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谭忠欣 长沙报道
“过去很多年,我一直是一名处于配送灰色地带的‘黄牛’;如今,我与一家配送企业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成为了一名正式员工。”老叶在湖南湘江新区麓谷液化气配送站搬运气瓶时,向记者分享了他的故事。
这次身份的重大转变,不仅让他踏上了合法运营的道路,并且让他的工作更加稳定和有保障。
老叶的经历,正是长沙市瓶装液化气安全管理改革的一个缩影。
瓶装燃气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从2023年11月开始,长沙启动此项改革,全市瓶装燃气行业从“跑马圈地”向“并购整合”转变,迈向“一城一企”的集约化发展模式。
一年多来,改革让“气”更顺了:用户感受到送来的气,量更足了,价格更实惠了;配送员工待遇更有保障,有了五险一金,心气更足了;燃企老板变身股东,投资更有底气了;全市瓶装液化气供气增加近两成。
更重要的是,燃气安全实现“零事故”,并通过全链条管理体系,让瓶装燃气的安全性大幅提升,呵护了网红长沙的繁华与美好。
那么,这场各方都叫好的改革,是如何做到的?
【市场:从“一城多企”到“一城一企”】
改革从来不是浪漫主义的“锦上绣花”,而是现实主义的“破茧成蝶”。
瓶装燃气市场的“小而散”“无序竞争”,一直是安全监管的“老大难”问题。
长沙市城管局燃气热力管理处负责人曹家贵介绍,长沙原有瓶装液化气企业22家,其中主城区及长沙县运营企业10家,从业人员1200余人,瓶装供应站605个。
瓶装液化气居民用户有50余万户,工商用户有3.8万多户,液化气年供应量约7万吨,日销量约200吨。
长沙瓶装燃气智慧管理平台可全流程追溯。
以前,燃气企业管理松散,存在无序竞争、以次充好、充装少量、违规充装、非法经营、“低价竞争”等情形,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行业“劣币驱逐良币”。
绝大多数Ⅲ类站点“小而散”,多为夫妻店、老乡店,暗地采用挂靠模式经营,在安全管理上信息失真、站点失管、安全失控,让用户和监管都面临极大的安全隐患。
改革有时候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
2023年11月,长沙启动全市瓶装液化气行业安全管理改革,探索建立全链条管理体系。
但改革刚启,暗流就涌动,阻力重重。瓶装液化气企业抵触,认为会损害自身利益;供应站承包人抵触,认为会切断其不法收入来源;送气工抵触,认为改革后收入会下降。
湖南湘江新区行政执法局公共设施管理处沈义明介绍,2024年,仅湘江新区关于瓶装液化气改革的会议就召开了200多个,最长的一次会议,从早上8点半持续到第二天凌晨3点。
可见,瓶装液化气改革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而是复杂的多元方程式,解题难度系数非同寻常。
液化气储配站旧貌换新颜。
面对改革的复杂情况,长沙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坚持以改革思维,彻底重塑瓶装液化气行业管理体系。
改革中,由燃气企业引入一家企业,负责集中统一配送,政府引导由长沙市燃气实业有限公司增持股份,采取“同股不同权”方式,由长沙市燃气实业和本市8家瓶装液化气企业联合持股50%,增加对企业经营许可的约束,确保政府的主导力。
一些“黄牛”购气后,会将满瓶的气倒出一些,再送到用户手中。有的还会在气瓶中注水甚至掺加二甲醚,使气瓶达到标准重量,迷惑消费者。
如今,这种现象成为了历史。
在天顶街道开粉店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如今和配送公司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供气稳定性大大增强,安全检查很专业,服务也越来越好,“现在一瓶气,比以前便宜5块钱,每个月可省几百元开支”。
【安全:从靠“闻”到靠“技”】
燃气是重要的公共产品,其安全关系千家万户。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全国燃气事故分析报告(2024年·上半年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燃气事故共计181起,共造成27人死亡、158人受伤。燃气安全越发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
所有站点的视频监控与监管平台联网。
2023年7月3日晚,湖南省主要领导到长沙市检查城市运行安全情况时,专门到扬帆夜市察看燃气、用电安全等情况,并要求及时排查,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
长沙瓶装液化气行业起步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30多年来,行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总体偏低、站点规模小、企业管理散、经营模式老套、设施设备陈旧、配送环节违法违规存储倒灌等问题非常突出。
另外,“黑点”“黑气”问题屡禁不绝,重量不足,气质低劣,使用不合格、报废、超期未检验的钢瓶等现象,犹如一颗颗隐藏的“不定时炸弹”,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
