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场双赢的“赌约”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姚宇超 长沙报道

多年后,即使已经从别人眼中“收破烂的”变成了身家百亿的“电池回收大王”,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长东依然记得2007年的一天。

那天,中南大学教授李新海和湖南长沙宁乡高新区招商人员,不远千里奔赴佛山南海,只是为了和他打一个“赌”。

1992年,20岁的李长东背上简陋的行囊,从河南老家来到广东打工。搬过砖、挑过灰,摸爬滚打多年后,李长东进到一家电池厂工作。

进入21世纪,电池产业蓬勃发展。在消费需求的拉动下,锂电池成为最受瞩目的行业之一,出货量快速增长,但生产过程中的边角料和残次品的环保处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要知道,仅是一块20克的手机电池,就能污染1平方公里土地长达50年。

“为什么不成立一家企业,把这些废料回收再利用呢?”有着丰富电池行业经验的李长东,由此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他找14个人凑了50万元,于2005年创办广州邦普,专注废旧锂电池回收。

当时,整个南海有近2万家从事回收的企业。在别人眼里,李长东和其他“收破烂的”没什么两样。

成立初期,邦普循环回收的废电池,主要来自MP3、MP4、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发展势头不错。不过,此时的李长东没想到,邦普循环有一天会与新能源联系在一起。

1.jpg

曾经的农业大县宁乡,正脱胎换骨迈向工业强市。

同样没想到的,还有湖南长沙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宁乡。

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县域经济版图上,宁乡仍是一个农业大县,能拿出手的工业寥寥无几,最为外界熟知的,是“宁乡人会养猪”。和许多地方一样,宁乡在传统产业中徘徊踱步,寻找出路。

时代的疾风吹过,敏锐的人总能嗅到先机。

2003年,“电池大王”比亚迪高歌进军汽车行业,着手布局新能源汽车。而大洋彼岸的硅谷,一家名为特斯拉的公司悄然成立。一场巨大的新能源风暴正在酝酿。

就在同一年,宁乡也迎来了一位“贵客”:中南大学教授、国内锂离子电池研究行业专家李新海,带着他的团队和新材料项目,成立了宁乡第一家储能材料企业。

中南大学,被誉为中国新能源行业的“黄埔军校”,走出了众多“大佬”级人物。借助这棵“大树”的科研优势、资源优势,宁乡果断把储能材料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培育。

2007年,李新海教授再次递来“橄榄枝”,为宁乡引荐了广东佛山一家做废旧锂电池回收的小企业。而它,就是邦普循环。

看不见的地方,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作为当年远赴佛山招商的工作人员,现任宁乡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颖记忆犹新:“2007年,邦普刚成立两年,全部家当只有三个‘3’:30个人,30亩地,3000万元产值。”

虽然体量不大,但宁乡觉得“捡到了宝”:“一是看好这个行业,邦普从事的是绿色循环经济,很有前景;二是看好李长东这个人,他身上有一股敢拼敢闯的韧劲儿。”

李长东确实很有“野心”,开口就提出了200亩用地要求,并拍着胸脯承诺:“项目投产后,亩均税收翻番”。口袋里并不富裕的宁乡,毫不犹豫答应了。

很快,湖南邦普成为宁乡高新区引进的第一家规模储能材料企业。对这根产业“独苗”,宁乡可以说是事无巨细、有求必应。

1.jpg

湖南邦普是宁乡高新区引进的第一家规模储能材料企业。

有时候,无论是对地方还是对企业,招商引资都不亚于一场“豪赌”。赌一份眼光,赌一个产业。事实证明,宁乡“赌”对了。

湖南邦普落地后,规模迅速壮大,第二年就建成全国最大的废旧电池循环基地,其自主研发的多项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而当新能源汽车的“大风”如约而至,从2011年就开始布局动力电池回收的邦普,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净资产5年间翻了10倍,净利润翻了21倍。

有意思的是,这期间,邦普的老东家——佛山的招商团队曾来到宁乡,看到如此猛烈的发展势头,无不遗憾地说:“这么好的项目,竟然被中部地区一个欠发达的小县城抢走了,我们应该反思。”

如今,湖南邦普已在宁乡投产7期项目,占地面积1118亩,2022年产值达143亿元,是长沙的19个百亿级企业之一。

当下,储能产业赛道的竞争愈发白热化,各地纷纷“带资入局”。在一个个锚定“储能之都”的城市中,既没有丰富矿产资源、也没有低廉电价优势的长沙,却“逆袭”众多强手,成为赛道领跑者。

早在2003年,长沙就开始布局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将其列入“1+2+N”产业集群体系进行重点培育,湖南杉杉、湖南邦普、湖南瑞翔、中科星城等一批储能材料公司相继成立。数十年如一日的的精心布局和耐心引培,长沙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蓄力无声,只等风来。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和不断深化,储能材料产业迎来了政策叠加、市场巨大的发展窗口期。

长沙,御风而起。

1.jpg

长沙弗迪电池锂离子电池智能生产车间。

2022年,长沙市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0亿元,被赛迪顾问列为“新型储能十大城市”之首。截至目前,全市共拥有行业企业150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规上企业近80家。

以宁乡高新区为核心,长沙形成了“前驱体—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匣钵—电芯、电池包封装与制造—分布式储能—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闭合链条,是国内产业链条最完备的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聚区之一,产业规模与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前列。

人们常说,一个产业可以决定一个城市的命运。而一个城市的能力和态度,也决定着产业是否能在这片土地上发展壮大。

事实证明,那场曾经的“赌约”,早已实现了“双赢”,并将在未来,继续赢下去。

来源:红网

作者:姚宇超

编辑:韩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nograb/646756/62/1339916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