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赵佳慧 徐凌波 长沙报道
初春时节,行走在长沙县㮾梨街道,阡陌纵横,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迎面而来的是清新舒畅的空气,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幸福的笑脸洋溢在每一个市民脸上。
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幸福㮾梨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磁浮穿㮾梨而过,目光所及之处一片绿意盎然。
“一桌家宴”情暖邻里
走进㮾梨街道的花园村,大红色的喜庆气球,香甜美味的生日蛋糕,热气腾腾的现炒“家宴”,笑意盈盈的爹爹娭毑们,定格出一幅幸福乡村图景。
近年来,花园村广泛组织村委、辖区爱心企业、餐馆开展集体生日宴、节日慰问、温暖餐桌等系列暖心行动,用更实在、更接地气的方式让辖区老年群体感受来自组织和社会的关爱。
花园村的“一桌家宴”现场,村上居民、志愿者们欢聚一堂。
在高峰社区、红树坡社区,这样温馨的场景也在同步上演。每逢端午、重阳、中秋佳节,社区便会组织居民、物业、商户共同开展“家门口的长桌宴”活动,各自带着拿手好菜,共同举杯欢度佳节。大家诉说生活点滴,欢笑声、碰杯声、祝福声融在一起,洋溢着浓浓的和谐气氛。居民、物业、社区三方之间的壁垒也被一场场温情满满的邻里家宴打破,不仅增进了社区各方之间的情谊,倾听群众的诉求与心声,也有助于社区团结、互助、文明和谐的发展。
此外,㮾梨街道各村(社区)近年来也在连续开展集体升学宴,用“走心仪式”代替“酒席喧嚣”,用“共同见证”代替“迎来送往”。喜事简办、节俭养德、文明理事……在㮾梨街道蔚然成风。
“一份公约”彰显新风
迎着和煦的春风,走进㮾梨街道陶公庙社区,一面村规民约映入眼帘。在一份公约的引导下,社区邻里和睦、其乐融融,街道里清新雅致、窗明几净……
立在大家心里的居民公约,将文明新风吹向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将居民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凝聚在一起,形成了“文明从我做起,我与文明同行”的浓厚氛围。
红树坡社区志愿者向商户发放清明节文明祭扫公约。
据了解,近年来㮾梨街道各村(社区)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为抓手,通过抓宣传、抓组织、抓活动等系列措施推进移风易俗。各村(社区)根据各自辖区实际情况,经居民大会反复讨论,为“公约”换上“新装”:倡导居民举办家宴“化繁为简”、控制规模;不能再搭建违章建筑;一楼的住户要做好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整洁;倡导居民讲文明、树新风等。
同时,街道以网格化管理为支点,依托“网格长+村民组长+志愿者”三级联动机制,利用宣传资料、小喇叭、横幅、宣传橱窗等形式,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文明出行、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等社会面常态化宣传,深化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
家门口美不美,不仅要用环境说话,更要以文明来衡量。如今,生活在㮾梨,居民设施换上了“新装”,居民公约换了“新颜”,社区居民的精气神也换了“新貌”。
“一个品牌”涵养精神
“很荣幸能请大家跟随我的讲述,穿越时空隧道,‘乘坐’祖国的军舰,一同回忆海军的强军故事,感受海军的浪漫与强大。”在㮾梨街道星理话·“㮾”读者宣讲活动现场,作为街道军转干部的禹威,正分享着他的军旅故事。
这样的分享场景,在㮾梨街道每个月都会上演。
近年来,㮾梨街道积极打造“㮾”读者文明实践品牌,灌溉精神文明力量。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组建“㮾”读者宣讲团,广泛开展“讲理论 诵经典 学精神”系列实践活动;全力打造“㮾”读者全民阅读品牌,分干部、党员、工人、学生等不同的人群,在公园广场、写字楼、厂房车间、操场教室等不同场所,读理论、读党史、读经典、读法规,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各行各业挖掘㮾梨历史人文纪录,策划制作《㮾梨的由来》《流星飞过》《㮾梨文脉》等多部极具㮾梨文化气息的红色故事、好人故事、创业故事、历史故事,发展培育专业化、常态化、本地化的“㮾”读者宣讲团队伍走进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宣讲巡演,以文化浸润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走深走实。
“㮾”读者活动,吸引众多居民朋友参加。
“我们希望通过多种宣传形式,鼓励新、老㮾梨人为㮾梨代言、讲好㮾梨故事,扩大‘㮾’读者影响力和辐射面。”㮾梨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㮾”字作为街道的专属地名,“㮾”读者品牌能够引发新、老㮾梨人的集体共鸣,大家自发分享㮾梨的发展变化、分享身边凡人善举等,给“㮾”读者赋予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也逐步形成一张对外推介的“形象名片”。
“一场庙会”传承千年
陶公庙坐落在㮾梨街道,始建于梁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陶公庙会,更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㮾梨街上不种田,两个生期(即两次庙会)吃一年。”这首流传至今的打油诗,描述的便是陶公庙会的盛况。2025年正月十三的陶公庙会,更是有10万余人在这里沉浸式体验㮾梨的“非遗”年味。
陶公庙会活动现场。
据了解,㮾梨街道以庙会为契机,通过非遗项目展演、非遗互动体验等系列活动,为居民游客提供一场场沉浸式非遗盛宴,不断注入文化气息。
现场,沉寂30多年的省级文物古戏楼精彩“开唱”,唤醒㮾梨人民记忆深处的小镇幸福年味,吸引一批“国际粉”阵阵叫好。此外,庙会还结合乙巳蛇年,开启“白蛇传NPC”现场巡游,市民游客通过与非遗传承人、非遗项目面对面交流,走近非遗、体验非遗、爱上非遗,成为非遗的参与者、见证者、推广者,助力湖湘非遗传承发展。
“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㮾梨街道正不断开拓创新,在乡风文明的调色盘上渲染出更靓丽的色彩。
来源:红网
作者:赵佳慧 徐凌波
编辑:韩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