安全事故的原因,既有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有物的不安全状态。长沙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宏卿说,不仅要杜绝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更要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
对此,长沙在健全法规标准、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科技赋能等方面,真刀真枪、大刀阔斧,提升城镇燃气安全水平。
燃气安全,过去靠“闻”。
53岁的配送工人刘文奇已从业7年,说起过去的安全检查,就是靠“一闻二听三看”:鼻子闻是否漏气,耳朵听是否有滋滋的响声,眼睛看气管是否有裂痕。
如今,他们公司所有配送工人的工具包里,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专业检测仪,实现了精准监测。
并且,入户安检服务纳入系统平台统一管理,每送必检、随单安检、隐患即改,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不供气。
入户安检服务纳入系统平台统一管理,每送必检。
以往瓶装燃气监管依赖于监管人员执法,但“运动式”监管的覆盖面、效果难以长久保障。
长沙启用瓶装燃气智慧管理平台后,由“传统人治”转向“数字赋能”,实行“一网通管、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实现充装、进站、配送、安检的全流程追溯和对人、车、瓶的全过程监管。
瓶装供应站由原来605个Ⅲ类供应站精减至89个Ⅱ类供应站,新建的Ⅱ类供应站由长沙燃气实业统一建设或接管,解决了改革前站点标准低、挂靠多、管理乱等问题。
所有场站大门和充装台的视频监控,与市运管服平台联网,液化气储配站的安全性和有序性得到极大提升。
长沙瓶装气增设了“身份码”,每个气瓶都贴了二维码,“一瓶一码”,通过严格执行“一瓶一码、平台派单”,实现充装、销售、配送、使用、保养、报废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确保各个流程和环节可追溯。
目前,入户安检率从改革前的46%,提升至100%,用户底数更清晰,用气保障更安全。
余宏卿表示,接下来还将通过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加强燃气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完善物联感应等设施设备,提升燃气安全智慧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保障燃气安全运行。
【管理:让“游击队”变“正规军”】
长沙主城区及长沙县原有送气员工1200余人,目前,90%的人员已完成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签订,企业为其缴纳五险,实现了员工模式化管理,在保障原有送气合法收入不降低的情况下,让一线送气员工享受到改革红利。
长沙已投入配备GPS系统和消防设施的小黄车1071辆。
改革后,走出“灰色”地带的配送工人刘文奇,每天的上班时间减少了4小时,但收入待遇并没有减少。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1100名像刘文奇这样的配送工人转变身份后,现在不仅是送气员,更是宣传员、安全员。
让刘文奇津津乐道的还有,过去他是骑着无安全配置的摩托车载着气瓶走街串巷,现在公司提供了统一的小黄车,再也不用日晒雨淋。
改革让原来那些瓶装液化气企业主的“气”也顺了。原万民燃气负责人蔡超从老板变身股东。
他坦言,过去虽然能够赚钱,但无序的竞争和经营风险,让他整天提心吊胆,常常夜不能寐。现在,信心提升了,敢于投资了,长远的收益也会增加,接下来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把公司做强做大。
对市民而言,可以像点外卖一样,在网上“订气”。长沙开通了服务号码“96507”及微信小程序,实现统一受理、统一流转、统一督办、全程监督,杜绝私下订气、私自送气现象,基本实现用户信息和用气信息的应录尽录。
如今,长沙瓶装液化气配送实现了“三统一、两规范”,即统一配送车辆、统一配送人员着装、统一配送标识,规范销售价格、规范服务安检。主城区及长沙县2024年11月份系统订单量日均11537单,日销量19184瓶,销售量增长明显。
在长沙,买瓶装液化气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
从全国来看,长沙率先在省会城市中全面、系统地开展瓶装液化气改革。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办公室曾在工作简报中,对长沙的改革工作予以肯定和推介。
长沙瓶装液化气行业在改革中焕发新生,也使得政府、燃企、员工、用户实现共赢。而这种多方共赢模式,对整个社会面来说,或将产生更大的价值。
来源:观潮的螃蟹
作者:谭忠欣
编辑:罗倩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