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太阳炙烤,吴小荣手握滚烫方向盘,坚持把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谭晓波 摄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谭晓波 欧晴 长沙报道
近日,长沙县节节攀升的高温天气让市民领略到了夏日的似火“热情”,而凉爽舒适的公交车厢受到了乘客的热烈追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公交出行。到星沙公交东升路首末站和保养场现场,一起看长沙县公交人迎着高温酷暑的默默坚守。
手握滚烫方向盘
一天来回跑四趟
凌晨5时40分,当大多数人还沉睡在梦乡时,星沙公交X213路公交车司机吴小荣已经早早来到东升路首末站开始一天的工作。
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吴小荣在发车前都会对车辆进行细致检查,看看高温天气下轮胎气压是否正常、逃生窗和车门是否能打开……熟练做完这一系列工作,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又走上车去,打开车门通风,开启空调,驾驶车辆缓缓驶出。
“现在气温高,站台等车很热,一到车里吹了凉风,乘客很容易中暑。”吴小荣不仅贴心地为乘客准备了消暑药品,在行车途中也总是时刻观察着车厢内外动态,时刻关注乘客有没有出现不舒服状况。到站后,他细心地检查车辆,确保没有乘客遗留的物品。
吴小荣所驾驶的X213线路从东升路首末站前往长沙市汽车西站,来回120分钟左右,他每天要来回跑四趟。根据排班安排,每天大约早晨6时发车,晚6时返程。
每天上午11时到下午16时,是一天中最“煎熬”的时候。中午休息近一小时,吴小荣需要在下午2时准点出发,他手拿水壶,快速从东升路首末站站房走出,顶着白晃晃的烈日一路小跑到车上。此时,温度计显示公交车内的温度已有40℃以上,他系好晒得发烫的安全带,握住滚烫的方向盘,发动公交车再次出发。
对于吴小荣而言,即使开着空调,驾驶员室区域仍是一场“烤”验。他端正地坐在驾驶舱内,炙热的阳光从挡风玻璃和左侧窗户照进来,不一会儿手臂就有火辣辣的刺痛感,额头上渗出黄豆般大小的汗珠,但他丝毫不敢大意,紧握盘注视前方,把乘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
说起自己抗高温的“秘诀”,吴小荣只说一个字:“忍”。他说,一个夏天下来,往往手臂不仅晒得黝黑,严重时还会脱皮,除了坚持还是坚持。“作为公交司机,热点累点不算什么,乘客舒适和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和鼓舞。”
躺40℃地面上维修
不放过任何隐患
正午时分,火辣辣的太阳烤得地面滚烫,星沙公交养护场修理车间内闷热得让人直流汗。满身油污的底盘维修组组长陈如秋蹲在深邃狭窄的水泥地沟内,对一辆公交车底盘进行细致入微的二保“体检治病”。
他用手触摸每一个部件,检修车辆的底盘制动片磨损、自动润滑油液余量等情况。高温天气加上刚停下的公交车发动机、电池以及其他部件散发的热量,让他宛如站在“蒸笼里”,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滴落,瞬间被融化蒸发,工作服也很快湿了一大片……
高温下的维修工作虽然辛苦,但对陈如秋和同事来说,却早就习以为常。从发动机、电池的“心脏”维护,到轮胎的精准定位,从电气系统的复杂排查,到车辆制动的精细检查,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我们多一分细心,乘客就多一份安心。”
“高温天气下公交车辆也容易‘中暑’,出现散热不畅、水温高、空调不制冷等故障,一些故障甚至会让公交车直接‘罢工’。”陈如秋告诉记者,他和同事平均下来每天都要对近20辆公交车开展保养和维修作业。
相比在车间维修,上门作业对陈如秋和同事而言,是一场更大的“烤”验。为了保障高温天气下车辆安全运行,陈如秋和同事要对北山、开慧等六个偏远乡镇站点,进行每月两次的一保作业。为了不影响公交正常运行,他们只能抢抓驾驶员吃饭、午休的时间。正午时分,地面温度近40℃,对车辆底盘进行检查时,陈如秋只垫了一张纸板,就躺了上去,开始迅速而精准的排查,上蒸下烤模式下,蓝色的工作服在汗水反复浸湿下,露出一层层盐霜。
下午2时,已经连续作业两小时的陈如秋终于完成了一辆车的检修,他匆匆擦去脸上的汗水,调整呼吸,又立刻投入到下一场“战役”中。他的背影,在昏暗的地沟里显得格外坚毅,那是公交人对职责的坚守,对安全的承诺。
来源:红网
作者:谭晓波 欧晴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