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现代物流职院:德润夕阳 爱沐朝阳,文化振兴的“一老一小”实践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邓达城 王根茂 怀化报道

在怀化市辰溪县沅水河畔的热土上,湖南现代物流职院驻村工作队扎根大桥村,历经四年不懈努力,以文化建设为纽带,绘就出一幅“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乡风淳美”的生动画卷,实现了文化振兴的华丽蜕变。

QQ20250320-150927.png

村民们在活动中心跳舞

守护夕阳:传统文化中的银发温馨

驻村工作队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大力发扬敬老孝老文化,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注入文明养分,让“夕阳红”更加绚丽多彩。

小院托举养老乐

2023年,驻村工作队联合各级部门打造了火马冲镇首家幸福小院。这座占地320平方米的幸福小院内设敬老食堂、农家书屋和阳光果园,村内70岁以上老人每月只需支付200元即可享受荤素搭配的营养餐。在家门口养老,既有效缓解农村“空心化”养老的尴尬局面,又满足了老年人不舍乡邻、不舍乡土的内心想法。

QQ20250320-151049.png

老人们在幸福小院用餐

月半传递敬老情

每月15日,村民活动中心总洋溢着温情。驻村工作队联合当地社工、志愿者开展“六个一”敬老服务;集体生日会上,驻村工作队队长朱斌为老人送上生日蛋糕;重阳节当天,全村60岁以上老人齐聚一堂共享团圆宴,驻村第一书记为53位80岁以上长者递上“敬老红包”。“比儿女想得还周到!”91岁的欧桃英攥着红包激动地说。

QQ20250320-151153.png

朱斌(左二)给村内80岁以上老人送上“敬老红包”

冬闲共话夕阳暖

每逢冬季农闲时节,驻村工作队和村民们一起制作传统手工糍粑,共同体验这项传承千年的技艺。元宵节,驻村工作队巧妙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村规民约》等内容融入谜面,让老人们在趣味中学习,实现文化传承与法治教育的双赢。

QQ20250320-151306.png

元宵节猜灯谜活动现场

启迪朝阳:教育浸润中的成长护航

驻村工作队以教育为根基,为乡村儿童的成长之路点亮明灯,让“朝阳”更加绚丽多彩。

思政润童声

“你所追求的梦想,就是你要到达的远方。”2023年5月,物流职院宣传信息思政党支部教师在大桥小学开展了一堂主题思政课。通过“我的家乡未来”绘画创作、“写给十年后的自己”书信等活动,点燃孩子们的理想之光。学生李梦瑶在信中写道:“我要把松溪口的故事讲给全世界听。”

QQ20250320-151357.png

“思政课堂进乡村”活动现场

七彩聚童趣

2022年暑期,第一任工作队队长肖和山联合学校“物兴包装”团队打造乡村振兴艺术墙绘,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为主题,将20余幅彩绘融入村民房屋外墙,成为大桥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多彩情趣。随后每年暑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为孩子们带来防溺水情景剧、心理健康团辅、非遗剪纸体验等课程,让乡村儿童在寓教于乐中健康成长。

QQ20250320-151506.png

“物兴包装”团队在大桥村

红心赋书香

物流信息学院党总支与物流管理学院电商商贸物流教工党支部分别前往大桥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联创”为抓手共促教育振兴。

“关爱童心 共沐书香”行动中,物流信息学院党总支捐赠90册适龄图书与“智能云教室”设备,覆盖大桥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的阅读需求。电商商贸物流教工党支部则开展了“营养护航计划”,为大桥小学87名学生发放爱心牛奶,建立体质健康档案,确保每位学生享有均衡营养。2022年国庆期间,支部党员护送5名留守儿童赴湖南现代物流职院参演“不忘初心 匠心育人”文艺晚会,其点滴成长被热议为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QQ20250320-151634.png

物流信息学院为小学捐赠书本、电脑

QQ20250320-151640.png

物流管理学院老师为学生们发放牛奶

QQ20250320-151646.png

节目《赤子心上》演出照片

代际共融:文明乡风的双向奔赴

驻村工作队创新搭建代际互动平台,让“一老一小”在文化传承中彼此温暖、双向赋能。

村史馆:文化传承的代际对话

2023年,驻村工作队联合村支两委将村里闲置民房改造成怀化市首个村级村史馆。馆内陈列着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陶片、抗战时期兵工厂的机械残件,以及村民自愿捐赠的老式农具。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村子的“魂”与“根”。驻村工作队定期组织“小小讲解员”培训,让孩子们用方言讲述家乡故事,老人们则成为“活态讲解员”,通过实物与口述,让历史在代际传递中生生不息。

QQ20250320-151825.png

村史馆内景

松溪口:文脉赓续的文化寻根

驻村工作队考证松溪口古驿站的历史渊源,让孩子们和老人共同探讨唐代诗人王昌龄被贬龙标时留下的诗句:“与君醉失松溪路,山馆寥寥传暝钟”。这种文化寻根活动不仅让老人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也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加深对家乡历史的理解,让千年文脉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机。

QQ20250320-151919.png

松溪口古遗址

活力迸发:文体活动凝聚人心

从传统民俗到现代体育,文化活动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纽带。

四载耕耘的公益训练营

2021年,肖和山牵头启动青少年篮球训练营,工作队队员李振带领学员们在露天球场磨砺球技,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2023年工作队交接后,朱斌创新推出羽毛球训练营,湖南现代物流职院党委书记龙吟在开营仪式上挥拍击出“第一球”。四年来,累计120余名青少年在球拍起落间强健体魄,于竞技协作中锤炼品格。

四季不断的文化节庆

春绽芳华:驻村工作队联合村支两委在“三八”妇女节开展“美家美妇大比武”,巾帼志愿者现场传授庭院美化技巧;夏赛龙舟:村民自发延续千年龙舟文化,青壮年在沅水河上高喊号子挥桨破浪,重现“棹影斡波飞万剑”的磅礴气势;秋晒丰年:利用多功能晒谷坪开展“晒秋”活动,驻村队员用无人机航拍记录丰收盛景;冬蕴温情:学校师生每年书写春联,将“孝老爱亲”“法治乡村”等主题融入翰墨,为村民送上新春祝福。

QQ20250320-152159.png

送春联活动

四年来,两轮驻村工作队累计推进文化实践87项,培育村级志愿者队伍5支,带动村民自发组织文体社团3个。这些数字背后,是湖南现代物流职院党委“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正确决策。“‘一老一小’是乡村振兴的两端,抓好这‘一老一小’,就能托起整个乡亲群体的幸福。”朱斌说道。

如今的大桥村,老人在幸福小院中尽享天伦,孩子们在文化浸润中展翅高飞,村民活动中心的灯火夜夜长明,松溪口的文脉生生不息。这里不仅是一座村庄,更是一个承载着“夕阳与朝阳”的文明家园,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诗篇。

来源:红网

作者:邓达城 王根茂

编辑:韩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nograb/646947/64/1479929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