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汛”为令以数赋能 构筑防汛“数字屏障”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周妍 长沙报道

接入28万余路视频数据,涵盖3545个重要视频点位和365个场景预案,联通1600多个社区(村),所有点位均实现“喊得应、看得清、听得到”……连日来,持续的强降雨天气席卷长沙,长沙市数据局以“汛”为令、以数赋能,构筑起一道坚固的“数字屏障”,为市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监测预警“一张网”,精准洞察雨情汛情

在长沙,数字化转型已经深入防汛一线,编织出一张以数据为支撑的精密监测预警网络,推进防汛在“人防”+“物防”的基础上,向“智防”发力。

通过部署智能气象站、水位监测仪等高科技设备,结合卫星遥感与无人机巡查,长沙实现了对江河湖库、易涝点的全天候、多维度监测。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屏上,水文、气象、地理信息、城市管网、消防、水利等多维度防汛相关数据实时呈现雨情汛情,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群众安全转移赢得宝贵时间。

在此次防汛工作中,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有效预警浏阳市蕉溪乡高升村高升加油站滑坡险情等多起险情,及时监测异常点位25个,向全市91个乡镇318个村社区,共计21573个人发送提醒短信41522条,有效降低了地质灾害带来的风险。

城市内涝预警系统通过采集融合地理信息、城市官网、雨量雷达、气象雷达、卫星气象等多种数据,构建了气象精细网格分析模型、城市内涝数值预报预警模型(DRIVE-Urban),将预警单元精细化到街区级。在此次防汛实战中,该系统实时内涝预警信息平均命中率达68%以上,实现街区内提前1小时预警,达到城区“人车等雨”的目标。

“千里眼”“传声筒”助力高效会商研判、联动处置

汛情急切,及时高效的会商研判、联动处置十分关键。6月26日凌晨,为确保防汛应急指挥中心“耳聪目明”,长沙市数据局组织人员连夜排查水利、气象、城防等系统和视频监控的接入调通,确保“应接尽接、全域贯通”,打通监测预警、会商研判、风险管控、应急处置等全链条,为打赢防汛抗灾“主动仗”奠定坚实基础。

在此次防汛工作中,视频云平台、五级联动视频会议系统充当了暴雨中的“千里眼”和“传声筒”,实时传输着湘江河边、浏阳河边、内涝点等关键区域的画面,联通指挥中心和各级防汛调度指挥部的会商。目前,已接入28万余路视频数据,涵盖3545个重要视频点位和365个场景预案,联通1600多个社区(村),所有会场均实现“喊得应、看得清、听得到”,为防汛指挥部提供了清晰、准确的现场信息,助力及时、快速、高效做好汛期城区防汛调度和排水防涝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4月份,长沙市数据局就牵头相关部门启动了桥梁涵洞下穿积水风险智能化监测试点,依托城市摄像头、视频云平台、城市运管服平台等已有设备和系统,通过“摄像头+物理水尺+边缘算力盒子+水尺识别算法”方式对长沙大道辅道新华都万家城涵洞等积水点位开展24小时不间断监测,并实现了事件从发现、预警,到分拨、处置、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当发现积水风险后能即时推送事件至住建、交警以及辖区城防办进行处置,为有效应对长沙汛期内涝风险提供了智能化支撑。

“在这场防汛抗灾的战斗中,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在精准预警、高效调度、快速处置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沙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加强值班值守,持续发挥数据赋能、平台支撑的优势,为平安平稳度汛贡献数字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周妍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nograb/646840/62/1404749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