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2月21日讯(通讯员 刘迪曦)“咚咚咚……”近日,走进浏阳市永安镇大安村,只见机器轰鸣、一派火热的繁忙景象,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水管网铺设作业,开挖基槽,铺设管道,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着。“按照这个进度,明年上半年村里就可以喝上优质的自来水了。”施工人员边铺设水管边说。
地形以丘陵为主的大安村位于永安镇的西北端,由于地势整体偏高,地表水资源非常缺乏,是永安镇目前唯一还未全通自来水的村庄。“吃水靠天,天气一干,井里就会断水,而且井水水质不太稳定。”大安村党总支书记龙祖德谈到用水困难时连连摇头,“前两年因为地下水位下降和连年天气干旱等原因,村里近70%的村民生活用水都十分困难,还是多亏永安镇家具行业商会救援队给乡亲们一车一车运水来才勉强解决需求,但是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
农家院里的水龙头,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水通则心通,心通则民安。通过充分调研,永安镇党委了解到与大安村相邻的督正村长沙唯上职业学校新校区项目即将投入使用,水务公司为解决唯尚学校用水问题,正将园区主供水管延伸到开元路,具备供水能力。“我们为何不乘着这股‘东风’,一并解决大安村剩余940户的通水问题呢?”永安镇随即向上反馈,并争取到了上级部门的重视与回应。经镇村相关部门与水务公司多次对接讨论后,最终拟定从开元大道主水管分流新的管道接进大安村,从而彻底解决用水困难问题。
解决方案有了,资金问题同样也是个“拦路虎”。大安村的地形复杂,工程难度较大,预算自然不低,如何让村民承担的资金压力最小化,是永安镇党委所要回答的“下半张考卷”。
“积极向上级部门报批,争取项目资金,千方百计解决村民关心的饮水问题,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的关键。”永安镇重点项目办负责人说道。
“用水户按相关农村自来水安装入户政策的规定,缴纳费用1600元每户……”在大安村的政策宣讲会上,工作人员所讲解的费用明细,引发了会场村民的热烈讨论。“经过多方协调和争取,除开村民缴纳的费用和额外为每户申领到的240元补贴外,剩下的大头资金,都由政府和水务公司进行兜底,不给村民增添多余的负担。”永安镇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奔着问题去,才能向着难处攻,带着成果回。今年以来,永安镇党委深入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9月份以来依托运用“信息指挥调度室”,健全“一线研判、集中派单、限时解决”工作机制,共组织开展“乡村治理直通车”工作15期,走访群众近5万人次,收集办理群众诉求116件,紧扣需求解决涉及群众医疗保障、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民生实事265件,切实让调研过程转化为服务基层的过程。
通达的是清水,滋润的是人心。如今的大安村,村民时不时地会来管道施工处张望,期盼着通水的那天早日到来。“走找想促”的深入开展,让大安村期盼的涓涓活水即将成为现实,也让永安镇的民生福祉得到了滋润增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了一抹清澈的光彩。
来源:红网
作者:刘迪曦
编辑:贺纯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