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区杉木小学学生正在上特色课。
红网时刻长沙12月20日讯(通讯员 肖登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在芙蓉区杉木小学,五甲班的孩子在长沙市卓越教师罗娟的带领下,伴随江南的紫竹调,唱起了古诗词。
这是长沙市芙蓉区杉木小学以“聚焦双减政策 构建精品课堂”为主题开展的研讨活动剪影。
落实“双减”政策,今年以来,芙蓉区杉木小学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通过打造精品课堂、提质课后服务、落实五项管理等举措,减负与提质两手抓,“双减”减出了新活力。
打造精品课堂,开发校本课程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课堂是关键。在芙蓉区杉木小学,古诗词课融合语文、美术、音乐学科,构建有声有画有情的生本课堂;数学课从生活入手,以长沙流行的茶颜悦色为话题切入点,解决配比问题;英语课堂以活动导趣,在情境中浸入式学习;剪纸课堂深度融合传统文化……通过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讨课、精品课堂研讨沙龙,杉木小学不断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构建生本课堂、智慧课堂。
在李自健美术馆“寻觅星城拾光,探寻艺术之美”;在隆平水稻博物馆“感知一粒米的匠心传承”;去长沙市博物馆和规划馆“探长沙历史,悟星城变化”;到湖南地质博物馆“探秘宇宙的奥秘”……最好的课堂在路上,今年来,杉木小学通过“绿洲行动”,为杉木学子打开了看世界的大门。
“绿洲行动”是杉木小学基于学情为本校学生量身打造的一套激励性评价机制。行动以一个月为周期,依据学生集卡情况,评选一批“绿洲少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我的孩子是‘绿洲’行动的受益者,老师的评价让孩子有了学习的方向。”家长们认为:“‘绿洲行动’让孩子心中,不再只有书本和作业,而是拥有了探索整个世界的勇气和梦想,这是真正的幸福教育。”
据悉,“绿洲行动”是杉木小学构建的传统文化和素质教育融合的校本课程体系——“青杉学堂”的组成部分之一。该课程主要包括传统美育、民族器乐、传统体育、经典文化和社会实践课程,涵盖剪纸、创客、手工等传统文化;葫芦丝等民族器乐;劳动种植、垃圾分类、“绿洲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五项管理常态化,护航健康成长
遵循“双减意见”,杉木小学各部门联动,完善督促机制,将“五项管理”落到实处,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保障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化身小小“协调员”,班主任成为作业“统筹员”,每天的作业经过讨论后公示出来;周三“无作业日”是杉木学子最快乐的一天,学生自主安排“家庭日”“读书会”、跳绳、做劳动……
“小朋友,你睡觉了吗?”助眠音乐和睡前故事又来了,孩子们自觉地合上书本,准备睡觉。学校每天坚持记录睡觉时长,定期调查学生睡眠情况,通过班级小管家发送睡眠小贴士,帮助孩子养成科学睡眠好习惯。
同时,全校还开展分级阅读、草坪读书会,评选校园小主播。班级开展特色读书活动:整本书阅读、图书漂流、好书推荐会、我的读书故事分享……浸润着书香,小朋友们慢慢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兴趣。
茵茵草地,足球滚动。“奔跑吧,少年”,学校每学期开展足球节、篮球节、运动会,密切关注学生体质状况,定期监测,保障每天一小时运动时间,培养体育爱好。
“三点半”课堂,丰富课后服务
“课后有去处,家长放心了。”放学后,足球队、啦啦操活力四射;机器人、剪纸课趣味多多;绘本园、小小数学家——知识的海洋真奇妙;书法班、劳动种植、葫芦丝……个性课程精彩纷呈。
遵循自愿报名原则,杉木小学统筹安排课后服务,以基础课程+个性课程的模式,督促学生完成作业之余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拓宽了儿童视野,提升了三点半课后服务品质,减轻了家长负担。
构建精品课堂、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建设多元化校本课程和特色教育,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空间;完善督促机制、形成家校合力、建立有效评价体制。秉承“幸福教育”理念,杉木小学全方位行动,保障了“双减”的落地落实。
来源:红网
作者:肖登科
编辑:贺纯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