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稳健闯出来——长沙市发改委“大干一百天 实现双过半”工作纪实

橘子洲头。

夜长沙流光溢彩。 李 健 摄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各区县宣传部提供)

芙蓉区持续开展促消费活动,多向发力助推消费增长。图为5月30日“春天有约·红五月双品消费节”启动仪式现场。

5月8日,高新区“复工复产政策兑现一件事一次办”专窗在政务大厅开窗并受理业务,高新区有关部门编制了政策兑现办事指南,为企业经办人员提供指引。岑 军 摄

德思勤商圈。 肖克 摄

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也是一场总体战。

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卓绝努力和牺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全国各地摁下了经济发展的“快进键”,一手抓防疫,一手复工复产。

长沙,这座紧靠武汉的中部城市,面对疫情,迎难而上,在未知中寻求奇迹;面对经济发展,逆境突围,在下行中稳中求进。

7月10日,从市政府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议获悉:长沙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回暖、指标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

这是令人振兴的消息,更是长沙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成果。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满怀信心大步走,从跌跌撞撞到行稳致远,长沙走出了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特色经验,更是从逆境中闯出了一条“稳健之路”。

抓主要矛盾

——当好复工复产“先行官”,社会的大机器恢复运转

因为疫情,许多行业摁下了暂停键,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作为地方政府,如何让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当务之急。

早在1月下旬,长沙便打响了复工复产的第一枪,长沙市主要领导亲赴企业、项目,解决企业防疫物资紧缺、招工难题,鼓励重要领域和行业尽快复工复产,各区县及园区闻声而动。

生产关系的核心是人。因疫情影响,交通不便,许多生产企业的员工返厂困难。为解决用工问题,各园区主动出击。

望城经开区组织10台大巴分赴吉首、张家界、怀化等26个县市迎接员工返厂,并在每台车上安排了一名干部随车测量体温,做好防疫工作。长沙经开区为企业提供“返岗直通车”和“春招员工包车接送”服务,两天内派出专车5台次,跑了8000多公里路,为企业接工人返岗。浏阳市成立20个共80人的援企稳岗赴外招聘小组,采取“专人、专车、专岗、专线”方式,为返岗复工提供直达服务。

复工复产并不难,难的是恢复生产后如何提振市场信心。

当全国各地仍在抗疫和恢复生产中徘徊时,长沙市政府先人一步,集中精力,由市发改委牵头,制定和发布了《长沙市有效降低疫情影响稳定经济运行实施方案》,从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投资、对外贸易、稳岗就业等方面,优化发展环境,激活市场主体活力,这是国内率先出台的系统性方案。

“一条措施对应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市发改委党委书记、主任夏文斌表示,《方案》通过财政补贴、贷款贴息、减税减费、租金减免、信用支撑等政策杠杆,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市场主体兜底。

“虽然疫情带来了损失,但是岳麓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政策、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支持,让我们重拾了发展信心。”湖南瑞翼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可洪介绍,目前公司已形成节能服务、能源工程服务、能源投资、综合能源服务四大业务板块,计划3-5年完成营收额8000万以上,完成上市目标。

“在减税降费2200多万的基础上,我们再次出台融资就业等阶段性政策,仅企业租金减免300多万。”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曹成文介绍,不仅如此,岳麓区40多位区级领导联片联系、353名科级干部驻企防疫联络、1700余名网格长、2.4万余名志愿者积极参与,一手抓疫情严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凝聚政府与市场主体共渡难关的强大合力。

随着全市各行业逐渐回暖,3月9日,长沙市委市政府发出动员令——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奋力实现“双过半”,全力夺取“双胜利”。

比学赶超的竞赛氛围更加浓厚。各区县按照“保市场主体”的要求,打出了干部“驻企”、服务“暖企”、政策“惠企”系列组合拳,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资金、物流、产业链配套等难题,推动复工复产、扩能达产。

找正确方向

——牵住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市场重新焕发活力

投资、消费、出口,被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众所周知,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民生、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何稳投资?长沙市抓好项目建设的“牛鼻子”,以项目促投资,以投资稳增长。

今年上半年,长沙市持续迎来项目开工。1月,长沙经开区、长沙县举行2020年一季度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3月,长沙高新区20大项目集中开工;4月,长沙会场80个项目集中开工。

6月,开福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签约仪式,马栏山动漫影视游戏总部基地、金色马栏山数字经济产业总部基地、光芒空间智能时尚科技平台等23个项目集中开工或签约,总投资125.8亿元。

老项目陆续复工,新项目不断开工,长沙通过制定出台一批专项行动计划,谋划储备一批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推动项目储备不足的园区加快谋划,项目建设厚积薄发,汇聚了后劲之力,这是“稳投资”的底气所在。

