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职教“星”力量 | 长沙财经学校:品质教育出圈出彩 引领中职教育新范式

编者按: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中职教育占据职业教育的半壁江山。在长沙,一批中职院校不断强化“技术”优势、突出“师范”特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师资,不断为中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长沙市教育局、长沙市教科院和红网长沙站联合策划推出系列报道——《职教“星”力量》,聚焦这些优秀院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产教融合、高素质队伍建设,展现中职教育领域明星书记校长、明星教师、明星学校风采。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贺卫玲 通讯员 徐晨瑀 长沙报道

去过湖南博物院的人,一定会被以镇馆之宝辛追夫人为原型的文博类IP形象——“辛小追”和“利小苍”圈粉,它们以俏皮的模样、灵动的神韵吸引了广大游客的喜爱,成为展示湖南文化的亮丽名片。而设计出这些令人惊艳产品的正是长沙财经学校创新创业团队的小队员们,他们开发的创新创业项目——《湘约》在2024年第七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成功斩获全国一等奖,这也是学校第四次获得该项赛事国赛一等奖。

长沙财经学校注重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透过历史的眼眸,我们站在时光的肩膀上远眺。”“这是逐鹿中原之时。”“这是文明发光之始。”......每天清晨,在长沙财经学校,三千学子的琅琅书声直冲云霄。循声踏入这片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教育之地,仿佛能听见知识的乐章在空气中跳跃,能看见梦想的翅膀在校园里翱翔。

长沙财经学校,一所承载着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的中职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对接产业、学做合一、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遵循“敬业 求实 勤奋 廉洁”的校训,弘扬“崇德尚技 笃行卓越”的财经精神,以品质教育为核心,在群雄逐鹿的教育赛场上,在探寻中职教育的伟大征程上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以“文化濡养素质、技能铸就匠心”为亮点的办学特色,以其坚定的信念、务实的行动和卓越的成就,成为了镶嵌在湖湘大地上一颗璀璨的职教“明珠”。长沙财经学校在品质教育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让我们沿着它的足迹,一同去发现学校发展背后的智慧密码,领略它中职教育的魅力与力量。

文化濡染,学校品质发展的素养基石

“Long long ago,here was a beautiful woman named Chang'e.”步入财经学校ETCS 英语精英社,商务英语专业2322班的范馨予正以流利的英语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嫦娥奔月》的传奇故事。他丰富而生动的表情,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悄然打开了通往神话世界的大门,引领同学们踏入了这片充满奇幻色彩的文化领域。

“学生们用英语讲述古老的神话传说、经典的历史故事、动人的民间传奇,不仅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声音,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诚信、友善等传统美德传递了出去。”学校主管德育的副校长汤灵表示。

“要想更为圆满地达成‘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这一育人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应首当其冲。”学校党委书记文孟飞谈道。为此,长沙财经学校沿着让学生“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中塑造心灵的静好、在传统美德的熏陶中彰显行为的文明”的教育路径,精心布局,全力构建具有财经特色的活动德育体系、教学管理运行体系以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而铸就了具有财经类专业独特风格的“德为先、学无涯、商有道”育人文化。学校每年都会定时开展职业教育周系列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宿舍节”“体育节”以及专业技能达标与技能比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这些活动的滋养下,“礼貌、自信、出彩”已然成为财经学子身上熠熠生辉的闪亮标签。

2024年暑期,在广袤的天地之间,一面校旗在海拔6178米的昆仑东段最高峰玉珠峰上飘扬,那是长沙财经学校的荣耀象征。而让这面校旗如此壮丽飞扬的朱浩宇同学,也正是学校培养成果的生动写照以及小小的缩影。近两年,学生参加各类德育类活动获全国一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市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66个、二等奖89个、三等奖103个。冠军3项、亚军2项、季军7项。

技能筑梦:学校品质发展的实力彰显

第七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长沙财经学校组队参赛的项目“湘约”荣获全国一等奖,这是长沙财经学校第四次获得该项赛事国赛一等奖。

中职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实践技能。在长沙财经学校,有一项独具匠心的服务,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给予,而是为每一位教师铺设了一条成长的康庄大道。在这里,教师们通过参与各项比赛,开启对所授课程的深度探索,不断拓展知识边界,一次次迈向新的高度。

“学校的发展依靠教师,前浪需要乘风破浪,后浪则需奋起直追。我们依照需求实施分层培训,培育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班主任、青年教师,实现了教师培训的科学化、规范化。”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邹远奎介绍,近两年,该校2项成果获得教育部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优秀参赛团队1个,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优秀指导团队1个。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国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21项、二等奖14项。

“比赛过程也是一个深度反思的过程。我们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会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通过与其他参赛教师的对比,也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这种反思不仅有助于教师提升当前的教学水平,还能成为我们建班育人能力提升的重要引擎。”首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杜永微表示。

