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戴莹芳
近日,国家卫健委和教育部联合发布《高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新方案有什么变化?校园防疫还要加强哪些方面?湖南省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主任医师刘富强对此进行了解读。
A 增加校园常态化监测预警
“适龄人群疫苗接种应接尽接,鼓励增加抗原检测,加密校园核酸检测频次,提高核酸检测抽检比例……”刘富强介绍,第五版的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在预警监测、快速处置疫情、校门管理、核酸检测范围频次等方面作出了调整更新。
首先是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要求。新方案要求,根据不同学校环境和师生来源特点,针对性落实校园出入管理、师生员工管理、重点场所和区域管理、环境卫生整治、校内个人防护等措施,着力防范疫情输入校园。
其次是增加校园常态化疫情监测预警。新方案指出,要及时监测疫情形势变化,严格实施人员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缺勤追踪登记等措施,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检测抽检。如所在县(市、区、旗)发生疫情,要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加密核酸检测频次,提高核酸检测抽检比例,鼓励增加抗原检测,加强学校疫情早发现力度。
此外,要细化完善疫情应急处置要求。按照新方案,如果校园出现疫情,要立即完成常态化和应急机制转换,做好传染源控制和管理、风险区域与风险人员划定管控,有序落实封闭管理、人员转运、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环境消毒和垃圾处理等,确保在最短时间遏制疫情传播蔓延。
新方案对适龄人群疫苗接种工作也提出了要求。如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推进符合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加强免疫接种。
新方案还强调了校园疫情防控的督导检查和风险排查,相关部门安排专人定期检查评估,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B 师生员工定期核酸抽检
“学校是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校园防疫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刘富强表示,新方案要求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检测抽检。这是因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等特点,校园防疫一定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要求防控措施更早、更快、更严、更实。
只有反应及时迅速、以快制快,尽早通过核酸检测筛查出阳性感染者并采取管控措施,才能阻止病毒传播链延长,避免传染更多人。除了要早点做核酸检测,还要反复做核酸检测,才能尽可能不漏掉奥密克戎变异株。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检测抽检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学校疫情早发现力度。
C 守好校园“防疫门”
“加强校门管理和相对封闭的校园管理,能降低新冠病毒进入校园的风险。”刘富强建议,学校应动态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对于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应暂缓进入校园。
师生员工每日进校晨检时,需核验身份并检测体温。师生员工除了进行体温检测外,还需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并进行登记,校外无关人员不要进校园,快递也不要进校园。
师生员工最好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不鼓励带病坚持上课,师生员工在家中或在校期间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当立即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后到医院的发热门诊(发热诊室)就医,不得隐瞒病情。学生在家发病就医,家长应当及时报告班主任;教职员工在家发病就医应及时告知学校,学校做好就医结果追踪登记工作。如在校内发病,学校医务人员应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去定点医院就医,做好就医结果追踪和登记。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师生员工,学校要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此外,师生员工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简单说来,就是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用公筷、1米线等个人防护措施。
学生应尽量做到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的外出活动。乘坐公共交通或校车时应当注意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社交安全距离,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物品;上学到校或放学到家应当及时洗手。
目前正是春夏季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刘富强表示,在做好新冠肺炎防控的基础上,也需要做好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病、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杨云龙
编辑:彭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