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两会“点将台”|借力人工智能 让农产品趟过“流沙河”

00:00
00:00

红网时刻长沙1月18日讯(记者 贺卫玲 姚宇超 杜放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大力发展精细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粮食提质工程......2021年长沙市政府工作报告用浓墨重彩的一笔勾勒了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站在新起点,面向新征程,长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美好生活图景正徐徐展开。如何让农民口袋鼓起来?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黄水奇.jpg

长沙市政协委员黄水奇建议用农业4.0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农产品定制销售。

作为农业界别委员,黄水奇潜心研究农产品销售课题,也探索着用农业4.0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农产品定制销售,目的是让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让城市居民以最低的价格吃上绿色健康农产品。

“对于农产品的销售,我想给大家打一个比喻,那就是一条河的两岸。如果把长、望、浏、宁的农民种植的本地优质农产品(包括粮食、蔬菜和深加工产品)比作河的‘北岸’,把长沙市区居民对本地农产品的刚需比作‘南岸’,中间隔着的就是市场营销这条河。因为本地农产品基本上很难趟过这条河,所以对于农民来说市场营销这条河堪比西游记中的‘流沙河’。”黄水奇说,这种现象在全省、全国都是普遍存在的。

如何化解这道难题?黄水奇说,那就是用农业4.0人工智能的方式,对农产品进行定制种植和销售。居民消费者在APP上将需要消费的粮食、农产品下单交给农民,农民按单种植和加工,交给居民客户。

这种模式吸引力在于,能让农民的粮食和农产品卖出一个好价格,增加收入。居民没有中间商利润而少花钱,省钱得实惠。集中送货可由村民组选派村民,小区可由业主选派代表监管,系统和终端设备可向社会专业公司购买维护服务。

如何推进实施?黄水奇建议,一是用人工智能实现农产品的定制种植和生产。2020年,市政协开展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口协商,就该课题进行过调研并基本形成方案(过河方案);二是自己作为农业界别委员围绕该课题积极履职。目前,前期已经投入400万元,开发了操作系统和研发了AI智能碾米机、AI智能恒温存储柜组。三是请求政府支持,在长沙市区建100个样板点并加以推广和宣传。样板点建成后,在一年时间内扁平化建成几千个对接点,到时我们长望浏宁的农产品和粮食平均每公斤能多卖出1元价格,小区居民能每公斤节省1元左右,居民能享有更加安全、实惠、便利的生活物资。

来源:红网

作者:贺卫玲 姚宇超 杜放

编辑:余惠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2021/01/18/890163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