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江河安澜,水润民生。千百年来,长沙“一江六河”——湘江、浏阳河、捞刀河、沩水、沙河、龙王港、靳江河奔腾不息,以万钧之势开山破石,传承文明,澎湃时代。建党百年之际,长沙市水利局、红网长沙站策划《奔流长沙》组图报道、系列视频与媒体融合作品,体现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以来“一江六河”人水和谐的大美画卷,展示长沙“向水而生”的历史嬗变、时代行歌与未来图景。
龙王港梅溪湖段。(石兰夫 摄)
河水流淌,风景宜人。(彭超 摄)
恣意是它,温婉是它。
暴若蛟龙是它,美人如玉是它。
在不息的时光奔流中,
悸恐、敬畏、惊喜、亲近与赞美等情怀流转。
碧波中,暗藏人类最丰沛的情感。
清清龙王港,巍巍岳麓山。
初秋阳光下,龙王港河面清风徐来,碧波粼粼,两岸绿化风光独好,人、河、山相映成趣。
全长29公里的龙王港河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西北角,发源于“雷锋故乡”望城区(现长沙高新区雷锋街道),是湘江一级支流。其中,岳麓区段约14.8公里,流域面积约173平方公里,流经梅溪湖、天顶、望城坡、咸嘉湖、西湖、望月湖6个街道汇入湘江。
长沙高新区牌楼坝水库,龙王港发源地。 (石兰夫 摄)
水流潺潺,生机盎然。(彭超 摄)
清《湘城访古录》称此水为曹塘河,又称麓桥河,发源于望城、宁乡一带的山中(现长沙高新区雷锋街道),上游汇望城县白箬铺、谷山之水,经梅溪滩,沿狮子山南麓绕过咸嘉湖,盘旋曲折从溁银桥下汇入湘江。全长约20多公里。而作为地名的龙王港指的是老溁银桥西端附近。
历史上龙王港洪害不断,其时,乡人为祈祷龙王保平安,将其取名“龙王港”。有民谣云:“韩家湖上水汪汪,十年湖田九年荒。龙王年年吐黑水,穷人岁岁遭祸殃。”龙王庙由是而立,龙王桥由是而建,年年祈祷,但收效甚微。
1964年,当地政府组织乡民治湖改水,拆掉老龙王桥,废除从溁银桥至磨桥一段2000米长的老港,沿扇子山下,开凿一条新港,修筑了防洪堤,兴建了桥梁、涵闸、排渍站等。
梅溪湖大桥河段。(石兰夫 摄)
站在梅溪湖大桥上,龙王港河流水潺潺,纵目远眺,整个梅溪湖尽收眼底。(石兰夫 摄)
尖山湖水库,龙王港一级支流肖河的源头 。(石兰夫 摄)
碧水荡漾。(彭超 摄)
由于龙王港沿线两岸密集开发建设及历史成因,造成了河道水质不稳定。进入21世纪,长沙城区面积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工业迅速发展,而管网配套、治污设施却没有跟上,流域缺乏雨污分流,原本清澈的龙王港河褪变为一条劣五类河流。
龙王港西湖文化园段。( 石兰夫 摄)
水草丰美。(彭超 摄)
2018年以前,龙王港西湖文化园段为长沙市24处黑臭水体之一,近年在河长制的统筹推动下,通过控源截污、雨污分流、内源治理、生态提质等系统整治,水环境明显改善,2021年龙王港口(入湘江)水质已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
沿龙王港走进西湖文化园,西湖宛如一个蔚蓝色的陶瓷缸,装满天空;远眺湖心小岛,又似亮晶晶的启明星,微微闪耀。
生活在长沙的人们,都还记得西湖文化园曾经朴素而随俗的名字——西湖渔场。
龙王港西湖文化园段,湖光山色。(石兰夫 摄)
湖岸边跃起白鹭蹁跹的倩影,穿过波光潋滟的湖面觅食、嬉戏,金翅雀、灰喜鹊、斑鸠等各种鸟鸣声在亲水游道旁的树丛中此起彼伏……随着西湖文化园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大量鸟类在湖区筑巢繁衍,构成一个生机盎然的小世界。
水养性,景怡情,千亩湖面任寥阔;绿连片,鸟飞翔,此等山水长绵绵。这座城,也因龙王港的生态变迁变得越来越生态宜居。
梅溪湖文化艺术中心。(石兰夫 摄)
梅溪湖公园绿化美景。(石兰夫 摄)
龙王港河畔,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如热烈绽放的芙蓉花,盛开在水边。这座美轮美奂的建筑地标,是湖南规模最大、用途最广泛的文化中心,每年举办大小数百场演出,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世界级的高雅艺术盛宴。
而与此相连的高端物业,则成为宜居长沙的真实写照。龙王港沿岸,五星级酒店、生活购物广场、高端住宅小区鳞次栉比,既改善了河流沿岸的城市景观,又拉动了长沙市整体经济发展。
占地318亩的梅溪湖公园跨过龙王港河道,河道、湖泊、景观于此衔接一体。栈桥、景亭、树影、娇花、沙滩、喷泉……美景数不胜数。在风景秀丽的梅溪湖公园散步或慢跑,是市民钟爱的休闲时尚。伴水而行,触目即是鱼翔浅底,水鸟翩跹。
梅溪湖金茂酒店、金茂双子楼,洋溢城市现代气息。(石兰夫 摄)
龙王港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河段,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石兰夫 摄)
亲水而居,择水而栖,这是亘古不变的人类天性。眼下,龙王港流域治理仍在持续,重点聚焦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实现“河畅水清、有鱼有草、河岸景美、人水和谐”的愿景目标。
鱼在水中游,人在画中走。人与水和谐共生的梦,已照进现实。
来源:红网
作者:彭超 石兰夫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