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惟创新者强 长沙经开区引领经济增长极

铁建重工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广泛应用于煤矿、水利、铁路、地铁、市政等工程领域,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广汽三菱工厂配备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具有先进技术的生产车间,确保生产产品高质、高效。

博世汽车长沙工厂是全省首家德国工业4.0标杆企业。

三一重工“18号厂房”是亚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车间之一,各环节全部实现自动化、信息化,是“中国智造”的代表。

  今年前9月,园区预计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6.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5.5%,在十九大召开之际,长沙经开区以经济发展成果献礼。以2000亿园区的体量保持两位数高速发展,离不开长沙经开区坚持以转型、创新、提升为总揽,自我加压、砥砺奋进。崛起东部,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发展,长沙经开区正向全面实现“率先打造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率先建设5000亿国家级园区”发展目标提速迈进。

  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区,主导产业强势增长

  根据园区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优势,长沙经开区以率先打造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为目标,全力支持企业实施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截至2016年底,园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8家,年产值过亿元企业85家,过10亿元企业19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31家。

  在长沙经开区,有全省首家德国工业4.0标杆企业——博世汽车长沙工厂,以上汽大众、广汽菲克为代表的汽车智能工厂全球领先,三一集团ECC企业控制中心被央媒誉为中国智造的骄傲,铁建重工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成为智能制造引领标杆。目前,园区已成功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家、省级智能制造企业4家、省级智能制造车间3个、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28家。

  智能制造带来的技术革新直接推动产能增长,园区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迅猛,2016年产值同比增长105.4%,今年有望打造园区首个千亿产业集群,整车产能预计超过100万辆/年。

  与此同时,今年1-9月,工程机械产业回暖态势明显,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正增长,其产值约占全国总量的23%、全球总量的7.2%,品牌知名度与市场覆盖率触及全球。电子信息、大健康、大环保、新能源、先进装备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亮点不断呈现。

  项目引领,招大引强蓄足园区内生动力

  “坚持项目为王,深入开展二次招商、中介招商,出台招商引资中介人奖励办法,鼓励企业以商招商。”长沙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招大引强持续为园区添上新动能。

  围绕“两主一特”等支柱产业招商、引商,补链、强链,是长沙经开区招商引资的科学方法论。去年,铁建重工、三一集团、广汽三菱、长丰集团、博世汽车、千山药机纷纷增资扩产,实现“裂变发展”。

  近年来,长沙经开区每年引进投资过50亿元产业项目2个以上。去年以来,园区共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40个。

  不沿边,不靠海,长沙经开区依旧在长沙东部竖起“开放崛起”的大旗,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外贸业务发展的奖励办法》,安排外贸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扩大进出口,提升对外贸易发展。

  目前,园区共有119家外贸企业,在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海外企业。2016年,园区共完成外贸进出口额28亿美元,占全市总额(112亿美元)的25%,占全省总额(259亿美元)的11%;2017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额增长35.24%。

  “四张蓝图”描绘园区新未来

  进入“十三五”,长沙经开区规划了土地利用、产城融合、产业布局、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四张蓝图”,提出了“一主一次两轴”发展思路,即以现有位于星沙城区园区为主中心,建设中央商务区;以人民路两厢(长沙经开区区域)为次中心,规划建设新的产城融合综合区;以“开元东路、星沙产业基地片区”和“黄江公路、上汽大众以东片区”为两轴,规划建设现代高端制造业聚集区。

  有产业,无配套,并不是真正的园区。长沙经开区提出,将加快环城绿带、千园之城、绿道、海绵城市建设,园区建设水平逐步提升、平台吸引力不断增强。未来,园区住宅商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道路、公园绿地等用地面积将占用地总面积的42%。

  “我们将围绕建设‘四个一刻钟交通圈’‘三个十分钟公共服务圈’,科学铺排教育医疗、公交网络、停车场、商业中心、员工小区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长沙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运用PPP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预计总投资将超过100亿元。

  园区十九大代表专访

  自主创新,18年他不曾止歇

  十九大党代表刘永东:突破核心技术,实现产业报国梦

  中国梦亦是我的梦,将个人理想投入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十九大湖南省党代表、三一重工娄底中兴液压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兼研究院院长刘永东就是有力的践行者。作为技术骨干,在推动三一向前发展的同时,他也为园区的发展转型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赴北京的前夕,刘永东接受了本报专访,他告诉记者,毕业后投身研发,现在已然打破工程机械核心液压关键元件受制于国外供应商的局面,在军民融合的浪潮里,他还想继续突破核心技术,发力军用装备。

