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督导+送训入企”模式,大大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红网时刻新闻3月20日讯(通讯员 谭晓波)“配电间灭火器未定期检查,绝缘工器具配置不足,应急疏散指示标识被遮挡……”3月19日上午10时,在长沙三骉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维修车间,长沙县道路运输服务中心检查组手持隐患清单逐项核验。当天检查组排查出十项安全隐患,并要求企业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闭环整改。这是该企业完成备案后的首次“安全体检”,也是长沙县推进机动车维修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机动车维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动火等特种操作,安全风险相对较高,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据了解,长沙县备案的938家维修企业中,一、二类维修企业253家,占比27%。虽然一、二类维修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相对规范,但部分维修企业仍存在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用电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针对行业痛点,长沙县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全力落实长沙县交通运输局党组安排部署,创新推出“安全督导+送训入企”模式,组建由监管人员、安全工程师组成的督查指导组,既当“体检医生”又做“培训导师”,进企宣讲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安全管理要点,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目前,47家企业已接受“点对点”指导,50余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车间负责人通过专业培训,安全管理能力显著提升。
长沙经开区三农宇通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县唯一一家专精客运车辆的维修厂,通过督查指导组的悉心指导,隐患整改成效已然显现:安全出口已设置全新的应急疏散指示标识与应急照明,现场各类安全仪器仪表也已按规范完成定期检测 ,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气线路也已全部更换。“专家不仅开出‘病历本’,还教我们‘治未病’。”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表示,通过培训指导,企业隐患自查效率大大提升。
下阶段,长沙县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将持续加强行业监管服务,持续深化“送训入企”工程,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促使机动车维修企业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来源:红网
作者:谭晓波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