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临空情 临空人 | 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工地上有一群“新愚公”

【编者按】如果说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对于湖南而言是一个新鲜而抽象的新事物,那么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高标准建设、精准招商则无异于摸不着石头也过河的全新尝试。正是带着这样的好奇,我们走进了这个全新的世界,推出部分所见所闻的人和事,一起来感受这支忘我工作、创新打拼的先锋队。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金东 熊晓宇 长沙报道

“原来这里都是山,到处都是茅草,周围还有人家,我刚来的时候还能在附近摘橘子吃呢。”走在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设现场,项目技术部主任杨益文对这片土地的每一寸变化都如数家珍。

2016年5月31日,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17年5月,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在14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新区建设会战渐次拉开。

而杨益文和他数百上千位同事工友一起,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土地,用双手筑起一栋栋高楼个个项目,用新时代愚公精神,风雨无阻赶工期、攻坚克难抢进度,掀起了施工会战的一次又一次高潮。

 项目“新人”:半夜跑到工地掘土

杨益文在建设工地上。

保税区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项目围墙外,“不靠海、不沿边,走向世界靠蓝天”十三个大字格外醒目。

记者在这里见到了杨益文,头戴着白色安全帽,说起话来嘴角总带着羞涩的微笑,说起项目来又滔滔不绝。

综保区建设项目,是杨益文研究生毕业后进驻的第一个工地,他也就格外珍惜这份工作。

这位武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每天的工作就是紧守在建设工地,与岩石岩土打交道。

看似简单枯燥,对建筑物来说至关重要。石头稳不稳,土质松不松,基坑怎样挖,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安全质量。

用杨益文的话来说,这是一项打基础工作。但具体实践起来,基础并不好打。

杨益文指着远处的工地说,这一片的岩层起伏特别大,做地基就要区别对待。

“一个方案在图纸上可能很漂亮,现场情况可能完全不同,甚至要推倒重来。”

机声隆隆中,他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一次难忘经历。

2016年秋天,刚来到工地不久的杨益文正赶上保税区一栋建筑打桩,他负责前期岩石岩土的前期研究。由于缺乏经验,两次检测结果与实际有些出入,杨益文急得团团转,当天夜里跑到工地,拿着手电筒采样,加班加点,连夜做出施工方案,保证了第二天的工程进度。

现在,杨益文仍坚持每天花时间“泡现场”,去各个工作面统计施工进度、现场机械设备和作业人员情况,与一线工人师傅探讨问题;晚上,他窝在办公室里熟悉图纸,完善方案。

两年来,杨益文跟着项目部一起攻克了不少难关。

“无论遇到什么难题,大家都会满怀激情地去解决。”挖机的声音始终不曾在这里消散,杨益文和工友们的干劲一天比一天足。20天平整180万立方米土地,一个月移动5座大山,俨然成了现代版的“新愚公”。

远处,一栋栋厂房、仓库安静伫立,更多的厂房、仓库还在拔地而起,对杨益文来说,他与综保区在一起长大。

 25年钢筋工:一天磨坏一副手套

王少君接受采访。

钢筋工王少君是陪着杨益文和综保区“长大”的工友之一,这位40多岁的张家界汉子皮肤黝黑,接受采访时言语不多,却已经拥有20多年的丰富经验,参与过长沙步行街平和堂等多个“地标”的建设。

在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设场地的一角,各种形状的钢筋高高码起,这是王少君的“主战场”。现在他是项目钢筋班的班长,带着20位师傅,负责所有钢筋的计划报备、下料、切割、绑扎、焊接、安装。

“一整根钢筋12米长,重量达七十多公斤,我们工人师傅必须一次两个人抬着走,稍不小心就会闪着腰、伤到手。”站在高高的“钢筋堆”里,王少君告诉记者,现在项目一天要用到20多吨钢筋,平均每个人每天要完成1吨钢筋的搬运、切割等一系列流程。

一旁的操作台上,悬挂着六七只加厚型劳工用手套,每一只手套上都是厚厚一层油渍,这是钢筋师傅们进行钢筋加工时必备的护具。王少君告诉记者,“工作强度大,损耗大,基本上每天就要换一副。”

一副手套的“上下班”时间是从早上6点至晚上11点。王少君和工友们乘坐项目部统一的大巴车,从步行三四十分钟路程之外的生活区赶到工地上,开始一天的工作。一个建筑,必须要等到钢筋结构到位之后,才能进行后面的制模、混凝土施工、砌体、装修等,作为整个建筑最开始的基础环节,王少君和他的工友们丝毫耽误不得。

“忙起来的时候就记不清日期了,只记得工期还有多少天。”王少君已经记不清上次回家的具体时间了,只记得春节过后只回去过一次,除去在路上往返花费的六七个小时,在家里仅待了一天。

钢筋工每天需要切割、搬运成吨钢材。

在工期内,黄花综合保税区平均每天有七八百工人进场施工,多的时候甚至有近2000人。机器的轰鸣声声不绝,混凝土的浇灌三班交替不停,项目部生产经理曹洪介绍,“地下2层、地上6层的进出口商品交易展示中心今年底要完成主体施工和东西北三面外幕墙建设,预计明年6月份要完成竣工验收。”

初夏的长沙总是阴雨绵绵,适宜的温度让人舒爽。可这样的天气对建设者们来说是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就意味着项目可能会后延。

正是数以百计千计像杨益文、王少君这样的一线建设者,不舍昼夜,不辞辛劳,让一座座山丘夷为平地,一栋栋建筑破土而生。一座现代化的临空经济新城正在长沙东部加速崛起。

来源:红网

作者:张金东 熊晓宇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3/2018/0608/3413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