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细“治”入微,做群众贴心人,有效化解基层治理“末梢困境”。自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开展以来,长沙县黄兴镇坚持选优选强村(居)民代表,严格落实代表职责,建立健全服务机制,一批勇于担当作为、敢于干事创业的优秀村(居)民代表涌现出来。
即日起,黄兴镇推出《黄兴镇“联”群众“系”万户》系列报道,挖掘乡村邻里热心肠、矛盾调解员、共富带头人等村(居)民代表,多维度展现基层治理新气象。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易旭 长沙报道
易万春,50多岁的乡村汉子,言谈中始终带笑,正如他名字寓意一般,万物皆春,向美向善,积极向上。
“我的学历和能力都一般,但我尽可能去帮助我能帮助到的人。”易万春从长沙县黄兴镇车马村北言塘村民小组组长、党小组组长,到村资源分拣中心管理员,再到如今的“邻长”,他用行动践行曾经简单的承诺。
“工作不体面,但让北言塘人居环境向美跃迁”
时光回溯到2019年,在长沙县各村(社区)推行“垃圾分类分拣中心”之时,北言塘却遇上了选址难题。
“分拣中心要能容纳多个村组的垃圾处理,位置和占地面积都有较高的要求。”易万春说,自家种植园林苗木的山头,面积和位置都合适,并且附近没有其他农户,也不用担忧村民受异味困扰。
分拣中心建起来了,环保队伍要如何建、由谁来管,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当时万春哥主动自荐,担任分拣中心管理员,同时带领村内精准扶贫户中不能外出务工的人员,做简单的废品收集和分拣工作,成立了一支10个人的环保队伍。”车马村村干部廖巧介绍。
在旁人看来,这份工作并不体面。而在易万春的眼中,这份工作不仅能让村组环境更加整洁干净,也能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家庭,也是尽自己微薄之力,让身边的人、事、物向美跃迁的一个途径。
“以前路边的垃圾桶堆满了垃圾,现在环保队上门收集,路上、村里环境状态都上了一个档次。”易万春说,经过镇村组工作人员、环保队员的多年努力,路上常年围绕在垃圾桶旁的成堆发臭的垃圾消失了踪影,农户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大幅度提升。
“为伴为善,‘邻长’守望构建和谐邻里关系”
在前往村组垃圾分拣中心的路上,不足百米的距离,沿途有数棵崭新的苗木树桩。
“主马路到村级公路,有几处在修路,原本没多少车流的组级公路,车辆通行多了很多。”易万春说,村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经济苗木种在马路旁,有山茶花树、桂花树,十来年的苗木早已枝繁叶茂,拐角处的苗木遮挡视线,存在安全隐患。
“隔壁的李爹爹因为人看不见车、车看不见人,差点出了车祸。”今年上半年,易万春接到隔壁邻居的抱怨,希望砍掉遮挡视线的老树,但这并非易万春的资产,他无权处置。于是,他先将通往垃圾分拣中心路上,自家的老苗木砍掉,再找其他农户聊天砍树事宜。
“假如出了意外发生事故,我们谁心里都过意不去。”以此说辞与以身作则,北言塘组级公路旁遮挡视线的苗木都经过了妥善的处理。
“与邻为伴与邻为善,我见不得别人受苦。”易万春说,车马村张某的丈夫患有慢性重病、母亲残疾,还有两个读书的孩子,家庭重担都在她一个人弱小的女人身上,她因要照顾丈夫不能外出务工,一家数口仅靠张某的薪资与家中几亩薄田。
“她家的田里进不去收割机,靠她自己收割之后一担一担挑回去自家‘河滩(前坪)’。”得知情况后,易万春带环保队伍的所有成员,自带酒水、食材前往张某家中帮忙完成秋收工作。
环境向好,人心向善,乡村生活越来越美,走在视野开阔,环境整洁的乡间公路上,易万春不禁感慨:“邻里乡亲,像陪伴家人一样去对待邻里,时间和结果会给出最公平的答案。”
来源:红网
作者:易旭
编辑:韩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