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桥水质净化厂。
长沙供水客户服务中心。(本文图片由长沙水业集团提供)
在全国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举措频出、国有资本布局持续优化的发展背景下,长沙水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业集团)以创新为引领,努力修炼内功,不断拓展外延,从一个公益性、平台化发展的企业,加速转身、破茧蝶变成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水务集团,关键在于坚持鲜明的创新导向,以创新为引领激活水业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水业之心: 在步步前行中践行为民宗旨
水业集团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长沙市自来水公司,于2005年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的长沙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1年整合引水、排水组建而成,目前下辖八家全资子公司和一家控股上市公司华油惠博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博普),经营范围涵盖水务(供水、排水、引水、水务工程、水务信息、水务环境、水务科技)、油服(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的设计、装备、工程、运营等综合服务)、投资等领域。
70年来,水业集团以滴水穿石的精神矢志不渝,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供水服务。目前,日供水设计能力达260万吨,供水范围99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500余万人,日污水处理设计能力达121万吨。一直以来,始终初心不改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水务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水业之为:在深化创新中实现发展破局
和很多国企一样,水业集团也曾受体制机制不活、思想观念不新、市场历练不够、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困扰,矛盾交织重叠,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自2018年集团召开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强力推动创新”的观点由上至下成为共识,通过大刀阔斧推动改革创新,企业一举扭转了连续八年亏损的不利局面,成功走出困境,实现突破。
——推动发展模式创新,收购上市公司与推进战略合作并举,不断优化产业布局
水业集团坚持以发展为中心的战略思想,坚持实体经营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的战略决策,坚持绿色高质、开放共享、改革创新的战略举措,把实业、实体作为发展之根、事业之基,把金融、资本作为发展之柱、力量之泉,立足新形势,谋求新发展。
一方面,顺利收购上市公司。为有效落实市委、市政府“化债—转型—上市”指示要求,通过反复对接、多轮谈判,最终选定“惠博普”,并于2019年8月成为“惠博普”控股股东。从短期效果来看,收购上市公司并表后,市水业集团负债率大幅下降,整体经营财务状况优化效果显著,信用评级随之提升至AA+,为拓宽融资渠道、控制融资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远期影响来看,收购上市公司为进一步建立水务环保和油气服务的产业发展平台和对接资本市场的资本运作平台,为逐步装入资产实现整体上市、推动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战略合作。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水业集团全力推进下属长沙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有序完成了排水公司资产整合、中介尽职调查、意向投资者谈判等系列工作,于2021年3月2日,正式引入三峡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长江生态环保集团为排水公司股东。此举不仅引入资本金近20亿元,缓解集团资金压力,化解债务风险,提升整体盈利水平,也为实现排水公司资产装入上市公司,后期再进一步利用资本市场撬动社会资本,整合行业资源,推动主业做大、做强、做优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动管理机制创新,以机构改革和人力资源优化为抓手,释放市场化转型强劲动能
水业集团针对企业重组整合后资产权属不清、产业布局分散等问题,通过科学运用股权划转、资产划转、吸收合并、股权出资等手段,对组织架构进行全面调整,促进了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运营管理效率持续提升。
比如,子公司中南水务工程有限公司,原设8家分公司,除主营水务工程建设外,还经营其他辅业,产业之间关联度不高、协同性不强,此前只能依托集团勉强保本微利。2019年剥离辅业后,中南水工调整项目管理模式,加大外部市场布局,当年建安业务实现收入6.09亿元,其中外部业务收入2.81亿元;2020年,该公司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产值水平创历史新高,其中市场化外部业务超过“半壁江山”。
再比如,子公司长沙供水有限公司,在行业内率先推行预付费工作,不仅有效增加企业现金流,同时也避免用户因欠缴水费而影响生产、生活,更对“信用长沙”征信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加强客服人员对用户预付水费的引导,积极开展服务进社区活动,稳步推动智能水表小区自动开关阀工作,全面促进基础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升。
在机构改革调整的同时,水业集团更注重人力资源优化,实现集团职业管理、技术、技能通道全面打通,科学核定职级职数,优化工资总额管理,实现效益增工资增、效益降工资降,助推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效益最大化。按照员工人数“控制总量、盘活存量、科学增量”原则,通过推出总分厂托管模式、“集中控制+流动巡检”大班制生产运营模式、加压泵站“远程监控+远程操控”模式等,精简生产运营人员,对精简人员通过转岗培训补充到营销服务、维修抄表等岗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尽其才、人尽其用,营造了比学赶超、百舸争流的工作氛围。
