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贫战士+抗“疫”先锋 他们两种身份一种初心

7682.jpg

防疫期间,驻村工作队队员夜间巡逻。

红网时刻记者 姚宇超 宁乡报道

“今天又帮你联系到一批买家,你准备400斤鹌鹑蛋,一会儿我开车去拿。”3月5日,长沙市宁乡沙田乡宝云村的村民黄志清又收到了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瞿吉林发来的信息。

宝云村是宁乡28个省定贫困村之一,残疾人黄志清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开办的“宁乡残美鹌鹑养殖合作社”给全村百余贫困户和残疾户带来收入,平时生产的鹌鹑蛋主要供往学校和企业。但当下,学校推迟开学,企业延迟复工,合作社的18000多斤鹌鹑蛋顿时没了销路。“新鲜的鹌鹑蛋最多只能存放半个月,如果不能及时销售,这个损失真是难以承受!”望着仓库里堆积如小山的鹌鹑蛋,黄志清心急如焚。

67982.jpg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黄志清滞销的鹌鹑蛋很快销售一空。

得知黄志清的困难,驻村工作队立刻向乡政府扶贫办、长沙市扶贫办及后盾单位长沙市中级法院、长沙市教育局报告情况,队员们还在朋友圈、微信群、电商平台做起“推销员”,动员亲朋好友、社会人士帮忙。“2月28日开始,每天早上我都会收到瞿书记发来的信息,告诉我备多少货,送到哪里。”黄志清说,不到一个星期,滞销的鹌鹑蛋就只剩1000多斤,不仅合作社未受损失,贫困户也有了收益。“在我心里,他们值得三个字:了不起!”黄志清竖起大拇指,“有这样的工作队,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不怕!”

在宝云村,人人都认识瞿吉林、孙仕要、蒋勇波,他们三个人组成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而这个春节,当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之时,他们从脱贫攻坚战士变成战“疫”先锋,除了要挑起带领贫困村民致富的担子,更要打好疫情防控保卫战。

今年大年初三,还没来得及在家多陪陪家人,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就紧急返回村子,奔赴防疫第一线。“在宝云驻村两年,这就是我第二个家,不回来不安心!”队长瞿吉林说。

和村支两委一起,工作队深入每一户群众家中,张贴挂图、发公告,宣传疫情防护知识、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情况,并通过夜间巡逻等方式进行督查,经常是一早走出办公室,直到深夜才回去。虽然辛苦,但村民们的理解和支持是最好的慰藉。工作队把政策做到村民心坎儿里,村子里戴口罩的多了,扎堆聚集的少了,“他们为了大家的健康出十分力,我们也得配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村民符友良说。为了支持防疫工作,他和其他6户村民主动取消了宴席。

“今天体温正常吗?”“家里的物资都还够吗?”经过摸排走访,宝云村对18名疫情地区返乡村民进行居家隔离。工作队协助做好隔离人员的思想工作,确保他们顺利度过隔离期,为村民筑起健康的严密防线。目前,宝云村1243户村民没有出现一例疑似和确诊病例。

疫情形势向好,复工迫在眉睫,但口罩、消毒液、医用酒精等防疫物资紧张成了不少村民的难题。“我来想办法!”瞿吉林向后盾单位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到一批物资,发放到村民手里,并细心为他们讲解混合比例、使用方法。同时,驻村工作队还与村干部、村组长、网格长等一起,背着消毒液,用喷雾器对村民的房前屋后进行消毒。“累了就坐农家凳子,饿了就泡方便面。”这也是宝云村抗“疫”的另一番风景。

扶贫路上不缺位,抗“疫”战中不掉队,成了驻村工作队的真实写照 。“最长一次连续半个多月没回过家,小孩子才5岁,都快不认识我了。”瞿吉林笑着说,“不过现在最想的,还是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今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要顶住压力,尽最大努力,让我们宝云村早点脱贫!”

来源:红网

作者:姚宇超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2020/03/06/684037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