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奇德手端刚做好的馅饼。
红网时刻新闻8月1日讯(通讯员 邬振 彭铁柱 李亚平)“额度高利息低速度快服务好,全程线上办理,不到一个小时贷款到账,感谢政府利民惠民的好政策,家门口值得信赖的好银行!”7月31日,走进长沙县金井镇金井社区的长沙金玖农副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奇德和妻子黄晓凤两人正手拿刚制作完的小花片,仔细检查产品质量。
助力乡村产业人才念好“致富经”、帮助受灾企业迅速恢复重建……7月以来,长沙县农业农村局和星沙农商银行联合推出了“乡村振兴·产业人才贷”,紧密对接全县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工匠、现代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全方位支持乡村振兴人才金融需求,让“人才”这一“无形称号”变成“有形资产”,为乡村振兴领域的经营人才、技术人才提供金融保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
据了解,星沙农商银行前期已针对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产业人才进行批量预授信。其中,乡村工匠、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产业领军人才根据等级最高授信5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满足贷款贴息政策的农业产业人才,还可以向县农业农村局申请50%的贷款贴息。
解决企业“融资难”
带动乡村产业人才振兴
微风和煦,阳光明媚,三伏天的日头从东边一路爬到了厂房正上方,浓郁的糕点香味扑面而来。
“我是土生土长的金井人,从小就好吃,尤其喜欢糕点,小的时候别的孩子玩泥巴,我就玩面团。”张奇德介绍,自己从17岁开始,就跟着老师傅学习传统糕点制作手艺,至今已有36年从业经历。
“老手艺也需要融入新时代,在口感上要贴合年轻一代的喜好,在研发上更要加大力度。”张奇德介绍,近年来,企业投入超过了700万元,在新建厂房、车间与产品研发上持续发力。“在乡村,像我们这样的企业普遍存在抵押物不足导致‘融资难’等问题,多亏有政府政策扶持,银行资金保障,企业才得以迅速发展,这次更是仅凭‘产业人才’荣誉就贷到了一笔40万元的信用贷款。”
这是长沙县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机构正向激励和杠杆撬动作用,在更大范围、以更多方式带动乡村产业人才振兴的一个样本。截至目前,全县面向“乡村振兴·产业人才贷”的首批发放户已达175户,金额达5200万元,预计三季度内将发放300户左右,金额超9000万元。
争当灾后重建“排头兵”
助力企业迅速恢复生产
“真没想到银行能这么快放款,30万元的低息信用贷款,一个小时内就到账,有了这笔钱,我就能迅速恢复生产。”家住高桥镇高桥锦绣社区的陈艳军激动地说。
陈艳军是长沙县合兴桥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近年来,企业一直专注于新型农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如今总算是熬到了量产的关键时刻,可前段时间的大雨泄洪导致农田受灾严重,加上所需原材料一下单就得全款付清,资金压力顿时倍增。
星沙农商银行高桥支行在了解到陈艳军的急切需求后,第一时间开辟了“绿色通道”,为其办理“乡村振兴·产业人才贷”。“如果按以往流程,需要两到三天时间,这次通过产业人才贷在线上办理,不需要第三方担保,也无需任何抵押物。”银行客户经理介绍,从审批到放款,仅仅用了一个小时。
发生汛情以来,星沙农商银行立即开通了贷款审批绿色通道,简化贷款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受灾地区经营主体缓解压力。据统计,星沙农商银行累计为受灾主体发放纾困贷款4000余万元。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加快建设农业强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信贷资金投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长沙县将通过织密“金融帮扶一张网”,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从多方面发力,把便利的金融服务送到乡村,共同书写重建家园、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邬振 彭铁柱 李亚平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