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傍晚的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没有白天的烈日当空,当太阳慢慢落入远处时,整个天空和湖面都会被渲染得金灿灿的,真有几分沿海城市的错觉。 彭永礼 摄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彭永礼 长沙报道
“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行程满满、收获多多。”这是当下不少人出游的共同体验。
8月正值旅游旺季,再热的天气也无法阻挡人们出游的脚步。夜间骑行、露天电影、文艺汇演、畅享美食……在“白天太热只想晚上出门”这件事上,长沙县深化拓宽“夜模式”,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清凉欢乐的夜间活动,用多种方式为市民开启“Night Walk”(夜间漫步)新模式,打造星沙清凉时光。
释放“多巴胺”的夜
“晚上把小孩放在游泳馆学游泳,我就和朋友在旁边羽毛球馆打球,结束后再一起回家,每次心情都感觉特别好!”家住松雅湖湿地公园附近的叶女士表示,运动已经成为了一家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提升身体素质,更改变了生活方式和心态。
脱离忙碌的生活节奏,晚上挥汗如雨地运动锻炼也是大多数星沙人的解压方式。走进乐运魔方体育MALL,这里包含卡丁车、篮球、恒温游泳、羽毛球、滚轴溜冰、攀岩、室内滑雪训练等30余种体育娱乐项目。尽管天气炎热,到处可见热火朝天的运动身影。
在星沙,释放“多巴胺”的方式不止运动这一种,就如星沙没有海,但不妨碍大家打招呼时说一句:“走,傍晚去松雅湖‘海’边玩沙去!”
夏日傍晚的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没有白天的烈日当空,当太阳慢慢落入远处时,整个天空和湖面都会被渲染得金灿灿的,真有几分沿海城市的错觉。邀上三五好友,迎着夏日的晚风,沿着湖边走走停停,慢慢欣赏日落晚霞,便是一种极具“星沙浪漫”的生活方式。
漫步环道上,偶有骑行车队擦肩而过。“出来骑行不在乎终点,往往在路上就能收获最美的风景。”在星沙工作的小陈说,自己是今年5月份开始加入骑行的,每每在户外追逐着美景,风在耳边呼啸,所有的烦恼都能烟消云散。
充满“烟火气”的夜
在星沙夜游,自然不能错过其中纷纭多样的夜市美食。臭豆腐、糖油粑粑……繁华夜市中,色、香、味点亮着星沙的各个角落。
“好吃的炒饭炒粉哦!”“巨香巨进味的卤鸭货!”……行走在灰埠夜市,街巷间“活力”尽显,铁锅铁铲碰撞和滋滋冒油的串串不断刺激着过路人的听觉和味蕾。
“晚上吃烧烤、油炸怕发胖,好多客人来店里只为吃上一碗冰冰凉凉的清补凉。”在一家名叫“欢喜油炸铺”的复古小店里,正宗海南清补凉被“95后”店主小彭作为招牌主打。星沙氛围佳、成本低的创业环境,让他扎根至此连开了两家餐饮店。
伴随着烟火气在灰埠夜市自由生长,属地星沙街道常年组织党员志愿者、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夜市的管理和服务,进行环境清洁、治安管理、隐患排查、宣传引导等工作,提升夜市的服务质量。
乡村夜经济同样活力十足。近日,青山铺镇首届摊玩生活节文明实践周末市集在优米自然营地举行,设有汽车后备箱集市区、户外现场表演区、自助烧烤派对区、游戏互动区,前来“赶集”的居民络绎不绝,大家一边逛“市集”,一边“享”服务。
“这个非遗手工产品做得真精致!”在机耕道一侧,非遗手工、特色网红小吃、鲜花等商品琳琅满目,40多位摊主热情售卖,居民们逛得乐此不疲。游客们相聚于此,欣赏户外表演,就着烧烤,对饮小酌,给忙碌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快乐在这个夏夜无限蔓延。
可以“拉家常”的夜
盛夏傍晚,在开慧镇开慧村余家坳,舞台上灯火通明,“村民夜校”的学员们正在激情演出。腰鼓队的开场舞,点燃了现场热情;二胡班学员的红歌联奏,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为让村民看懂,我们编排节目时尽量口语化,通过拉家常的方式让群众喜闻乐见。”夜校活动发起者“长沙好人”缪曼聪说。
近年来,“村民夜校”通过开展歌舞、朗诵、二胡培训等形式,让红色文化、文明乡风活起来、火起来。余家坳“村民夜校”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既有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创新创业、法律法规等实用技能的培训,也有讲幸福文明家风故事、细说生活新变化等文化类活动。授课人员包括镇村干部、产业致富带头人、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他们通过生动地讲述和真实的案例将知识与经验传递给每一位村民。
如今,村容村貌好了,文化建设强了邻里间也加深了互动交流,大家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
夜幕低垂,万籁俱寂之时,金井镇金龙村文明实践站携手金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农家书屋的二楼点亮了一盏盏知识的明灯,村民们围坐一堂,手捧《弟子规》,一字一句,细细品味着古人的智慧与教诲。
在夜学课堂的星光下,点亮文明之光,共读经典,传承孝文化,这样的集体阅读活动每逢周五便会开展,为村民们搭建起一座通往传统文化与文明传承的桥梁,营造起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
可以拥抱浪漫,可以感受宁静,也可以肆意微醺。在星沙绚烂多彩的城市夜景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生活,随性且惬意,可能就是人们爱上星沙“Night Walk”的最好理由。
来源:红网
作者:彭永礼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