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星沙实验小学周诗珂老师的迅速成长见证着长沙县浓厚的教研氛围,图为周诗珂在语文课上设计活动环节进行教学。李杰 摄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李杰 长沙报道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近年来,长沙县坚持守正创新,探索实践,努力锻造新时代的“大先生”。根据《长沙县五好教育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长沙县未来三年将重点推动一批具备“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能”(能上好课、能评好课、能懂研究、能作示范)素养的教师迈向专业型优秀教师行列,致力于为教师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引导。
在今年的精品课评比中,长沙县成绩斐然,共有53节课获评市优并推送至省参评,且市推省参评作品全部斩获奖项,其中省一等奖27节。值得关注的是,获奖名单中80%以上是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作为长沙县教育的新兴力量,究竟是何种因素促使他们在这片教育沃土上迅速成长为专业型优秀教师?
教师专业快速提升
彰显浓厚教研氛围
近日,在长沙市第九届小学英语“同成长,共精彩”品质课堂师生素养大赛中,长沙县勇夺团体冠军,3名青年老师和6名学生均荣获一等奖,另有1名青年教师收获二等奖。长沙市泉星第二小学老师冯静是95后,作为此次比赛参赛获奖选手,回顾备赛历程,感慨万千:“从校内推荐、集团赛、县赛直至市赛,我感受到自己在一点点蜕变,能更加自信站在台上展示自我。”
“我参加的是大赛中的‘演讲与答辩’,近9个月的备赛时间要准备20个选题,非常考验老师的专业水平和耐心。”冯静介绍,“长沙县英语教研员彭军红、长沙县小学英语喻欢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喻欢以及学校英语教研组为我无私付出,对我的演讲内容及呈现提出一次又一次专业意见,也很多次鼓励我,让我铆足劲往前冲,通过比赛,我对英语课程理念理解更深了,更懂得从多学科角度去思考教学。”
长沙县英语教研员彭军红是此次比赛的“总教练”,得知获奖后非常激动:“此次比赛比较难,既要展示老师的学科素养,又要展示学生的思维能力,长沙县能斩获佳绩是团队协作的结果,也是全面深入推进‘五好’教育工程的生动写照。”
无独有偶,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星沙实验小学周诗珂老师的迅速成长,同样见证着长沙县浓厚的教研氛围。11月19日至22日,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教研协作体第四届小学语文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在南昌举行。来自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大省会城市的300多名小学语文教研精英与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襄教育盛举。周诗珂代表长沙市参加课堂教学展示,其执教的二年级语文《纸船和风筝》一课喜获一等奖。
周诗珂是90后,在长沙县从教的4年中,曾多次在市县语文学科比赛中崭露头角。她坦言:“此次比赛中,我面对的是南昌的学生,而我对那边的学情不了解,这种不确定性让我有些不安。”参赛前一个月,周诗珂每天晚上睡不好,“为了了解不同地区学情,在比赛中更自信、更从容展示课例内容,我在本校8个班的二年级均进行过一次课例展示,还在南雅星沙实验小学、大元中心小学、雨花区砂子塘小学上过课。”
为了能在这次四省会城市的展示交流活动中大放异彩,在长沙市教研院语文教研员段晓红、长沙县小学语文教研员石海燕、昌济教育集团副总校长李素娟的指导下,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星沙实验小学部署了教研计划,迅速组建起一支精干磨课队伍。
“一路走来,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段晓红教研员建议我在课例展示中设计闯关环节,让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性,更符合低年级学情。石海燕教研员和李素娟校长全程陪同,多次组织团队进行听课、评课,并在赛前进行了无数轮的精心打磨与细致调整,力求呈现出最完美的课堂。”采访中,周诗珂眼神溢满感恩。
“三级研训”体系
高效培养专业型好老师
在长沙县,像冯静和周诗珂这样的优秀青年教师还有很多。他们的迅速成长除了个人努力,还得益于长沙县为教师成长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近年来,长沙县加快学科建设,完善“国-省-市-县-集团-校”六级培养体系,发力“三级研训”,即县级研训、集团学科中心组研训、校本研训,致力于打造教师成长“加油站”。
“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我们都是采取先对学科中心组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进行县级培训,然后由骨干教师对各集团、各教研组组长进行二传培训,最后落实到校级培训。”长沙县教育研训中心主任罗威表示,这种自上而下的层级研训,通过区域统领和调控,使它成为在专业引领和资源整合的宏观环境下开展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更具开放性和专业性。
“通过努力搭建平台,精心组织各级各类赛事,广泛发动,层层选拔,以激发教师的进取心。对于选拔出来的课我们精心研磨,以‘四研磨一展培’的模式打造优秀课例。‘四磨’指个人研磨、小组研磨、校内研磨、专家研磨,‘一展培’指赛课展示,或送培到集团(校)。通过比赛,年轻老师和团队得到快速成长,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同时,为了更好地体现比赛的价值,赛后还会把获奖课例在全县进行推广,供老师们学习,真正达到以赛促研的成效。”罗威补充道。
坊室联动,赋能教师素养提升。长沙县教育研训中心通过开设学科工作坊,举办暑假培训班,并与各学科的县级名师工作室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实现了长短期培训。2024年,研训中心开设了6个学科工作坊,为期8个月;暑假开办了8个学科培训班,参训人数达1300余人。培训过程中,教研员不仅深入了解了教师状态,还承担组织者和授课专家角色,不断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教师队伍的发展,既要有专家的指导和引领,也离不开同行名师、骨干的示范。
罗威补充说:“长沙县注意对教师分层培养,组织长沙县第一、二批教师培训师培训,努力培养本土的培训师,同时选派名师、骨干参加省市级‘英才工程’高级研修班。而部分工作坊和暑假培训班,则偏重于培训刚入职不久的教师,以‘骨干+新秀’的层级培养为老师专业成长赋能,实现了专业型好老师跨越式发展。”
如今,长沙县专业型好老师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栗森波等老师已评为正高级教师,还培养了陈晓、喻欢、曹龙爱等一批名师,吴清华、刘双、曹冬妮等青年骨干教师不断涌现。教研工作崭露头角,长沙县有33位老师获评2022-2024年市级优秀教研工作者,35个教研组获市优秀教研组。
来源:红网
作者:李杰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