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星沙,上好学

春华镇中心小学老师曹冬妮带着学生一起阅读。李杰 摄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李杰 长沙报道

今年8月,在长沙市天心区工作的袁梓瑜,选择了在长沙县春华镇租房居住,目的是让儿子袁晟东在春华中学就读初一。而此前,袁晟东在天心区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就读,说到缘由,袁梓瑜的回答很简单:“春华中学环境优、管理好、老师用心,而且费用少。”

随着春华中学硬件设施不断升级和办学质量显著提升,今年秋季开学报到现场人气火爆,引发学生“回流潮”。“今年秋季学校实现学生回流51人,学生人数首次突破1200人。”校长龙胜介绍,三年来,春华中学学生回流近500人。

春华中学的现象只是长沙县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三年来,长沙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真金白银新建、改扩建学校,全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差距。三年来,全县共投入110.73亿元,新建及改扩建学校17所,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30110个。通过出台“三评价、三考核”评价体系、打造教育人才“洼地”、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基础教育品质融城等措施,让基础教育走上了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从“家门口有学上”到“家门口上好学”,越来越多的星沙老百姓感受到了“五好”教育的温度和品质。据统计,今秋有近3000名县外学生转入长沙县就读,其中,非长沙县户籍转入长沙县就读学生约2400人,相较往年增长4.5倍;长沙县户籍回长沙县就读学生约600余人,相较往年增长2.6倍。

外引内培

“五好”教育发展再升级

如何激活教育发展“一池春水”,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长沙县率先在全省全域推动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撤销原有18所中心学校。2023年9月27日,长沙县成立8大教育集团,分别为百熙教育集团、松雅教育集团、特立教育集团、圣和教育集团、临空教育集团、昌济教育集团、黄兴教育集团、田汉教育集团,明确8所优质学校为集团牵头学校,兼顾1至3个镇街的中小学校。

城乡抱团,团出活力。长沙县各教育集团基本形成城区中学与乡村中学、城区小学与乡村小学联动工作思路。特别对乡村学校管理、教师素养、教研教改、教育教学效果等层面与城区学校形成统一的评价模式,初步实现向弱化行政管理、强化业务管理的过渡。

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品质教育在家门口升级。三年来,长沙县本土学校加快成长,长沙县第一中学、长沙县实验中学在全省竞争力不断提升,成功实现品牌输出,并开办了长沙县第一中学圣和学校和长沙县实验中学中南学校。长沙市星沙职业中专学校教学质量稳居全省职业中专学校的第一方阵;长沙市自贸临空实验学校、湖南师大附中星沙实验学校、长沙市百熙实验中学、春华中学等初中学校特色鲜明;百熙、大同星沙、湘龙、松雅湖、盼盼、天华、黄龙等本土小学品牌全面发展;六艺天骄、松雅湖、湘龙等幼儿园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教育发展不仅要培养本土教育品牌,也要依靠“嫁接”,引进名校品牌,长沙县努力将这两者有机结合,实现教育发展争妍斗艳、百花齐放。

三年来,长沙县引进长郡中学、麓山国际、雅礼实验、市实验小学等优质教育品牌,进一步扩大星沙教育“朋友圈”。目前,全县已有25所学校(幼儿园)与省内19家优质品牌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了品牌办学覆盖城乡和全学段。

政策支持

打造教育人才“新高地”

为了引进人才,长沙县诚意十足。2022年,长沙县出台重磅政策——《长沙县教育人才引进培育实施办法(试行)》,计划利用五年引入名优校长10人、教师80人、高校毕业生225人;拟培育名优校长10人、名优教师100人。五年总财政投入最高预测达1.17亿元。

人才引进来,更要留得住。实施“凤栖星沙”和“人才金字塔”工程,注重引进质量和培育力度,逐渐形成头雁效应;开展“卓越计划”“精英计划”等培育机制,本土培育教育人才12人,聚成星沙教育之光。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三年来,长沙县引进名优校长、教师11人,其中2人入选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5人评为省级名校长,6人获评市级名校长。众雁奔赴星沙,提升“五好”教育发展质量。“优质选拔、强力锻造”,让星沙好校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头雁工程”带动引领,“校长论坛”共话育人,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校长队伍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班风正、学风浓、情谊深,是星沙校园里,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缔造这些美好的,正是不断涌现出的一批又一批好班主任。

三年来,长沙县全力激励、培养好班主任,努力实现“班风正、学风浓”,打造“五好”教育发展品牌。一年站稳讲台,三年形成风格,五年成为骨干,班主任梯队建设一步一脚印——通过专业培训、师徒结对、激励机制、评价体系、关注心理健康、推动专业发展等措施,构建高素质班主任队伍。三年来,评选县级 “十佳班主任”30名,近100人在省、市、县班主任(辅导员)风采大赛中获奖。

好老师花开全城。三年来,长沙县全力引进、成就好老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五好”教育发展队伍,累计招聘教师1160人,培训教师56332人次,现有特级教师12人、正高级教师15人、市级优秀教育人才30人、卓越教师334人,建成省市县名师工作室(站)38个。精品课部优课36堂,占比8.9%,排名全省县区第一。

如今,星沙校园,写满了师生的一颦一笑、幸福满足。“星沙对人才的培养和重视,给了我很好的干事创业平台。”刘良智是长沙县第一中学生物奥赛队主教练,作为2022年长沙县引进的名优教师,刘良智在星沙工作已有两年,梦想已经在这片教育热土“生根发芽”,拔节而长。

提升素养

实现好学生频频“出圈”

“每个人都是优秀的,只要找到自己身上的发光点,每个人都是璀璨的,接下来,我还要更加努力地突破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实现心中的梦想。”6月24日,在2024年湖南省未成年人“传承红色基因·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暨“新时代湖南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上,长沙县龙塘小学六年级学生邓阳杰上台接受“新时代湖南好少年”表彰时十分激动。

邓阳杰是一位“折翼的慢天使”,因为出生时脑部缺氧导致瘫痪,自出生起他一直不间断地在接受治疗,靠母亲背着上下学、24小时全天陪护,家庭靠父亲打工维系……但是他善于观察、热爱编程,多次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学生”。

在星沙,像邓阳杰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三年来,长沙县教育系统坚持“五育”并举、造就好学生,胸怀凌云之志,恪守“五好”教育发展初心。

三年来,获评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新时代好少年累计106人,获评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新时代好少年累计546人。学生在各级艺体科技竞赛中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4000人次,5名学子被顶尖高校录取,1名学子获得全国奥赛一等奖,2名学子获得省一等奖,3名学子取得全国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创新大赛奖励。县一中田径队参加2024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荣获团体第七名,高中乙组女子团体第一名。

“五好”教育,花开星沙。近年来,长沙县纵深推进“五好”教育工程,教育日益成为幸福长沙县的靓丽名片。先后获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县级优秀组织单位、湖南省唯一的“央馆虚拟实验”规模化应用试点区、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县级两项评价督导评估优秀等次、全市“基础教育精品课”征集遴选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等市级以上荣誉30多项,获评四区县市两项督导评估优秀单位,连续2年获评市教育局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单位,连续6年获评市教育局绩效考核一等奖。

来源:红网

作者:李杰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nograb/646843/91/1425214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