整容 外提小区颜值
一直以来,铁四院小区都是城区众多“高龄小区”的缩影和代表。但是现在,有关老小区房屋老旧、设施不全、环境脏乱的刻板印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由内而外”焕发的生机与活力。
一切都得从老旧小区提质改造说起。近年来,长沙市天心区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办好惠民实事,增进民生福祉的大事来抓。今年6月,被纳入改造范畴的铁四院小区开始了“华丽蜕变”,目前,改造工程进展顺利,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全面改造外塑“颜值”,现在的铁四院小区到底美在哪儿?原本破旧坑洼的小区道路完成翻新硬化,曾经斑驳脱色的楼房墙体粉刷一新,新增的健身设施让小区娱乐场所得到升级,装设的非机动车停车棚带来安全与美观,环保抽油烟机和智能电表的安装尽享舒适与便捷……随意在小区里走上一圈,清爽景象让人身心愉悦。
细数小区里的幸福变化,“共同缔造”的理念至关重要。区级机关、文源街道、梅岭社区、辖区单位、党员志愿者,凡是能调动起来的力量,都能在小区里找到他们“共建”的脚印。“小区改造,拆违先行。3个月的时间,共拆除违建113处近2000平方,离不开基层工作人员逐户走访、铁四院长株实业发展部的帮助协调、先锋党员的带头拆违。”梅岭社区书记佘准说,唯有走一条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巧”路,才能真正让这里的“老”居民乐享到“新”生活。
“现在的环境不知道好到哪里去咯!来家里做客的朋友都忍不住夸上两句‘你们这儿真漂亮’。”说话间,胡意珍奶奶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她还希望,能有更多的居民踊跃成为小区“守护者”,保障改造后小区平稳持续运行,洁净整洁如新。
这个“高龄”小区沉淀了几代人共同的城市记忆。
“长沙基地的前世今生”文化长廊能让人充分感受到一代铁路人的自豪及难以割舍的铁路情结。
亮点纷呈 内炼文化内涵
除了修修补补,老旧小区改造还能做些什么?
事实上,铁四院小区的改造内容在广度和深度都有延伸。广度上,小区改造的触角延伸至一桌一椅、一步一景;深度上,充分挖掘提炼小区的文化主题、精神内核,使其既有颜值、又有味道。
“改造中,我们注重挖掘、传承和保留历史记忆,为此,我们精心打造了体现铁四院文化的长廊和人文景观,使老旧小区改造有了文化气息、有了气质品位。”铁四院长株实业发展部副部长邹进介绍,铁四院成立于1953年,是轨道交通设计市场的“王牌军”,而铁四院长沙基地作为铁四院立足湖南、服务湖南的后方基地,更是沉淀了几代人共同的城市记忆。
在老旧小区改造方案设计时,社区干部广泛征询了居民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可以融入铁路建设元素,将小区打造成铁路文化场景类社区。“曾经工作在铁四院长沙基地的技术员,如今都有七八十岁高龄了,他们都有浓重的铁路情结,听了方案介绍后都十分高兴,也让他们觉得颇有归属感。”邹进说。
的确,在后来呈现出的小区“新颜”,能够看到不少铁路元素。尤其是颇让邹进自豪不已的“长沙基地的前世今生”文化长廊,涵盖的三个篇章能让人充分感受到一代铁路人的自豪及难以割舍的铁路情结。
“一个小区的文化,隐含在小区居民的工作生活中、居民的气质内涵中,在老旧小区方案设计之初,我们就要求对社区文化进行挖掘和提炼,让老旧小区改造注入文化元素,量身打造与小区居民息息相关的文化特色,不仅要实现小区旧貌换新颜,更要让居民有归属感、自豪感。”文源街道党工委书记许伟斌表示。
诚然,道路整修、管道改造、外墙粉刷、绿化面积增加、停车位增设等旧貌换新颜的工程固然重要,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还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充分挖掘和提炼小区的历史文化,在改造工程中体现出来,让文化传承得以延续,才能让居民身有所栖、心有所寄。
来源:红网
作者:周昂 匡娇艳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