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看似不起眼的地方一度是中共湖南省委的秘密机关所在地,见证了当年那段艰苦的革命斗争岁月。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望城区桥驿镇群力村,一株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百年老樟树下,有一栋废弃多年的老屋。鲜为人知的是,这看似不起眼的地方一度是中共湖南省委的秘密机关所在地,见证了当年那段艰苦的革命斗争岁月。
正月初五,闲不住的村民早早复工,拖着小板车、拎着桶子和刷把,忙着对其进行修缮,预计该处省委旧址在今年3月可以对外开放。而离该旧址几步之遥,则是革命烈士周炳文的故居。二者之间曾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当年的省委旧址缘何设在了这里?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当地有关人士。
峥嵘岁月 小山村里藏着大机关
1930年7月下旬,中共湖南省委得到红三军团即将攻打长沙的消息后,立即派张学琅、刁牧民星夜赶赴长沙,与红军取得联系,要求红三军团进占长沙后继续向益阳、常德方向进攻,与红二军团配合,夹击敌人。同时,省委将机关从益阳迁至望城,将秘密机关设在了杨桥照霞冲,也就是如今的群力村。
彼时,杨桥照霞冲是一个大村落,也是周氏族人的聚居地,有大小房间近百间,村庄周围全部用麻石护坡,墙体用麻石垫基脚,青砖砌至腰墙,屋面盖的小烟瓦。
“设在这里,是因为当时的省委委员、省委宣传委员会主任兼秘密机关负责人周炳文是照霞冲人。这里位于黑麋峰附近,居住人口多,群众基础好,不易引人注意,且距长沙不远,容易获悉情报、指导工作。”指导该地修缮重建的湖南省方志专家钟铁球介绍,当时省委工作人员有20多人,分散住在附近老百姓家。
1930年8月,中央巡视员关向应来湖南巡视工作,就多次在照霞冲听取湖南省委的工作汇报。8月28日,省委在照霞冲召开常委会会议,讨论布置长沙、湘东、湘北等几个中心区域和铁路、海员工人的工作,关向应还参加了这次会议。
1930年10月初,正值中秋节。省委派人到长沙城内购买了一些过节物品,用独轮车运回驻地杨桥照霞冲。不料此事引起敌人的注意,因为有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的帮助和掩护,迅速将机关转移到铜官边屋场郭仲甫家中,才未遭破坏。
钟铁球表示,因斗争形势的需要,秘密机关在望城进行了4次转移,分别到了茶亭、铜官、靖港等地,最后被迫迁往益阳。1931年3月,周炳文不幸被捕,宁死不降的他于当年5月11日被害,葬于家乡。
据望城区委书记刘拥兵介绍,省委机关秘密迁移望城期间,虽然白色恐怖笼罩,条件极其艰苦,仍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领导全省各级党组织与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有力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一批特委、县委及基层组织相继得到恢复和重建,全省党员人数也在迅速增加,其中1930年6—10月,由10760人上升到14000余人,增加了3000多人。
薪火传承 新挖掘修缮红色革命遗址15处
“这里是当时省委机关在望城区进驻时间最早、停留时间最长、决策最为有效的省委旧址,历史意义重大。”钟铁球说。
历经变迁,当年的老房仅遗存二处8间,其中一处单存一间,一处留有7间,均为1930年7—10月省委领导和工作人员住过的房间。2021年,桥驿镇启动省委秘密机关旧址抢救性保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地方党史、地方文史资料展示陈列,预计3月中旬完工。
“修缮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保持原生态风貌,依托自然村落的资源禀赋,营造乡土风情与田园风光结合的美感。”1月19日,桥驿镇群力村省委旧址保护修缮会议在村委会召开,明确按照这一理念,对省委旧址进行恢复,铺设小青瓦屋面,以麻石做暗水沟,用生态绿篱做围栏,使遗址与周围民居和景致相映成趣。
“群力村作为全区四个重点红色村之一,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比邻黄桥大道S213,交通十分便利。除了省委旧址还有周炳文故居、狮子山抗日战壕等景点,涌现了7位烈士。”桥驿镇党委副书记罗瑜介绍,为推进省委旧址的修复工作,桥驿镇专门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毛斌牵头负责的红色文化工作组:“将修复工作与乡村振兴、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红色阵地。”
据悉,为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发展红色旅游,近年来,桥驿镇党委主动作为,新挖掘修缮红色革命遗址15处,已完成湖南和平解放秘密电台旧址、周炳文故居的保护性修复,将其打造成党组织活动阵地、红色教育基地,同时出版了《周以栗》《桥驿红色故事》等乡土教材两本,开展红色教育,每年吸引数万游客展开红色研学。
沧桑巨变 奏响乡村振兴铿锵乐章
在群力村,除了如火如荼开展红色阵地的建设,村里还修好了同心路、完善了基础设施,并获评湖南省美丽示范乡村。美丽村容与红色文化相得益彰,每年吸引上万名游客纷至沓来,让小村庄变得热闹起来。村民马星沙原来在外地做工程,前两年回到乡里投资了休闲水果采摘园,还有周腊新等4户村民在家里挂牌做起了民宿。他们纷纷表示,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村里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
事实上,除了省委旧址,桥驿镇还出现了为湖南和平解放作出巨大贡献的秘密电台,走出了我党的新闻事业开拓者、红中社(新华社前身)第一任负责人、《红色中华》报主编、被誉为“新华英烈第一人”的周以栗等20余名烈士……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厚重的红色文化早已为桥驿凝聚了一抹亮丽的红色底色,既为当地激活了红色旅游经济,更激励着一代代桥驿人奋勇争先,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红色旅游资源,桥驿镇积极推进全域旅游,滑翔伞基地、玻璃漂流、山居半亩民宿、星空茶园等一大批体验感强、聚人气的文旅休闲项目纷纷落户;黑麋峰村的黄金茶、民福村的油茶树、禾丰村的吊瓜、群力村的向日葵等各村农业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据悉,2020年,桥驿镇各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20万元,帮助全镇707户186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
近年来,清洁焚烧二期、灰渣填埋场、桥汨线S213公路、电力630攻坚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中巨机械、中阀二期顺利投产,2020年桥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2亿元,规模工业产值22.4亿元,完成财税收入1.04亿元,是望城首个税收过亿元的乡镇。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铿锵乐章,已然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奏响。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朱华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