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让学生动起来,教学活起来

分批次遴选6个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实验区、20所市级实验校……近日,《长沙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4)》(下称《实施方案》)出炉,指出要在试点工作中,建设和运用教师大数据,优化教师管理和评价,助推教师教育改革创新。为何要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4月27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应该是“人工+智能+教育”

智能时代下,如何让社会做好与之相适应的生活、就业和能力的准备,是当今教育面临的重要命题。在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办信息管理处处长喻静看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对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产生革命性影响,从而进一步释放教育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潜力。“人工智能的关键在人才,教育对人工智能战略发展具有支撑性作用。”

但是,每当谈起“人工智能+教育”,很多人都认为是把双刃剑。因为大家认为人很容易被物驾驭,但人又不能被物驾驭。“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深刻体验到人工智能新技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医疗、交通、农业、服务等领域感受明显。然而在教育领域,机器永远不能取代教师。”喻静告诉记者,人们不仅要研究如何发展“物”,让物变得更智能,从冷冰冰到有温度;还要研究如何以物来培育人、以物来融合人,即通过先进技术来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以及个性化学习和开放、创新思维能力。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更精准的描述应该是“人工+智能+教育”。

喻静表示,人工智能作为学习伴侣、个性化指导助手,在增强学习的互动性方面效果明显,但人工智能只是教师使用的一种工具,可以赋能教师但不能取代教师。智能化背景下,教师与辅助教学的智能机器交互产生新的空间,教师也面临新的教学挑战,智能时代的到来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发展状态来选择合适的人工智能手段,实现人机协同、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和适应性的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信息素养。这一目标的达成需求深入持续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助推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培养和培训改革,优化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引导学校管理者、教师合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管理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引领未来教育方向。

建议“鼓励机构与学校共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

虽说人工智能能够赋能教师,为其减负增效,但是当前人工智能教育产品的科技研发、资源开发、应用服务等尚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初期,未能实现产业链前端的充分应用,人工智能教育产品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两张皮”现象明显,没有实现深度融合,大多数产品还停留在“噱头”层面予以推介售卖,不仅难以真正助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变革,还有可能对师生的能力、心理、习惯、认知产生负面作用。

如何破解?喻静建议,在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应在试点区域和试点学校范围内,尽快同步启动实施人工智能助力在线教学全过程试点。结合探索建立基于学生能力、知识、情感等综合水平的教、学、考、管、评一体化智能决策系统,推动构建适合人工智能与在线教学深度融合应用的规则体系,并推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及时转化为在线教学新产品。

同时,鼓励行业领先企业、服务机构与各级各类学校共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协同搭建教师挂职锻炼、产学研合作等人工智能领域工程能力训练平台,提升师生人工智能素养。依托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支持高等学校加强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引导职业学校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指导中小学校开设人工智能学科课程,并积极探索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机制。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杨斯涵 黄京

编辑:胡红叶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