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县:治人行道“僵尸车”,还市民通畅路

执法队员挨家挨户走访商家,积极宣传城市管理规定。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刘萍 林正茂 长沙报道

从特立公园穿过,步入美食云集的龙喜路。这条曾被周边学子抱怨“行路难”的街巷,变得格外整洁有序——人行道违停的现象消失了,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也不见了踪影。

这些可喜的变化,都源于今年3月长沙县开展的“僵尸车”违停联合整治行动。连日来,长沙县行政执法局针对“僵尸车”人行道违停现象开展实地调研,深入分析“僵尸车”形成原因,并联合镇街及相关职能部门,根据不同违停现象进行分类施策、靶向发力。

聚焦:白天僵尸车,晚上流动摊档

举措:惩教结合,压实商户门前三包责任

“我们实地调研的时候,发现部分‘僵尸车’承担了店家仓库的作用。”直属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负责人黄旭介绍,不少流动摊贩或沿街店家,会将摆摊用品放在机动车内,待到早晚高峰来临前,再将货物拿出来摆摊设点。

“这种行为涉及人行道违停、店外经营、随意摆摊设点等多种违法现象。”黄旭告诉记者,为了有效遏制此类现象,执法队员每日开展巡查值守。对从“僵尸车”中取货摆摊的行为,执法队员会依法制止并对当事人开展普法教育。对于屡教不改的,执法队员将依法采取罚款、暂扣等强制措施

此外,城区各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员挨家挨户走访商家,积极宣传城市管理规定及人行道违规停车、店外经营的潜在危害,提升商户的文明经营意识,确保他们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切实履行“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责任,维护市容市貌。

“僵尸车”内,码放着流动摊贩摆摊物品。

聚焦:车辆长年弃置,占用人行通道

举措:联动街道,设置车辆中转场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部分车主将即将报废车辆弃置在人行道上,不仅影响城市美观,更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根治此难题,星沙街道设置了一个车辆中转场,部分“无处可去”的车辆可以通过付费停车的方式暂停此处。同时,长沙县各部门分工协作,根据各自职责,对乱停乱放的僵尸车采取“先通知、后清理”的方式,开展全面整治。

“我们主要负责规范人行道、绿化带的违停车辆。”星沙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介绍,对于违停车辆,他们会通过交警查询到车主电话信息,一对一电话联系,告知其尽快挪移车辆。对于联系不上或者拒绝配合的,执法队员将联合相关部门依法对车辆进行转移。

在转移完成后,执法队员还积极联合街道、社区,对易引发违停的人行道沿线设立隔离桩,从物理上杜绝违停可能。

聚焦:邻里矛盾引发违停占道

举措:柔性劝导,推动车主居民双方满意

“我们近日接到一起群众投诉,称其邻居将车辆停放至小巷长达一年。”湘龙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员告诉记者,此次违停现象发生在湘绣城一背街小巷。当执法队员接诉赶往现场时,在车辆后方闻到明显异味。

“车辆附近有一个超市与菜市场,他们将产生的垃圾放置在附近的垃圾桶内,对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车主将车放在这里,主要是为了挡住垃圾箱,隔绝气味。”在了解完情况后,执法队员积极协调超市与菜市场,要求其将垃圾箱转运至其余位置,并定期清理,减少对周边居民影响。

在垃圾箱转运完成后,车主主动将车辆挪移至周边停车场。彼时这条有违停、异味重的小巷焕然一新,变得亮丽宽敞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长沙县治理“僵尸车”工作初见成效。后续,长沙县行政执法局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建立长效机制,组建常态化巡查队伍,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治理,不断改变城市面貌,增添城市魅力,推动星沙城蝶变跃升、向美而行。

来源:红网

作者:刘萍 林正茂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nograb/646948/94/1483903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