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县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站将于年底建设完成

长沙县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站项目位于安沙镇G107以东、长沙县光荣院以南,目前正全力以赴开展项目施工建设。刘思源 摄

红网时刻新闻9月4日讯(通讯员 刘思源 刘乐珊 成资文 李卓)连日来,在长沙县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站施工现场,数十名参建人员正戴着安全帽在工地上忙碌着,持续奋战高温,加班加点抢工期,全力以赴开展项目施工建设。

该项目位于长沙县安沙镇G107以东、长沙县光荣院以南,总投资约900万元,总建筑面积2166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服务楼、成年人救助站、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等主体建筑和垃圾站,以及景观绿化、健身场地、广场、道路等相关附属配套设施。

“项目在8月中旬开工建设。当前,综合服务楼、成年人救助站、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以及垃圾站的桩基施工与检测已经完成,计划在11月中旬完成上述三栋建筑及垃圾站主体结构,将于12月底项目整体竣工。”长沙县重点建设项目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原县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站于2003年建设,总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设计床位29张,基础设施较为老旧。为了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水平以及满足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等提供临时监护照料等基本民生功能,长沙县民政局决定启动该项目。

项目建成后,可以提供81张床位,能对县区范围临时遇困人员、未成年人等生活无着人员提供救助,新救助站在生活保障、安全保护、心理康复、法律援助等方面将得到提升,进一步提高县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站管理水平,包括但不限于提供食物、住宿、医疗救治、寻亲服务以及心理辅导等更专业、更精准、更温馨的救助服务,更有利于长沙县毗邻地区区域性救助中心发挥积极作用,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我们通过‘夏日送清凉’和‘寒冬送温暖’等专项行动,保障流浪在外人员基本生活权益。”长沙县无着人员救助站副站长刘庆玺介绍,救助站还加强与公安、城管、卫健等相关部门的衔接协调,并在线上与各镇街保持信息畅通,确保为受困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服务。

近年来,长沙县主动公开救助管理机构和托养机构联系方式和地址,引导鼓励企事业单位、志愿者、公益慈善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办好“开放日”活动,让更多人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救助管理工作,促使全社会共同关注流浪乞讨人员这一弱势群体。本项目的建成投用将让兜底保障更有温度。

来源:红网

作者:刘思源 刘乐珊 成资文 李卓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nograb/646843/96/1423631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