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网信事业蓬勃发展,美好生活未来可期。红网长沙站、宁乡市委网信办推出专题《网聚宁乡力量,奋进伟大征程》,聚焦宁乡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高质量网信工作服务新时代发展,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姚宇超 长沙报道
农田里,“铁牛”纵横驰骋,植保无人机来回穿梭,机械化设备成了“新农具”;一部手机、一根网线,农特产品“出村进城”打开了“新销路”;农家屋场成了直播间,农民摇身一变成了主播,就业创业有了“新天地”……
时下,随着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网络技术与农村加速融合,楚沩大地上,丰饶美丽的乡村不断“触网”升级。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奇妙的“化学反应”,为三农带来新气象新变化,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植保无人机用一部手机即可实现操作。
种田有了新“花样”
“您的战神一号已完成作业,正在返航。”在宁乡市金洲镇箭楼村的连片水田里,伴随着手机端响起温馨的提示音,植保无人机在预设地点精准降落,农田施药全过程实现无人操作,自主飞行。
“我的战神很‘聪明’,基本无需人工干预。农机装载了北斗系统,能够精准定位在田间的位置。”湖南极和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姜超介绍,植保无人机的效率也非常给力,一次可搭载20公斤农药,作业20亩农田,以合作社为例,2200多亩农田只需要五天即可完成全部作业,而且喷洒均匀。
宁乡是农业大县,长沙的“西部粮仓”。随着智能化工具和手段广泛运用,越来越多智慧农机在田间地头显露十八般“武艺”,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智慧控制系统等新技术,服务于耕、种、管、收各环节。近年来,宁乡农机化事业不断发展,拥有各型农业机械超23万台套,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2%。
当传统的“镐锄镰犁”转变成为智能化的“金戈铁马”,宁乡农业生产模式正逐步走向信息化、数字化、无人化,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广阔舞台,也为粮食生产增收注入动能。
谢扬帆和他的生态农场。
农特产品搭“快车”
走进位于宁乡流沙河镇的归湘农业生态农场,郁郁葱葱的树林中,圈地散养的大公鸡在树下自得其乐,竞相觅食,农场负责人谢扬帆正拿着手机,为直播间的网友们实时讲解农场情况。
“我们一次直播会持续三四个小时,带着网友去到农场的角角落落,看我们的小鸡是怎么养的,中午我们会直接做一道菜,主播边吃边对食材进行评价。做电商就是得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谢扬帆介绍。通过在电商中打造自有品牌,现在,农场每次带货的平均销售额能达到4-5万元,产品的线上销售额已经达到了公司总销售额的50%。
近年来,宁乡深入推进网销农产品品牌建设,开展网销“一县一特”品牌打造,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宁乡花猪”“沩山毛尖”“灰汤贡鸭”“宁乡桅子”等品牌的内涵和网销力度,组织企业开展“三品一标”培训,目前已有近80家企业的农特产品新通过“三品一标”认证,11家企业的农特产品获得有机认证,电商农特品牌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今年1至10月份,宁乡全市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35亿元,年增长14%,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6亿元,打通农民致富路。
宁乡高素质农民培育新农商带头人培训班直播带货PK大赛。
农民纷纷变“主播”
“巷子口镇作为‘水果之乡’,拥有很多非常好的农副特产品,我们迫切需要学习并运用电商技术,提高产品知名度,以拓宽销售渠道!”在巷子口镇,为期一周的宁乡市高素质农民培育新农商带头人培训班于近期落幕,来自巷子口、沙田、沩山、龙田等乡镇的70余位商户经营主体和农业种植养殖大户参加了培训。
“参加这次培训让我敢于直面镜头,非常自信地在直播间与观众交流,并且成功把商品卖出去。”一位黄桃种植大户兴奋地说道。
近年来,宁乡通过采取定点开班培训和送培训下乡等模式,组织直播大赛和培训,推动电商主播的培育,造就了一批具有数字素养的电商“新农人”。今年1-10月,宁乡全市累计开展电商培训超2000人次,直播带货正逐渐成为农村居民的“新农活”。在培训班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走上了自产、自播、自销的电商创业路。
数字赋能乡村热土,电商经济助力乡村振兴。随着人流、物流、信息流进一步向乡村流动延伸,宁乡的广袤田野将会上演更多美好的故事。
来源:红网
作者:姚宇超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