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徐利群正在为服务对象进行精神康复训练。柳峥 摄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柳峥 刘柱 长沙报道
“我们来进行一场比赛,看看哪位宝贝能在两幅图画中找出最多的不同之处好不好?”近日,在长沙县怡馨家园精神康复所(以下简称怡馨家园),社工徐利群正在为服务对象进行精神康复训练,温馨的场地和轻松的氛围让服务对象们沉浸其中。
据长沙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长沙县聚焦提升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质量和水平,持续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布局优化、资源投入整合强化、服务内容提质增效,怡馨家园的成立正是增强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庭获得感、幸福感的又一力举。
精细化管理 树好一块“牌”
怡馨家园在长沙市、县民政局指导下成立,主要为16-60周岁的稳定期精神障碍者提供免费康复服务,涵盖心理辅导、职业培训、社交技能训练、药物管理和生活支持等,旨在帮助他们收获信心和友谊,把握就业教育的机会,建立温馨美满的家庭,从而更好地进行社会融合。
近日,县民政局、星沙街道及广生塘社区相关负责人对怡馨家园进行验收并揭牌,既树立起精神康复所的标识标牌,也为打造长沙县精康品牌、发挥示范作用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据怡馨家园负责人介绍,机构根据国家、省市相关要求,从人员、场所、设施设备、制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精细化的管理措施。自2024年11月试运营以来,已累计走访星沙街道7个社区、30户家庭,线上联系160人,发展会员50人,其中活跃会员8人,开展活动5场,收获服务对象及家属一致好评。
标准化建设 打造一个“家”
社会适应训练室、劳动技能训练室、咨询评估室、心理辅导室……各式康复治疗室功能完备,一应俱全。入会流程图、服务流程图、服务回访流程图……各类标准化流程纷纷上墙,一览无余。
在场地建设布置过程中,为了统一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怡馨家园详细规定了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标准以及注意事项等,提供明确、具体的指导,同时建立了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按照标准打造的服务项目更能使服务对象如同回到家中一般,感到安全舒适。”怡馨家园负责人表示:“尤其是园艺区的园艺疗法深受服务对象的欢迎,我们发挥植物的疗愈力量,通过实际接触、运用园艺材料,维护、美化植物,从而达到预定的治疗目标。”
品质化服务 温暖一颗“心”
“小群体”关乎“大民生”,长期以来,长沙县民政局积极探索精康融合服务新模式,联合各方力量,持续关注精神康复者及其家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文文(化名)是一名正在读初中二年级的服务对象,由于不能适应机构的生活,且行为规范差,存在言语攻击他人行为,引起其他服务对象的不满,暂已休学,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县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其到机构接受康复训练。
如今,经过四个阶段的康复训练,文文已经精神状态稳定,并且通过特教学校的面试,今年8月份将到特教学校就读。与此同时,文文还在机构收获了友谊,周末常在妈妈的陪伴下和机构的另一位服务对象共同参与跳舞等活动,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025年是全省“精康融合行动”长效机制建设年,长沙县民政局将继续推进布局合理、服务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灵活、转介衔接顺畅有序、管理机制专业规范、康复服务网络广覆盖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让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庭得到实惠,感受幸福。
来源:红网
作者:柳峥 刘柱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