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记者 洪雷 长沙报道
“我们的生命就像田亩,慢慢地蓄水,慢慢地便有了色彩,慢慢地,便可以收获我们人生的桑和麻。”
这是5月21日潇湘诗会24节气诗会“小满·积蓄”主题诗会上,活动总策划胡述斌的新诗“小满·积蓄”当中的句子。当天,正是农历小满,借着节气的寓意,诗会31年来首次举办未成年专场。童声飞向天空,梦想照进现实,欢快自由的活动现场,充满的是传承的意味和期许。
值得一提的是,继“立夏·成长”主题诗会后,这个由胡述斌、彭国梁、晏晓锋等诗人年初发起的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七场。“春分·选择”“清明·怀念”“小满·积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由自主地被这片抑扬顿挫的风景所吸引,而这个历时31年的文化阵地,从开始时十几人孤独地坚持,到如今百余人骄傲地行吟,恰如胡述斌的诗句所言:慢慢地蓄水,慢慢地便有了色彩,慢慢地,便可以收获我们人生的桑和麻。
小满未满,只是积蓄未来
“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小满,意味着未满,恰如孩童的成长,从恬淡到青涩,从懵懂到初开。当天的诗会,自然而然地集中在了孩子身上。
“我们现在给孩子的东西,抓紧他的每一分钟,去开发他的智力,灌输给他知识,这是他想要的吗,是他需要的吗,我们是不是可以回到教育的本真,去看待这样的问题?”
长沙市“十大魅力教师”,中国好校长提名奖获得者、雨花区枫树山大桥小学书记、校长邹硕是当天的特邀分享嘉宾,对于儿童教育,她有着深刻的体会。
“其实,现在的社会跟以前已经不一样了,怎么还能用现在的标准、原来的标准、单一的标准,去评价、去衡量将来的人呢?事实上,将来会存在什么样的职业,我们根本无从知晓。也正因此,我们要培养的孩子,应该是不断地去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并且能够适应新环境、变革新环境的人。”
邹硕现场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她用一把小刀插进铅笔,再用一个长尾夹,夹在小刀下面,这支铅笔竟然神奇地在她的指尖立住了。
“这其实不是魔术,只因为铅笔和小刀、长尾夹成为了一个整体后,重心下来了,铅笔也就立住了,奇迹就出现了。假如这支铅笔是教育的话,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他的重心放低一点,再放低一点,低到孩子中间去,用孩子多视角去发现问题?假如这支铅笔是你‘立’不起来的孩子的话,你是不是去想了一些办法,去帮助他‘立’起来?”
长沙市家庭教育协会会长、长沙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赵景利也以“家庭读书艺术氛围营造对孩子的影响”为题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她慷慨地演讲道:“艺术其实是一种享受,但现在的家长越来越功利了,一旦我们的家长让孩子去学习钢琴、舞蹈,我们就希望他们能成为朗朗,成为杨丽萍,可是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个朗朗、杨丽萍?即便是朗朗和杨丽萍,他的人生就一定是幸福的人生吗,就是我们的孩子应该追求的人生吗?”
