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找想促”在浏阳丨推行“一五二”工作法,推进“三长制”畅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彭逸远 浏阳报道

浏阳市永和镇全面深入推进“三长制”工作,深耕“永和微光”党建品牌,实现人、事、地、物、组织等全要素全域联结,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服务群众见行见效。

一个抓手,“选育管”强化基层队伍建设

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推动“三长”基层队伍建设。在选人上下功夫。构建“片—组—邻”组织架构体系,将全镇划分为67个片,291个组,按照就近、就亲、就熟,每名邻长联系服务5-15户群众的原则,择优推选出663名邻长,联系服务7637户群众,实现联户全覆盖。

在育人上下功夫。结合农村党员冬春训、“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屋场夜话等多个场景,每月组织邻长进行业务培训,明确职责任务,分享联系服务群众经验。2023年,全镇开展200余次邻长业务培训,全面提升了邻长队伍履职能力。

在管人上下功夫。抓实邻长管理制度,畅通邻长退出机制,建立健全动态补齐机制,每季度梳理一次邻长履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落实五个“需退出”,邻长退出后由组长和片长在睦邻里中按程序另选邻长。对表现优秀、问题化解率高、群众满意度高的邻长进行表彰奖励。自工作开展以来,表彰奖励优秀邻长97人,宣传推介邻长16人,以组织肯定和荣誉提升履职热情。

五项举措,“系统化”压实工作责任

一月一服务。在每月的邻里服务日,邻长进行一次公共服务,将政策法规宣传、微实事办理、产业服务、志愿便民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一季一走访。每季度邻长对联系户进行一次全覆盖走访,排查安全隐患、弘扬文明新风、共建美丽乡村、优化社会治理,充分发挥邻长收集民情民意的桥梁作用。

一季一恳谈。每季度组织各片邻长、村(居)民开展一次屋场“微光夜话”民情恳谈会,重点围绕区域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集体资产处置、矛盾隐患化解等开展民主议事,及时向上反映普遍性诉求和问题。

一季一分析。每季度对邻长收集的问题诉求进行一次总体分析,分层分级解决,村级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由镇党委统筹调度处理。

一季一点评。每季度由镇党委对上季度“三长制”工作进行一次总结点评,并对优秀邻长进行表彰。2023年度,永和镇联村领导干部带领“三长”对全镇7637户村民进行全覆盖走访4轮,举办屋场“微光夜话”民情恳谈会234场,收集解决各类问题986个,交办领办重难点问题23项,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服务群众见行见效。

两条主线,“全闭环”提升工作实效

统筹好线上收集反馈、线下精准服务两条主线,深度提振邻长履行“五员”职责实效。线上收集反馈。建立“片—组—邻”三级微信群,通过电话、短信、信息便捷化联系群众,高效处理反馈。完善“三长制”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发现—反映—处理—交办—反馈”的诉求分级处理机制,实现就近、就快、就实解决群众诉求,2023年以来,已通过平台收集、解决诉求475条。

线下精准服务。以“屋场夜话+日常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收集社情民意,了解所联系服务村(居)民的矛盾隐患、问题诉求,做到心里有数、行之有方。截至目前,邻长参与矛盾调解167次,矛盾化解率达98%,辖区内12345政务热线解决率提高7%,满意率达99%。同时,镇党委赋予每名邻长400元的为民办实事工作经费,遇到急难愁盼问题,邻长以片或组为单位,联合使用经费申报“微光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集中力量解决问题。2023年,通过“微光工程”解决32个急难愁盼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全闭环响应服务,实现了微事不出邻、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

来源:红网

作者:彭逸远

编辑:余惠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nograb/646756/66/1338043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