老师们的努力突破于学生们来说无疑是温润无声的,就如涓涓细流,将这份流淌的“工匠精神”慢慢的浸润了学生们的内心,他们开始学着老师们的模样,努力奔跑。

2023年11月,该校学生杨欣雨同学站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短视频制作赛项的领奖台上,手捧全国第一名的证书,骄傲地说道:“是我的财经成就了今天的我。”

近两年,学生参加技能比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4个;省级一等奖39个,二等奖29个,三等奖34个;市级一等奖83个,二等奖16个,三等奖6个。

“我们所希望的,不是为学生传授一项谋生技能,而是为其带来美好生活,美好向往的可能。而在比赛中培养的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是提升个人精神追求、完善个人职业素养、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道德指引,更是一所中职学校品质发展之路上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校长伍卓林表示。

创新驱动:学校品质发展的活力引擎

每年3月,财经学校创新创业推进月系列活动都会如期举行:创业讲座、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点子征集、创业设计大赛、跳蚤市场体验活动、创业孵化项目体验观摩、创业沙龙等活动次第开展,学生们在这里,敢想敢为,热闹非凡。

一所中职学校,为何要擦亮“双创”名片?党委书记文孟飞表示,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需要我们的学生会更早的接触社会,鼓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创新思维不仅在专业学习中有重要作用,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奠定基础”。

近年来,长沙财经学校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把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为学校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人才培养和特色发展的战略,构建中职学校“双渗透六联动”双创育人模式。

央媒采访团聚焦长沙财经学校。

历经10年,长沙财经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开辟出一条广阔的道路,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长沙财经模式”。学校双创教育覆盖率达100%,创业率达3.1%,成功孵化了《塞夫魔箱》等28个创业项目,涌现出齐露、张晓宸等创业典型。患有先天性自闭症的学生张宇坚,通过双创教育,蜕变为成功创业的阳光男孩,在第六届全国残疾人技能大赛中获得“锐意拼搏奖”。创业规划大赛省一等奖获得者陈佳倩被评为全国“最美中职生”。《人人皆可出彩——中职学校“双渗透六联动”双创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获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双轨并行:学校品质发展的多元路径

每年夏天,在长沙财经学校荷花池校区的校园内都会准时上演一场服装大秀。在这里展出的服装精美绝伦,从设计的灵感到裁剪的精准度,从面料的精心挑选到色彩的巧妙搭配,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该校服装工艺与设计专业组全体师生对时尚的独特理解和精湛技艺。

2024届毕业生邓晗晨回忆起当时参加大秀的情景,感慨万千:“那时,当我看到大家对我们的作品表现出由衷的喜爱,我一度以为那就是我的高光时刻。然而,当我顺利考入梦想中的湖南师范大学后,我才真切地领悟到,人生的巅峰原来在此刻。”

在最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表示调整中职定位,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

学校就业和升学两手抓,是不是就业就主抓技能,升学主抓文化呢?关于这个问题,有着多年教学管理经验的学校校长伍卓林有一针见血地分析:“中职学生文化成绩较弱,这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本科院校愿意将招生政策向中职学校倾斜,是要满足人才培养多样性的需求,如果中职学校也一味抓文化,不重技能,那他们干嘛不直接选择文化基础更扎实的普通高中?”

2020年,在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招收对口升学本科会计班上,出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一个班级共有45名学生,而其中42名却互道“老同学”,探其原因是他们全部来自于长沙财经学校。此现象也被湖南财政经济学校领导称之为“奇迹”。

据了解,学校每年约450名学生选择参加全省对口高考,升入大学本科(一本、二本)的学生约占考生的60%,升入专科的学生约占考生的40%。除此之外,学校另一部分有学习提升需求的学生学校则采取“升学与就业教育”并举,并按照“单招”的要求,重点提升知识和技能,让他们经过“单招”进入高职继续深造成才。

“技术技能筑牢强国基石,不论是升学还是就业,职业教育都能成就出彩人生。这是我们办职业教育应该遵循的一条宗旨。”说起学生的出路,伍卓林有自信,更有期待。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是首批湖南省卓越职业学校、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入选“湖南省楚怡优质中职学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A档。获评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强校、学生管理强校、实习管理强校、文化建设强校等。

历经四十余载的持续发展,长沙财经学校始终将努力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视为己任。它勇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 “先锋者”,依次经历了破茧之变、展翼之途、振翅之时、翱翔之旅,再到高飞之境。在这漫长的历程中,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5万多名财经技能人才,成功塑造了 “高文化素质 + 高技术技能” 的人才培养崭新模式,同时也开拓出独属于财经人自己的“品质”大道。

来源:红网

作者:贺卫玲 徐晨瑀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nograb/646854/65/1437866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