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四十风华 匠星闪耀④丨“双创”逆袭:从职专生到国赛冠军、创业公司CEO

编者按:40年薪火相传,40载桃李芬芳。今年是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建校40周年,作为湖南省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始终秉承“德塑人生,技行天下”的育人理念,为社会输送了数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红网长沙站联合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推出“四十风华 匠星闪耀”系列报道,聚焦一批奋发有为、深耕行业、勇攀高峰的优秀校友,展现职教学子的卓越风采,诠释技能报国的时代担当。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彭佩 长沙报道

今年4月,肖燕和李楠还未毕业,他们共同创办的长沙沅树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式成立。最近,他们又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免试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拟录取,9月,将怀揣新的梦想继续前行。

“我们身在最好的时代,更要敢想、敢试、敢闯。”从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到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再到免试保送一本院校,成为创业公司CEO,他们用实力打破偏见,书写职教学子的“高光”人生。

肖燕(中)和李楠(右二)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肖燕和李楠从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起步,在创新创业的赛道里成绩闪耀。

肖燕和李楠的梦想从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起步,专注创新创业技能竞赛,他们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全国金奖、第五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中职组全国金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国家、省市级大奖一一收入囊中……在创新创业的赛道里,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不断追逐自己的梦想,也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同样发光”!

在这里点燃“双创”火种

“一进入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我就被学校的创新创业竞赛氛围‘包围’,顾不上自卑和犹豫,很快融入其中。”肖燕回忆,她和李楠的第一个项目源于对残障人士的关怀——改造传统烤脚器,从“烤脚型”升级为“送风型”。为制造真正实用的产品,大家严格把关产品质量,作品被无数次推翻重塑,在学校的全力支持下,团队迭代三代产品,最终斩获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这款暖脚器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在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肖燕和李楠第一次收获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

“这个项目获得全国金奖,我们的兴奋之情难以言表。这是我们创新创业教育的启蒙,更是成长与蜕变的开始。”肖燕感慨。

“学校不仅给创意,更给资源。学校不断鼓励大家的巧思,一个创新点萌发后,学校会在市场调研、资金对接、产业化落地等提供‘一条龙’的指导和支持。甚至第一批产品原型均由学校对接企业制作完成。”而更让他们触动的是学校的育人理念,李楠坦言,初中时因成绩差被老师否定,但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老师却表示:“每个人都有闪光点!”老师们的鼓励让他重拾信心,学校不断发掘并培养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学校甚至吸纳残障学生加入竞赛团队,一位身体障碍的队友成为“有爱无碍”公益项目的核心成员。“学校教会我们,创新不仅要技术,更要有温度。”他们一直参与“有爱无碍”项目,对此深有体会。

肖燕和李楠是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有爱无碍”公益项目核心成员。

学校在精神层面上给予的关怀力,让学生超越技能之上,更多闪耀人性的光辉,让创新创业项目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在老师们的鼓励下,肖燕和李楠又开始了学校栀子花开-宁乡栀子全产业链升级变革项目。项目瞄准解决宁乡地区栀子花滞销问题,通过打造全产业链模式促进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作为项目负责人,他们带领团队与湖南农业大学及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合作,构建三位一体种植帮扶体系,开发以栀子为原料的皂、染、系列非遗文创产品,并设计IP形象“栀栀”和小程序“栀心”,受理3项实用新型专利。这一项目成功帮助超过200户农户,实现年均增800元以上,一举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奖项。

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老师带肖燕和李楠踏进栀子花产地宁乡市喻家坳乡实地调研。

“学校的课外活动很丰富,印象很深的是做‘栀子花开’项目,当老师带我们第一次踏进喻家坳乡做调研,凌晨的露水还挂在栀子花苞上,花农们早已在田间忙碌。这份真实的冲击,是教室里永远学不到的课程。”肖燕回忆,“在宁乡职专的这三年,很感恩也很自豪。我们在自卑和鼓励中慢慢成长,庆幸遇到了很多好老师、好伙伴、好机会,让我们收获了许多荣誉和掌声,这些经历都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职教不是终点,是起点

2022年9月,肖燕和李楠同时考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但创新创业的脚步未停。刚入学,肖燕就和13名怀着共同兴趣和创新梦想的青年汇聚在一起,组成团队,开启边防汽车底盘违禁品智检机器人项目。

团队设计开发汽车智能检测设备,项目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金奖。

“边检人员采取手持式和固定式设备爬上货车或钻入车底进行检测,费时费力。我们能不能发挥学校的优势专业,设计一个快速检测产品。”肖燕介绍,起初设计开发汽车智能检测设备的原始设想,是用于二手车市场。但经过团队一番讨论后,设计理念有了“升级版”,萌生了对边防汽车检测智能化改造的想法。

项目推进工作并不简单。肖燕表示,一开始,检测设备只能对车辆底盘外部进行扫描检测。但评委指出,藏匿物品肯定不会那么容易被发现,这样的设计并不具备实用性。于是,团队开启了“爆改”之路。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团队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对103个陆地边境口岸进行充分调研,分析了15024组底盘数据,进行了302次试验与试点,首次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多车型的“可见光与X光融合”的检测系统,平均1至2分钟就可以完成一辆车的安全检测,比传统检测效率至少提升了40%,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项目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金奖、第十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也为学校实现该赛事国赛金牌“零的突破”。

肖燕在中职生中脱颖而出,在各个舞台上熠熠闪光。

“许多大学老师特别青睐中职生,因为他们‘动手强、肯吃苦’。”肖燕笑称,自己的团队里,中职生成了“香饽饽”。“在各项技能大赛、双创赛项、团委、学生会、实践活动中,我看到了许多中职生脱颖而出,在大学这个舞台上熠熠闪光。”

从“读中职没出息”的质疑,到站上全国最高领奖台,成立自己的公司,肖燕和李楠的故事印证了职业教育的无限可能。

“今年春节后我们就开始筹划联合种植企业,在种植基地撒播花种,争取今年能开发出栀子花精油等产品并进行销售。”临近毕业,不同于学校里其他学生的传统实习和求职路,他们为自己另辟了一条创业“赛道”。如今,即将入读本科的肖燕和李楠,仍在忙碌奔波。

“宁乡职专给了我们敢闯的底气,大学赋予我们突破的能力。”他们计划未来和同伴们继续深耕智能科技与创业创新,并坚信:职教生的舞台,从来不止于车间——只要敢拼,哪里都能发光,希望更多中职生相信——人生赛道,永远可以逆袭。

来源:红网

作者:彭佩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nograb/646940/97/1501741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