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张奕皓 长沙报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第四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进长沙市望城区桥驿镇优秀教师群体,走进黑麋峰山脚下,认识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的“新时代教育家”。
牢记总书记嘱托 上好新时代党课
陈潇潇老师是今年毕业的一名公费师范生,别看她年轻,获得的荣誉却一点也不少。国家奖学金、省级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在校期间,她是年级乃至学校里最闪耀的那个学生。毕业季,每个即将毕业的学生都面临着从校门跨入社会的选择,是什么让她如此坚定地选择回到家乡的讲台上,默默耕耘?2024年,陈潇潇作为学生代表,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陈潇潇深知一位好老师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来自雷锋故乡的她说:“现场听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坚定了回到家乡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
作为教育道路上的新手,她知道前方的路充满挑战,但她也坚信,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为他们的成长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只要怀揣着对教育的热情,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就能在教育的田野上播撒希望的种子,收获成长的果实。她是这样总结自己的目标的:“当好大先生,上好思政课,呵护望城‘雷小锋’们茁壮成长,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才。”
讲台之上是先生 课堂之外垂典范
罗坤今年已经41岁了,身为桥驿明德小学副校长的他,在讲台上、学校里辛勤培育“雷小锋”;在校门外,他也争做“活雷锋”,他不仅无偿献血多次,还是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2022年12月,一通来自长沙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出现在罗坤的手机里,电话那头告知罗坤,武汉有一位患者与其血型初配成功,询问罗老师是否愿意如同5年前所声明的那样,捐赠造血干细胞挽救患者生命。罗坤当即表示愿意捐赠造血干细胞挽救患者生命。在经过体检、配型等流程确定配型成功后,2月16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经过5天动员剂注射和5个多小时的分离机运转后,一袋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从罗坤身体中顺利采集出来。随后,这份带着爱与希望的“生命种子”被立即送往武汉一家医院,用于救助一名白血病患儿。他说:“有机会拯救一个生命,我很自豪!”。
罗坤将自己青春最美好的十年,奉献给了望城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山区学校。他的青年教师时代都在望城边远薄弱的学校度过,可以说把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山区教育。
走上讲台至今已经历二十四个春秋,罗坤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的工作态度诠释一名人民教师的教育情怀。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勇挑重担,默默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的自述朴实无华:“当老师就应该有一点奉献精神,为学生们做榜样……”
扎根一线结成果 桃李不言自成蹊
笔者在整理素材时,在互联网上发现了一个“沉底”已久的帖子:“谈谈对二中老师的记忆,不知道他们是否还在教书?”。“楼主”是2002年望城二中的毕业生,发帖的起因是向网友求助当年任教的老师们的联系方式,其中就有莫险峰老师。网友们没有提供出联系方式,但是却留下了满满的思念和感慨。“不知道她现在还在教书啵?”“多亏了那几位英语老师啊”……帖子的最后活跃时间,是2011年。如果这位网友回到母校,就会发现,他的“momo”老师一直从教在教学一线,迄今已经二十余年。从青葱少女,到不惑之年。
增长的不仅仅是年岁,更是教学经验,是长长的荣誉和称号清单,是天南海北的桃李,是目睹并参与了望城教育的发展。
莫险峰多次担任学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指导老师,为望城二中培养高中英语教学的骨干力量,深受全校师生好评。先后获得湖南省高考阅卷“先进工作者”,长沙市“优秀骨干教师”等称号……
在一次演讲中,不爱出风头的莫老师说,她喜欢momo老师这个外号,因为从教路上,少不了“默默”前行。莫险峰透露,总会有已经毕业的学生给她发来短信,表达关爱。笔者希望,其中也有那位发帖的网友吧。
蓝图绘就,未来可期。
时间不会忘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矢志不渝,历史正在记录教育强国建设的铿锵步伐。
风好扬帆,奋楫争先。
桥驿镇将始终坚持以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方向,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措并举,让教育的绚烂之花在桥驿这片沃土上竞相绽放。新时代桥驿教育人,定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来源:红网
作者:张奕皓
编辑:韩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