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余宁山
春节临近,又是一年团圆时。今年的年夜饭是下馆子还是在家里吃?春节期间外出就餐,要注意什么?对于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科专家提醒,春节期间应该做好就餐人员健康监测,选择清洁卫生的就餐场所,尽量少聚餐,不要高谈阔论,选用健康食材,不吃生食或者凉菜。
1 春节外出聚餐 选择通风良好的位置
连日来,各地疾控部门呼吁,尽量不要聚餐,私人聚会聚餐等应在10人以内;必须外出就餐时,要佩戴口罩,携带免洗手消毒剂;点餐时,优先选择无接触电子菜单和扫码点菜;避开通风不良的座位,如无窗户的包间;就餐结束后,建议选择扫码付款等无接触付费方式。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雷建华表示,春节聚餐本是传统,但高朋满座、觥筹交错、高谈阔论的“餐桌文化”不适合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
“如何从就餐环节做好疫情防控,十分必要。”雷建华介绍,首先,应尽量在家里就餐,因为外出就餐时,共同就餐人员、就餐环境和食材选择的不可控性将增加;其次,无论是在家就餐还是外出就餐,都必须注意就餐环境的清洁卫生,注意人员的健康状态,配合餐饮店的防疫要求如查验居民健康码或行程卡,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等;第三,无论是在家就餐还是外出就餐,尽量做到每个成员固定餐具,使用公筷公勺或者实行“分餐制”;第四,如果只能在外就餐,应该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的餐饮店,选择通风良好的位置,注意与其他人员的空间距离,尽量保持1米以上,尽量避免交谈,就餐前或如厕后注意洗手,尽可能避免触碰公共物品。
雷建华特别提醒,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处于“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或者有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成员,不可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起聚餐。这些成员应该在相对隔离的区域单独就餐,且应固定餐具,对其居住和就餐环境、使用的餐具定期消毒。
2 就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餐后建议用密封包装牙签
中国疾控中心建议,春节期间减少在餐厅就餐时间,建议就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雷建华表示,“就餐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之内”并不是此次疫情发生后才提出的观点,而是近年来倡导餐饮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过长的进餐时间并不利于消化吸收和身体健康。在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倡导“就餐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之内”有利于餐饮企业按要求、按计划控制顾客量,特别是有利于高峰期就餐人员的空间隔离,减少食材浪费和食品污染,同时提高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的覆盖率。
长沙一些餐饮店负责人也表示,顾客缩短就餐时间,可以避免人流长时间聚集在一起。尤其是一些人气店,在饭点时段,店内坐满了顾客,还有不少人在门口排号等待,提倡缩短就餐时间可减少人员扎堆。
在外就餐后,如果使用牙签应注意什么?雷建华表示,餐饮企业提供的散装牙签有大量的不同来源顾客反复触摸,可能造成接触传播。同时,牙签有更大的机会接触口咽,牙签使用者很容易出现牙龈或者口腔黏膜的损伤,出现血液污染,也加大了其他病原体如肝炎病毒、艾滋病毒、放线菌等传播的可能性。
“就餐后建议使用密封包装的牙签。”雷建华提醒,使用后的牙签有一定的传播病原体的风险,并且属于锐器,应该有专用的污染锐器收集场所,按照有害垃圾处理。
3 年夜饭食材选择有讲究 点外卖最好采取“无接触配送”
“我家孩子喜欢吃七成熟的牛排和溏心蛋,春节期间,这些可以吃吗?我们做年夜饭时要注意什么?”市民孙女士询问。
雷建华表示,研究证实,引起此次全球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在常温和低温环境中包括低温保存的食材中,能够存活一定时间。
“常规烹饪温度可以灭活病毒。”雷建华提醒,市民应该尽量避免进食生食、半熟食品、凉菜等,特别是来源于冷链食材的生食和凉菜。食用肉类、蛋类等时,一定要彻底炖煮熟透,不要简单爆炒一两分钟就出锅,或吃几分熟的肉类、热烫,或直接食用半熟食品。同时,疫情防控期间,个体免疫力非常重要,应该选择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食品。
很多市民喜爱点外卖,吃外卖要注意什么?雷建华表示,低风险地区居民可以点外卖,除避免购买凉菜和使用半熟食品外,要注意选择正规商家。如果从外卖平台点外卖,应选择有资质的商家,收到外卖后查看是否密封,防止运送过程中污染餐食。外卖食品也可在家中进行再次加热加工,确保食品熟透。
点外卖,最好采取“无接触配送”,可在外卖单上备注,将外卖放在取餐点自取;在接受外卖的时候,佩戴好口罩和手套;接收外卖后,可以用75%的酒精对外包装进行消毒处理;就餐前用流动水洗手,确保手卫生,不要在洗手前触碰自己的口、鼻。
除选择食材外,雷建华强调了合理使用餐具的重要性,“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避免共同用餐时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此外,使用公筷、公勺可帮助大家养成定量取餐、按需进食的习惯。在外用餐时没有吃完的食品,可以用清洁包装将其打包回家,在保质期内可以加热后再食用,从而减少浪费,形成环保节约的良好风尚。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徐媛 沈书羽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