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望城:让文明乡风激荡在希望的田野上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姚宇超 通讯员 刘玉明 易妮 长沙报道

大操大办少了,新办简办多了;随礼攀比少了,集体生日多了;吹吹打打少了,文化活动多了……一少一多之间,是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在望城大地激荡,攀比风、讲排场、比阔气的阴霾渐渐散去,获得感、满足感洋溢在群众幸福的笑脸上。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近年来,长沙市望城区把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综合运用宣传教育、规范约束、服务管理等举措,破除陈规陋习,厚植新风正气。

田畴沃野尽丰景,美丽乡村气象新。如今,移风易俗工作在望城大地全面铺开,文明之花处处绽放,文明新风润泽乡里,移风易俗“小切口”助推了乡风建设“大文明”。

靖港镇复胜村虢大湾生态墓地。

因地制宜 “移”出新风尚

过去出门遇坟,如今开窗见景。移风易俗的新风尚,让靖港镇复胜村虢大湾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大变化。

据了解,虢大湾总共320亩地,以前大小坟墓就有128座。为了改善湾里人居环境,提升村民幸福感,经过思考和探讨,支村两委决定:迁坟!但要劝说注重传统的村民,谈何容易?

关键时刻,党员来带头。村里成立了屋场建设党群理事会,以复胜村第二党支部书记肖翠纯牵头,与6位退休老教师、退休村干部和青年创业返乡青年一起,按照就亲、就近、就熟的原则,每个人负责联系5-15户村民。前前后后开了几十场屋场会议,反复开展新风内容宣讲、矛盾调处等互助活动,引导村民支持和配合迁坟。

仅仅两天,村民自发迁坟,散落在虢大湾各个角落的128座坟全部迁移到了环境优美、生态环保的“最美人生后花园”,创造了长沙农村集中迁坟的先例,也成为望城区移风易俗的又一标杆。

如今,虢大湾把迁坟腾出来的空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养眼的人工湿地公园,碧波荡漾,游鱼嬉戏其间;平坦开阔的金种子广场,成了村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好去处……一处处新气象,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更为发展乡村旅游和新型集体经济奠定了基础。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风文明,移风易俗是关键。

风气之渐,往往积习日久。从虢大湾的蝶变故事不难看出,风俗习惯归根结底还是思想观念的问题,教育引导是推进移风易俗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望城区把培育新型居民、塑造文明乡风作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多管齐下,绵绵用力,让新风新俗深入人心。

今年5月20日,“湘爱望城 幸福小满”5·20主题活动在望城区铜官窑婚姻登记处举行,10对新人现场体验“唐风”婚礼,仪式还特别邀请到2对银婚夫妇,为新人行梳头礼、致新婚词,传承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婚姻观。

类似的活动,在望城比比皆是、多点开花。结合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望城区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全面浓厚移风易俗氛围,潜移默化中淳化乡风民风。

组织开展广场舞、读书征文、书画摄影、劳动技能等比赛活动,发挥民间文艺社团和民间文化人才作用,传承发展情趣健康的农村文化习俗;广泛开展“雷锋家乡学雷锋”志愿服务和“金种子在行动”文明实践活动,引导老百姓移风易俗、尚俭戒奢;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策划开展文明祭祀、家庭团圆、孝老爱亲等活动,培育健康向上的节日文化,让老百姓更好地感悟节日真谛、弘扬文明新风……量体裁衣的宣传教育方式,在一点一滴中推动文明新风尚的种子播撒到望城千家万户。

同时,望城将移风易俗融入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乡村文化服务载体。目前共建成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27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近500个,打造“每日有书、每日有戏、每月有约、四季欢歌”“百村千场文化进万家”品牌活动,每年送戏下乡60余场、公益电影700余场,开展文化活动400余场。

示范引领,“引”出新风气

今年6月,茶亭镇静慎村村民谭文尚迎来乔迁之喜,有亲朋好友建议他办酒热闹几天,但他婉拒了,而是选择和家人在新房里吃了顿家常饭。

“原来村里婚丧嫁娶、乔迁、升学都要大办,各种五花八门的,但现在不管是村干部,还是我们村民,都主动按照规定来。”说起其中的变化,谭文尚打开话匣子:“不仅客人没有人情压力,我们作为主人也轻松。”