邹硕和赵景利两位老师推心置腹的演说,让现场的家长和孩子忘情地鼓动着自己的双手。不仅是她们,诗会现场还有众多作家、诗人、艺术家、企业家、朗读爱好者陪孩子们在一起交流。现场一位孩子的家长说:“小满未满,小满将满,在这未满将满之时,恰恰是为未来积蓄之时,恰如各位老师说的,如果一开始就没有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土壤,只是想让孩子长成我们期望的模样,未来,也就不能称之为未来了。”
褪下华服,只为诗歌传承
大概是由于孩子们跑来来去嬉闹欢笑的原因,诗会现场一片着生机盎然的气象。但记者注意到,在这种气象之下,正是潇湘诗会工作人员的往来穿梭,才使得整场诗会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我们本身都是诗歌爱好者,过来为诗会尽点微薄之力。”现场工作人员赵青告诉记者。赵青曾经是省级文明社区长沙市坡子街街道青山祠社区的书记、主任,这次在诗会现场,则负责普通的接待工作。
“现在的青山祠社区主任,在这里负责音响。我就在这边负责发牌子。诗会所有工作人员都是自发的义务劳动,大家根据自己的特长分别负责策划、场地布置、音响设备调试等。”赵青笑着说,每一场诗会,只要没有别的事情,她都会过来。“每一场诗会对我而言,都是一场心灵的净化。诗歌就像音乐一样,没有国籍,在朗读的时候,高兴与烦恼都沉浸在其中,即便只是听,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升华自己。”
杨捷老师是现场的“摄影师”,她身着红纱,内衬白色连衣裙,自带一身文艺气息。“我家之前出了一点事,是诗歌中给予了我心灵上的抚慰和安详。”
杨捷的爱人之前突发脑溢血,从此无法开口说话。“医生说,他的康复要通过不断地刺激。那天,我正在用音响放散文、诗歌,突然发现,老公也很爱听,听着听着,他竟然泪流满面。从那天起,我便常常为他朗读诗歌,不仅是锻炼他,也是锻炼我自己。”杨捷说,在诗会中,看似付出了一点点劳动,其实收获很多,让人在面对生活时,充满了希望的力量。
在这场诗会中,很多志愿者原本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有的还担任机构要职,但都过来负责一些很基础的工作。对此,此次诗会总策划、诗人胡述斌解释道:“大家都乐意做‘诗歌义工’,这是因为有一种诗情在我们血液中涌动。”
胡述斌告诉记者,他们的服务一方面出于爱好,更多的,是为整个诗歌艺术的传承。潇湘诗会已经成立了31年,一开始,举办单位都是在政府层面,后来举办单位下移,就是为了不断接地气,走向民间,成为一种民间行动。让他感到欣喜的是,他们每搞一次活动,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现在整个团队已经有上百人。
诗意长沙,只是孩子模样
还是胡述斌的那句诗:“慢慢地蓄水,慢慢地便有了色彩,慢慢地,便可以收获我们人生的桑和麻。”潇湘诗会也正是如此,它像一颗种子,慢慢发芽,壮大,然后茂然成林。
“长沙市本来就是一个诗意的城市,湘江边就有杜甫江阁这样与诗结缘的景点。我们应该把‘诗意长沙’更好地传承下去。”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长沙市文联原主席、潇湘诗会创始人之一李少白说道。
可是,城市的“诗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似乎被中断了,被遗忘了。诗歌义工,同时也是长沙市丰泉古井社区书记的龙欣清楚地记得,自己年少时痴迷着席慕容、李少白的诗歌,一开始还可以骄傲地“装饰”自己的情怀,到了读大学、参加工作以后,这种“装饰”反倒显得很另类,而曾经让人颇感亲切的“文艺青年”的帽子,渐渐也成了人们眼中矫情的代名词。
“不应该是这样子的。”龙欣说:“诗歌让人的眼界更加宽阔,让人的态度更加坚定,让生活更美好,让理想充满着希望。它需要回归,回归到我们身边,回归到孩子身上。”
李少白也说:“孩子们现在的样子,就是我们这座城市将来的样子。”他认为,“诗意长沙”的传承离不开孩子,当孩子们怀揣着美好在柏树下行吟,未来的城市,也便就是一幅“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画面。“可喜的是,现在的小孩爱好诗歌的越来越多,朗诵水平也越来越高。相信,这一定是一个好的开始。”李少白欣慰道。
“艺术是一种成长。不仅能够让我们,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腹有诗书气自华,更能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拥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可以让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而当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这种力量,我们的国家、民族将更加强大,长盛不衰。”诗会结束后许久,赵景利老师的话还萦绕耳旁,令人振奋。
小满不满,只为积蓄。正如胡述斌所说,潇湘诗会的回归与崛起,是在长沙这座诗意盎然的城市,“积蓄”一种向上的力量!
潇湘诗会于1986年5月创办。时至今日,在“潇湘诗会”旗帜下举办的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诗会超过百余场。今年2月,由胡述斌、彭国梁、晏晓锋等诗人发起组织潇湘诗会24节气诗会。昨日,潇湘诗会发布了属于自己的标识。这个标识由著名汉字艺术家、设计策划专家宋旦设计。Logo中,波浪意为潇湘水浩浩汤汤,也喻指潇湘大地上的人们爱诗、写诗,汇聚成诗歌的海洋。诗歌讲究音节、韵律之美,Logo中的音符即指在诗歌的海洋中奏响动人的旋律。蓝色波浪与五彩音符构成了意蕴悠长、画面唯美的诗会Logo。
来源:红网
作者:洪雷
编辑:谭忠欣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