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7日,橘子洲景区唐生智公馆景点旁边的梅园中,梅花盛放,芬芳扑面,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
1986年8月,本报记者高空航拍镜头中的橘子洲。当时洲上较高处民居拥挤,低处滩涂泥沙裸露。 老照片均为 游振鑫 邹曙明 摄
↑1972年湘江洪水期间,橘子洲边停靠着大批船只,应街道和派出所的要求参与救灾。
1956年4月14日,橘子洲上的居民正在给菜地施肥。当年洲上出产的蔬菜需要通过船只运送到主城区。
开栏的话
新中国成立的70年,是走向富强的70年,也是长沙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70年。城市、街巷、生活、风尚,都在变,一个“变”字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无穷无尽的活力。即日起,依托丰富的历史图片资源,长沙晚报推出“壮丽七十年 阔步新时代·百变长沙”影像报道专栏,用新老图片对比的方式,在光影中回首来路,共看长沙变迁,同享长沙故事。
如果您的相册里存有这些见证流金岁月的老照片,或是想循着老照片重回故地,分享你的故事,请跟我们联系。联系方式:0731-82205233;投稿方式:发送邮件至cswbsyb@163.com或通过微信添加长沙晚报摄影部公众号直接回复投稿。
文图/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黄启晴
春日暖阳里的橘子洲,满眼嫩绿,梅园里成片的红梅盛放,犹如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踏春的市民和游客悠然地欣赏着繁花美景。从梅园上空俯瞰橘子洲,静谧的湘江水面缓缓流淌,一江两岸鳞次栉比的城市建筑与满目清新的橘子洲美景相互映衬,山水洲城画卷跃然眼前。
橘子洲是湘江最大的洲岛,由南至北,呈长岛状绵延5公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使橘子洲美誉广传。
通过本报记者1956年拍摄的图片,我们能够穿越时空,回味当年橘子洲原生、朴实的乡村风情。上世纪70年代,橘子洲在雨季经常遭遇洪水侵袭,洲边总是停靠着大批船只,随时准备参与抗洪。1986年的航拍照片中,橘子洲上工厂、民居夹杂,非常拥挤。
2002年11月,橘子洲洲上居民整体搬迁,1600多户橘子洲居民永远脱离水患之苦。2004年开始,长沙持续对橘子洲进行提质改造,经过多年来的建设,橘子洲已成为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名洲、国家级5A景区。作为“山水洲城”长沙的一张名片,橘子洲景区每年要接待数百万游客。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邹麟 黄启晴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