这股清新风气,正是静慎村以党员、乡贤主动带头移风易俗的一个缩影。

“农村流行大操大办、人情攀比,都是‘面子思想’在作祟。为了面子,有钱的办得风光,没钱的借钱也得办,这其实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负担。”静慎村党总支书记姚罗华说道,移风易俗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疏堵结合、正确引导,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立标杆。

静慎村成立“党员之家”“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乡贤理事会”“移风易俗理事会”等9支新乡贤队伍。全村1600多名志愿者成为新乡贤。以新乡贤为主体,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与理事会章程,倡导新事新办,丧事简办,推进移风易俗。

有了党员、乡贤的示范引导作用,静慎村村民的观念发生了改变:真正的“面子”不是看谁收的彩礼多、谁办得筵席阔,而是看谁对社会的贡献大。随着文明节俭新风吹遍全村,目前,该村乔迁宴、升学宴、庆寿宴等各类酒席减少90%左右,村民人情支出较前三年减少70%以上,进一步节约了村民群众的生活开支。

不办升学宴,静慎村组织优秀学子座谈会。

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文明新风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望城,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开展移风易俗,严格执行落实移风易俗“四三三”要求,即“四项严禁”“三项推进”“三项程序”,严格实施“一承诺”“两报告”“三告知”的规定,并宣讲移风易俗,教育引导广大农村、社区群众从陈规陋习的藩篱中挣脱出来,自觉拥抱新时代文明新风。

为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望城区将移风易俗内容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相结合,不断深化家庭文明建设。持续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评选活动,每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丈夫、好妯娌、好邻居”的“五好”典型评选活动,大力培树孝亲敬老、夫妻和睦、邻里友爱等移风易俗家庭典型,引导广大家庭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让家庭文明的良好风尚全面开花。

团山湖村评选“最美系列人物”。

村规民约,“约”出新风俗

“除陋俗、倡简约、尚文明……”走进乌山街道团山湖村,一首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三字文”,成为村民们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

“我们把移风易俗一系列举措,单独成章写入村规民约之中,经村民代表大会论通过后决定,成为团山湖村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基本操作指南。”团山湖村党总支书记程府迎介绍道。

通过广泛走访党员群众,全面征求意见,团山湖村还创新建立了一系列移风易俗奖惩措施,如60岁、70岁、80岁及90岁整生不大操大办的,给予积分奖励,并分别慰问400元、600元、800元、1000元等。

新风俗不仅约定在村民心里,更潜移默化在行动中。“我当过村上的妇女主任,必须带好头。”今年6月,团山湖村村民代秀英迎来了她的80岁大寿。和家人商议后,她决定以家庭旅行的方式度过生日,不办一桌酒席,不收取一分钱礼金。

就在代秀英回来之后,却得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团山湖村红白理事会上门,为她送来了一朵大红花和奖励资金。真情实感的祝福、油然而生的自豪,让代秀英度过了一个节俭不失气派、简单不失温馨的生日。

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重在“先立后破”“立破并举”,让文明行为成为常态。望城区注重发挥村民自治的促进作用,让“丧事简办、喜事新办、其他不办”日益成为村民自觉行动。

村规民约实起来,移风易俗有章可循。望城区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制定、补充、修改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将整治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内容纳入其中,并通过村(居)民代表大会进行表决,加强群众的自我约束力。

让群众组织动起来,引导带动村民自觉践行。目前,全区127个村(社区)均成立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将婚嫁事宜宴请规模、酒席档次、烟酒价格、车队台数等作出明确的上限约定,纳入《红白理事会章程》,并建立“红黑榜”制度,定期公布移风易俗先进典型案例和反面教材。

在此基础上,望城区各乡镇还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主动融入群众、共商共议移风易俗新风俗。乔口镇湛水村全面推行“雷锋文明”存折,村民可攒积分按需兑换周边超市、药店的现金抵用券、生活必需品或居家上门服务;靖港镇新峰村将全民健身中心与红白喜事操办礼堂融合建设,为周边群众办理红白喜庆事宜提供室内场地、桌椅、舞台等,3年来为群众节约操办场地经费五十万余元……

一项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汇聚起了全民参与的社会正能量,让文明新风变得有“品行”、有“温度”、更有“活力”。

当一场移风易俗的深度改革实践正在望城大地上逐步展开,一种日渐深刻的文明气质也正在农村大地悄然生长。

“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也。”移风易俗,望城将久久为功,让家风良好、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的劲风正激荡在希望的田野上!

来源:红网

作者:姚宇超 刘玉明 易妮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646841/52/1411290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