  挖机生产受制于日本油缸供应

  2017年10月16日上午,三一重机第80000台小挖在江苏昆山三一产业园下线,实际上,自2011年至今,三一小挖产品已连续7年实现市场占有率第一。如果时间回到2009年,中国挖掘机市场中,名列前茅的始终是国外品牌。这是因为中国企业没有自主研发的油缸,核心零部件必须从日本KYB公司进口。当时,日本KYB说过一句话:“我提供多少油缸给你,你就做多少挖掘机。”

  当时的三一重工在泵送领域已经突飞猛进,但在工程机械行业,挖掘机一直被誉为行业“皇冠上的珍珠”,想要造出挖掘机,三一就必须解决油缸的问题。当时已经成为三一技术骨干的刘永东被指派投入挖掘机研发工作。

  “仿制是一条捷径,最开始,我们也是想要仿制日本的结构。”刘永东坦然说,三一不缺乏制造能力,仿制日本结构的产品很快就做了出来,但这种油缸使用寿命不到100小时,并且由于并不明白结构运作原理,该油缸没有办法进行技术改进,因此日本结构方案很快就被放弃了。

  采用全新结构,这条道路在研发团队内部都存在着争议。经过反复讨论和商议,研发团队用3天3夜的时间,设计出一种全新结构的油缸。对于新设计,刘永东充满期待,图纸设计完成后,他甚至还守在工厂内,看着工人们将油缸制作完成。但新结构油缸装入实验设备后,仅仅不到3分钟,设备就发出一声巨响,新油缸内部全部崩坏损毁。

  “研发当然不会一次成功,第一次失败后,大家都没有气馁。”刘永东说,当时内心还是憋着一股气,想要证明新结构是可行的,于是研发团队开始了漫长的修改过程。到2010年春季,他们已经将结构修改了19次,每一次失败,都会冥思苦想并寻找结构存在的不足。

  20次失败换来自主技术新突破

  到第20次,研发团队每一个人都觉得一定会成功,因为他们认为结构已经没有毛病可挑,但油缸装入实验设备后,仅仅坚持10分钟就崩毁了。“当时内心真的有些崩溃,甚至都怀疑方案的可行性了。”刘永东说。

  刘永东清晰记得,当时是凌晨6点,看着崩毁的新油缸,自己也有些木然,良久,他回头对研发团队其他同事说:“大家辛苦了,都回去休息吧。”这天清早,当时参与研发的三一集团总工程师易小刚需要前往北京开会,在登机前,他打了一个电话给刘永东。易小刚说,在前往机场的路途上,他又反复思考,想到新油缸有一个方面,还可以进行改进。

  接到电话后,刘永东翻身起床,已然没有睡意,他又跑入实验室,把研发团队重新召集起来,以最快速度对新油缸结构进行改进。当易小刚到达北京,刚刚飞机,他就接到了刘永东的电话,新结构成功了,方案可行,设备已经坚持了半小时没有崩毁。

  然而,这还是三一自主研发挖掘机成功突破的第一个瓶颈。刘永东介绍,在2010年到2015年期间,三一挖掘机曾因零部件问题,出现过3次召回。而这5年期间,三一挖掘机的故障率也从第一台实验设备的30%下降到了如今的0.5%。

  人物档案

  承担“SY系列混凝土泵车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项目中关键液压技术的研发工作,先后研制出“自动高低压切换”、“自动退砼活塞”、“油缸防水密封系统”、“电液缓冲换向系统”等先进技术,一举打破了国外垄断,为混凝土泵车的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高性能的液压系统支持下,2003年,三一的混凝土泵车实现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领衔攻关“高速重载工程机械大流量液压系统核心部件”项目,成功研制出“液压系统核心部件端面贴合式新型缓冲油缸”、“分体式大流量多功能集成液压阀组”并实施应用,通过自主创新,三一液压零件从受制于人变为了技术强项。

  先后申请专利46项,包括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21项。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金奖1项、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湖南省发明专利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因科研成果突出,他还荣获“湖南省青年科技奖”、 “湖南省技术创新先进个人”等荣誉。

来源:产经周刊

作者:欧亚琦 蒋炼

编辑:唐飞飞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