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
红网时刻长沙6月20日讯(记者 贺卫玲 通讯员 罗军飞 刘新少)如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6月20日-21日,国际传播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中南大学举行,旨在加强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提高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提升国际话语权。
本次会议由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联合主办,南宁师范大学中国周边传播研究院协办,中南大学融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中南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中南大学中非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电视台等13所高校和单位的专家学者应邀做大会报告。
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幕式上,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罗军飞研究员介绍与会嘉宾及领导,对专家学者们的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科朝教授致欢迎辞,高度评价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希望大家能从会议学术交流中吸收新的理念和智慧,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既要有高的政治站位,也要瞄准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把优秀中华文化展现在世界面前,特别是要讲好当代中国的故事、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讲好建党100年来的故事,让更多中国的美好故事在国际国内传播,让更多的国际友人被中华文明所吸引,为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接下来的线下报告环节由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白寅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本乾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南宁师范大学中国周边传播研究院陆地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斌教授,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廖圣清院长,湖南师范大学肖华锋教授,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院长唐宁教授,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白寅教授,先后从不同的角度对如何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富有启发性和创新性的学术见解,特别是对国际传播总体战略规划、国际传播研究的范式构建、国际传播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影视作品的跨媒介叙事及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策略的国别对待,以及国际新媒体传播人才培养的多元融合教育模式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具有现实性和操作性的传播策略与人才培养模式,令在座听众深受教育、启发和鼓舞。
下午的线上报告环节由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院长唐宁教授主持,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赵永华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邓建国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学院院长张明新教授,主要就国际传播的颠覆性创新、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以及国际传播从业者培养等角度进行了报告分享,从自身学术研究视角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的思考和看法。
21日,“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生学术论坛”将继续在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举行。
本次会议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对推动我国高校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培养传播领域一流人才,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等有着重要的学术理论和现实意义。
来源:红网
作者:贺卫玲 罗军飞 刘新少
编辑:阳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