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湖南省地理信息融合创新大会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5日讯(记者 李奕潜)11月15日,第一届湖南省地理信息融合创新大会在长沙开幕。本次大会以“融合·创新·应用·发展”为主题,汇聚住建、水利、林业、环保等众多行业精英,围绕地理信息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地理信息安全与应用等内容,共同探讨测绘地理信息与相关领域的跨界融合与科技创新。大会还表彰了21个湖南省地理信息融合创新典型案例。
本次大会由省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牵头,省勘察设计协会、省城乡建设行业协会、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省水利学会、省林学会、省环境科学学会等联合主办,长沙天心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莫干山地信实验室主任、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教授陈军,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李维森,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水利部信息中心原主任蔡阳,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宋琤,湖南省林业局总工程师李玉平,长沙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袁钊,长沙天心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曾红鹰,天心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向,天心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李勇军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省自然资源厅地理信息管理处、国土测绘处、调查监测处,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长沙市水利局等单位负责人、地理信息领域相关专家、会员单位代表等350余人参加会议。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融合创新已经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有效途径。”李维森在开幕式上表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包括地理信息在内的数字技术要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各学科间合作,促进地理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创新,希望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各界同心协力、再接再厉,以本次大会的召开为契机,进一步启迪跨界融合创新思维,为加快发展地理信息新质生产力,推动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天心经开区拥有全省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地理信息产业聚集地——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
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方,天心经开区拥有全省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地理信息产业聚集地——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园区目前已集聚地理信息相关企业超380家,包括创辉达、省地质测绘院有限公司、南方测绘、星图空间、天湘和等行业百强和国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以及湖南省测绘一院、二院、三院和省地图出版社、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省核工业地质局303地质队、长沙理工大学、省煤炭地质勘查院、省地质调查院、省水工环地质勘查院等事业单位。今年9月,园区还被长沙市政府授牌为“长沙市地理信息数据标注基地”。
地理信息服务是天心经开区当前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之一,未来,园区将加速融入低空经济发展浪潮,加快布局北斗应用国产化替代、芯片设计、终端制造、军民融合等领域,打造“天空地”一体化融合发展新格局。
创新、融合成为本届大会关键词。大会现场,陈军以《建设实景三维中国,推动实景三维经济发展》为题,重点介绍了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总体布局与主要进展,并提出要深入研究实景三维时空赋能新模式,开辟实景三维经济新业态,打造实景三维新赛道,推动实景三维经济研究与发展。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水利部信息中心原主任、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蔡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副院长周璀,省测绘科技研究所3S集成应用研究室主任楚彬分别作《数字孪生水利建设进展与发展思考》《遥感赋能高质量林草监测》《HNCORS科技创新发展与规模应用服务》主题报告。
大会表彰湖南地理信息融合创新典型案例现场。
现场,大会还表彰了21个第一届湖南省地理信息融合创新典型案例,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湖南省第二测绘院、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长沙中南经纬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上榜。“实景三维,以数赋能”和“铁塔哨兵赋能多领域智慧监测”两个案例获得“最具推广价值案例”;“湖南省北斗时空基准与增强服务体系建设及应用”和“城市大气污染热点网格识别与精细治理服务”两个案例获得“最具技术创新案例”。
“以前巡查耕地、山林、地质灾害点等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且成效却不明显,现在有了铁塔哨兵系统,可以为当地自然灾害预警提供科学便捷的帮助,重要点位在手机、电脑上就能直接实时观看,并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AI预警系统。”湖南省第二测绘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铁塔哨兵作为一种新兴遥感监测手段,具备“点多面广、站高望远、实时高清”的特点。湖南省是全国铁塔视频规模最大、应用领域最广、服务行业最多的省份,已累计投入超2.3亿元,建成20401个铁塔视频监测站点。
本次大会还举办了第一届湖南省地理信息融合创新典型案例路演交流会,11家获奖单位技术骨干聚焦地理信息领域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分享了地理信息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环保、应急、住建等重点领域的创新应用和探索实践,共同探讨发展难题,寻找产业新机遇。
来源:红网
作者:李奕潜
编辑:彭佩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