为进一步树立“经济工作,项目为王”导向,宁乡市制定下发《关于强力推进制造业重点项目建设的通知》,选定76个项目,实行日调度、周调度、双周调度、月调度及不定期调度的“五级调度”模式。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6月11日,长沙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强力推进制造业标志性重点项目建设的通知》,优中选精,遴选了17个具有“代表性、带动性、标志性”的制造业标志性重点项目,进行高位推动、统筹调度、精细管理,确保17个项目在2021年底前实现“竣工投产或阶段性竣工投产”目标,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消费是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增长的强劲动能。在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的形势下,长沙市领导意识到,必须立足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稳定经济增长。

结合“大干一百天 实现双过半”竞赛活动,长沙市发改委牵头,集中组织“五一”“端午”等系列促消费节会活动,出台刺激消费政策,下大力气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需求释放出来。

天心区以车为主题刺激消费。率先全省于3月14日启动大型消费节会——“惠聚天心·乐购天心”天天开心购物消费季暨天心汽车消费节,并陆续推出“聚天心·惠生活·乐消费”九大系列活动等。截至6月14日,2020天心汽车消费节落幕,累计销售车辆6156台、销售额9.5亿元,同比增长约20%。

岳麓区主打优惠活动促消费。组织全区7个专业批发市场、10个商业综合体、19家大型商业超市、29家农贸市场全部开业,积极释放向好信号,提振市场消费信心,并围绕“食、游、购、娱、体”等场景,派送百万消费券,市民群众消费热情持续升温。

芙蓉区精心谋划红五月消费月。通过打造“芯动芙蓉·红五月双品消费节暨长沙首条饿了么口碑街”和“5·1汽车消费节”“5·17吃货节”“5·20长沙有爱节”等活动,整个5月引进客流近120万人,有效拉动全区销售额近2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左右。

以政策为激励,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不仅点亮了市民的生活色彩,而且增添了经济发展动力。

以活动为抓手,最大限度激发商家和消费者的参与热情,增强长沙“消费之都”“时尚之都”“快乐之都”的影响力和标识度。

以创新为主导,通过对疫情中催生出来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以及新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进行固化和推广,助力商家打造更多消费新场景、新渠道,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和便捷的消费选择。

优发展环境

——争当营商环境“优等生”,经济加速回暖

“要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当前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和吸引外商外资的重要抓手,紧紧抓住不放。”这是李克强总理在7月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指示精神。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长沙一直在努力。

2020年,长沙市出台了《长沙市营商环境优化工程2020年行动方案》,并提出要在2019年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机制不变、节奏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继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工程,巩固营商环境优化年成果。

面对疫情的突发情况,长沙市发改委牵头出台了12项保供便民政策,对所属居民客户以及缴费有困难的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实施“欠费不断供”。

“根据新政策,每个月能节约10多万元用气成本,这对于复工复产是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设备工程部部长周兵说,以往工厂每个月天然气用量接近40万立方米,支出130多万元。

这是长沙优化营商环境、共渡难关的决心。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长沙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的核心举措之一,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在7月7日长沙市营商环境优化办通报表彰的一批2020上半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典型和优秀案例中,成绩有目共睹:

岳麓区、开福区、天心区等政务服务24小时自助服务厅陆续启用,标志着自助服务厅全天候“不打烊”,今后,办理相关政务业务就像在银行ATM机上办理业务一样便捷方便。

雨花区按照“马上办、不见面办、协调办”要求,开辟绿色通道、全面压缩审批时间、精简审批手续,落实线上审批、并联审批,积极采取容缺审批、承诺审批等方式,以最优的服务、最快的效率推动项目按时开工、提早开工。

望城区率先全省打造“零障碍、零仓储、零物流、零损耗”采购模式,通过互采、内采、外采等采购形式,全区企业签订就近采购协议150余项,协议金额超20亿元,并在全市和长株潭推广……

数据显示,上半年,长沙复工复产政策兑现总办件量为39220件,为企业减免各类费用金额3.31亿元,财政奖补金额15.8亿元;12家银行机构对长沙地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发放贷款金额190.9亿元,财政贴息后实际融资成本低于1.4%;全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市场主体增加到111万户,同比增长14.28%。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夏文斌介绍,当传统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营商环境成为重要的竞争力。唯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才能不断增强长沙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让经济发展行稳致远、活力四射。

时间悄然过半,奋斗仍未停歇。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长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长沙经受住了“压力测试”,着力培育和壮大新动能,不断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展现出巨大韧性,稳住了经济发展局面,助力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金 慧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