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老年食堂8个,社区助餐点全覆盖,受到老年人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张梓峰 长沙报道
每到饭点,胡大爷和老伴就去助老餐厅就餐,既省钱省心,又营养健康;空闲的时候,李阿姨约上几个老朋友,一起到家附近的居家养老服务站跳跳舞、唠唠嗑;夏奶奶家进行了适老化改造,生活越来越便利……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面对老龄化社会发展新趋势,长沙县积极探索“养老不离家”的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方式。近年来,长沙县坚持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增加供给、市场满足需求,积极推动养老政策创新、服务模式创新、保障制度创新,着力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一幅“夕阳无限好”的幸福画卷,正在星沙大地徐徐铺展。
老年人“服务更入心”
“我们日常为低保等困难老人群体服务,在此过程中听到了不少老人的诉求。”常年负责居家上门服务的优嘉养老护理员张艳总结,老年人主要有健康管理、生活照料和紧急事件处理等方面的需求。
在青山铺镇赛头村范德纯老人家中,护理员张艳为老人清理好房间后,又为老人测量血压。
“政府花钱给困难老人送健康检查、送家政服务、送个人护理,现在的政府真是好!”范娭毑的老伴表示,范娭毑生活目前属于完全无法自理状态,近年来护理员每个月都会上门给老人服务,帮老人测量血压、血糖,为老人洗头理发、打扫卫生,真是帮了自己的大忙。
今年9月,青山铺镇赛头村的张娭毑夫妇骑摩托车外出时不慎摔倒,二人均不同程度受伤。经住院治疗后,二人于近日出院回家,但目前生活不能自理。在照顾两位老人时,其家属深感力不从心。
在听闻青山铺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推出“点单”上门服务后,老人家属随即在“长沙智慧民政”平台下单。很快,中心便派遣工作人员前往,为老人贴心地提供打扫房间卫生、精心进行伤口换药、陪同外出打针、细致周到地进行洗浴护理,同时给予老人温暖的精神慰藉等一系列暖心的家庭服务。
据了解,长沙县以青山铺镇为试点探索养老服务“整镇运营”模式,创新实施“1+N+N+6”服务模式,以敬老院为中心,辐射周边N处村级养老服务驿站,培养N个养老管家,明确到组级,为老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急、助行6助养老服务,将养老服务工作下沉到组。
如今,长沙县正在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幸福“网”,满足养老服务的新诉求,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在家门口安享晚年,推动“养老”向“享老”的转变。
老年人“吃饭更方便”
星沙街道星沙大食堂、湘龙街道爱夕银龄餐厅……每到午餐时间,长沙县的各处助老餐厅内便饭菜飘香,不少老年居民结伴前来就餐。
“这儿的菜样多,好吃又营养均衡,而且环境还好,我天天来这吃。”“以前一个人在家吃饭,冷清、菜又少。现在一到饭点儿,大伙儿都来,吃完还能直接到社区活动,多好!”谈起身边的社区老年食堂,在星沙大食堂内用餐的老人们赞不绝口。一旁的自助选餐区,红烧肉焖蛋、鸡蛋糕、土豆丝、炒花菜……营养菜品荤素搭配,汤、粥、小咸菜和各种面食也供应丰富。
长沙县多渠道推进社区老年食堂建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而这背后,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老年助餐工作的成果。
今年以来,通过与质量有保障、价格大众化、环境整洁,且愿意为老年人提供优惠的社会餐饮企业合作,多种渠道积极推进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建设,通过近几年来的扎实探索,有力推动了长沙县老年助餐服务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老年食堂8个,社区助餐点全覆盖,受到老年人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
老年人“生活更便捷”
如何让老年人生活得更舒心?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承载了老年人的大幸福。
“母亲年龄大了,有时一个人在家我们不放心,生怕她碰到、摔倒。自从适老化改造后,很多问题都解决了。”来自春华镇武塘村的王女士对母亲享受的适老化改造服务感到安心。以前在养老机构才能享受到的精细照料,如今“搬”进家里,让居家老人享受到近在咫尺的便利。
马桶扶手、防滑处理、高差处理、防撞条、自动感应灯具……从改造清单中可以看出,改造项目的细致、全面,几乎涵盖了老年人所有可能的需求,将安全系数提高,将危险隐患减小。
“我们没想到的地方,他们都帮我们想到了,细心又贴心,为我们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开慧镇一户居民在适老化改造完成后,由衷感叹道。
“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截至目前,已对485户进行适老化改造。”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老年人“活动更丰富”
每天一大早,65岁的陈阿姨总会哼着歌走进星沙街道望圣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每天准时到这里“打卡”,已成为陈阿姨的习惯。
“这就是我们的‘幸福驿站’!跳跳舞、唱唱歌、练会儿书法,一上午就过去了。”说起在社区的日常生活,陈阿姨赞不绝口,“社区为我们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居家养老服务,孩子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老年生活了。”
在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一个个居家养老服务圈在星沙拔节生长。
“为切实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我们积极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持续加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不断丰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内容。”据县民政局养老服务与老龄工作科负责人介绍,长沙县已经初步构建起政府主导、市场协同、共建共治共享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格局,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据悉,为让辖区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近年来,长沙县以完善“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重点,深化为老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智慧赋能,让老年人群体共享长沙县改革发展成果,实现“老有颐养”。
“我们明确要求这些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要设置‘三区(托养区、日间照料区、多功能区)一餐厅一平台’,具备长期托养、日间照料、文体娱乐等功能。同时,要求完善拓展居家上门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行等上门服务。”县民政局养老服务与老龄工作科负责人表示,这些设施既能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长短期托养需求,又能吸引、培育社会服务组织和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人家门口养老提供了有力支撑。
七十五载栉风沐雨,七十五载春华秋实。新中国成立75年来,长沙县养老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长沙县始终聚焦养老事业,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模式、养老服务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老年群体。
来源:红网
作者:张梓峰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