——推动技术工艺创新,HPB技术在新开铺水质净化厂投入应用,节省投资近10亿元
技术研发能力不足,是此前制约水业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有了这种危机意识,企业自我突破的内生动力也就会更强。坚持刀刃朝内,拿起“手术刀”直击痛点,把原有水质检测、设计、计量等相关资源,整合到新设置的中南水务科技公司名下,定位为创新中心,集中优势力量推动技术研发,致力于让“更专业的人做更专业的事”。
与此同时,水业集团又将眼光朝外,通过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创企业等联合创新、协同创新,倒逼企业本身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比如与湖南三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湖南科友环保公司,注重产学研结合运用,重点围绕环保核心技术高浓度复合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技术(HPB)进行联合研发,将同济大学实验室技术成果应用到长沙新开铺水质净化厂,经济效益显著。目前该技术正在省内外多个项目上推广应用,《高浓度复合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技术规程》,已顺利通过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定,并推荐为湖南省工程建设推荐性地方标准,将于今年8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实施。
以日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的长沙新开铺水质净化厂为例,随着城市发展和国家对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原有处理规模和水质标准已无法满足现状需求,如按原计划传统A2O处理工艺进行扩容提质(产能提高至19万吨/日,出水水质由国标一级A标准提升至省地标一级标准),总投资将超过12亿元。而利用HPB技术后,节约征拆用地近100亩,仅征拆安置成本一项就节约6.5亿元左右,还有效避免了征拆引起的社会稳定问题;同时总投资较原可研工艺节约70%,运行成本降低约0.1元/吨,使得建设周期缩短30%以上。最终,项目总投资仅为3.5亿元,较原可研方案节省近10亿元,建设成本、时间成本大幅压缩。
——推动服务方式创新,用水业务办理从“最多跑一次”迈向“一次都不跑”
水业集团不断升级制水工艺,深入推进水厂提质改造工程,在常规工艺基础上增加臭氧和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全力实现水厂深度处理全覆盖,确保“出厂水”水质106项指标全面优于国家标准。同时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提供更加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体验。
自2021年3月1日起,为进一步“减环节、压时限、优流程、提效率”,水业集团针对企业用户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将以“0520”为服务目标(即:供水报装业务0资料受理、办理时限缩减至5个工作日、业务办理环节压缩至2个、工程实施0利润),主动创新服务举措,让用户真正体验到“即申报、快通水”的便利服务,有效降低用户用水经济成本,让用户真正获得实惠。
同时稳步推进片区化改革,实现水管家服务模式,打造“30分钟用水服务圈”,工单即时办结率提升至100%,重复投诉率降低至3.5%,用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搭建便民平台,设立水电气综合自助服务厅,发挥公共资源配置平台效应及规模效应,设置水电气综合自助一体机,使客户能够实现水电气非现金类缴费业务在各家营业厅完成“一站式”办理,避免用户在多个营业厅之间往返跑路。
此外,水业集团还积极沟通街道、社区、物业等单位,开展形式多样、深入人心的服务进社区活动,常态化组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宣传交流活动,每年实施水厂开放日活动50余次,增进社会对供水企业的了解,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水业之志:在担当作为中继续高歌勇进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之本、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务行业是事关城市发展的重要产业,是保障人民生活幸福的基本要素。当前,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水务行业的地域界限逐步消融,市场竞争加剧升级,其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已成为必然的趋势,随着时代变化、社会发展,人民群众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才能顺应水务行业发展新方向。
专注做好水务主业、全力服务民生事业,既是水业集团的历史底蕴和传承,更是永恒的初心与使命。唯有崇高的情怀才能成就崇高的事业!正是这种情怀和使命,激发出全体水业人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凝聚起“站在一处、想在一起、干在一块”的强大力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长沙水业集团成立70周年,全体水业职工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水业集团将永葆“真心为民,用心兴业”的企业宗旨,“点点滴滴,始终为您”的服务理念,全力打造“长沙水,为民情”党建品牌,以具体行动为民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加快实现市场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为践行“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长沙作出新贡献!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黄宋睿 张 萍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