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长沙11月30日讯(记者 蒋雨岑 通讯员 周靓)“梁书记,我写了个社区健康生活五建议,你看能不能在小区张贴一下。”长沙市长沙县湘龙街道湘贸社区88岁的老党员王明道拿着一张手写的建议书敲开了社区书记梁艳林办公室的门。“后疫情时代,大家要多学一学怎么健康生活。”
从疫情防护、楼顶种菜到垃圾分类,这已经是王明道第数不清多少次带着他的工作笔记来为社区出谋划策了,身为社区“红色管家”的他早已是大家的老熟人。
自从今年开始落实党员135联户工作模式后,湘龙街道把党员带头示范作用融入“五零社区”建设实践,纷纷开始走家入户访民情、找短板、解难题、办实事……
在湘龙街道,像王明道这样在“五零”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党员还有很多。一场街道社区书记带头、党员示范、社会参与,围绕“五零”社区建设地基层治理行动,在湘龙街道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88岁的老党员王明道在改倡议书。
疏堵结合
夜市“正规军”全军出击
近年来“夜经济”风头正盛,当夜幕降临,霓虹灯亮起流光溢彩时,各街道开始“活”了起来。
早在唐朝就有诗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清明上河图》中更是绘有各种酒肆、小吃店、南北杂货、胭脂水粉……数不胜数。古往今来的人们都在夜色给予得欢乐中释放疲惫,这是都市精英们在辛劳之后地狂欢。
然而几年前的湘龙街道潇湘路社区城西夜市,这些都市精英们的狂欢圣地却满是垃圾、遍地油污,大家艰难地在乱摆乱放的摊位之中穿行,这场解压盛宴俨然已不再轻松。
情形越发严峻,不得已采取得高压执法却导致小区矛盾越发激化,居民们的投诉率一天比一天高。
时任潇湘路社区书记的孙建松组织居民代表召开紧急商讨会后,决定采用“疏堵结合”的办法,对夜市进行“合理选址、科学分区、专人管理”,引导夜市经营者“摊位定点、租摊付费、持证上岗、按章经营”。
从2016年8月起,湘龙社区在非主干道麦子坡路两侧,分为水果、杂货、夜宵等区域共设置了146个规范的夜市摊位,并在晚上对道路进行临时封闭。
11月29日晚九点,冬夜的城西小区夜市中,146个摊位灯火通明、熙熙攘攘。刘应昌夫妻俩“淘汰”了卖水果的三轮车,在城西夜市入口支起16平米的水果摊,工作时间更固定,一天收入就有两三百元,相比过去翻了倍。
冬夜里的146个摊位灯火通明、熙熙攘攘。
“这下好了,‘持证上岗’后,我们也是‘正规军’了,不用再东躲西藏,大家可以放心地来买我家食品。”刘丽伟向社区申请了《食品摊贩登记证》,在进行体检后办理健康证,并缴纳10元一天的卫生费后即可在18点至24点进行定点经营。作为湘龙街道首位《食品摊贩登记证》持有人,她由衷地为大家再也不用为了抢到一个夜宵摊点争得面红耳赤而感到高兴。
目前,城西安置区夜市疏导点146个摊贩点均已申领了《食品摊贩登记证》,经营者都办理了健康证。
“以前我可不敢给他吃这些小摊子上的东西,现在听说都有证了买起来也就放心多了。”正在摊位前给小孙子买炸串的李奶奶逐渐放下了对夜市路边摊的成见。
为共同营造和谐、温暖的社区氛围,湘龙街道还会对社区低保户、残障人士以及少数民族经营者免费提供摊位,让他们在获得收入的同时更快地融入到社区中来。
孙建松表示,目前全县正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将进一步挖掘居民消费潜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希望潇湘路社区对夜市的规范能为长沙县城区夜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党建+五零
“红色管家”全方位服务万家
“4s书记又来了。”
“以前办事跑断腿,现在书记直接到小区来解决问题了。”
自六月开始实施社区书记下小区、市场版块现场办公开放日以来,在拥有50家4S店的湘贸社区,每月总能看见这位被社区百姓亲切称呼为“4S书记”的社区书记梁艳林身边围绕着一群亟待解决问题的居民。
“我反映一下门禁电话的问题。”“我说下业主交水费限额度的问题。”“我觉得一楼不能停车,要给业主活动场所腾地。”在楼道的特殊“办公室”里,大家争相诉说着自己的诉求和建议。
5月的一场现场办公会,最终接收到12条诉求,梁艳林现场解决了4条,后面陆续解决5条,剩余关于小区绿化缺失、人车分流、全封闭管理3条为开发商历史遗留问题需时间消化和逐步解决,也将持续保持跟进,并给予反馈。
在众多诉求得背后暗藏的是永和佳苑物业和居民之间日益增加的矛盾,由于开发商前期欠账,湘贸社区的长永佳苑安防系统维护资金不到位,导致居民出行没有保障,业主不愿意交物业费,和物业之间的矛盾已然濒临爆发临界点。
“咱们要让利于民,不能与民争利,服务提升上来,物业费收缴自然顺利进入良性循环。”梁书记的话既温和又有分量,她找到开发商进行谈判,最终开发商同意拿出40多万 ,不仅完善了电梯和消控室维保,还安装了门禁系统,建立了微型消防站。这场从14年入住开始就打响的物业和居民之间的拉锯战终于落下帷幕。
听居民意见,为居民办实事,湘贸社区此举受到辖区居民一致好评。
湘贸社区书记梁艳林为企业解决问题现场。
“员工食堂的厨余垃圾如何处理?”“停车难的问题如何解决?”“4S店门前道路可否设置减速带?”湘贸社区的特殊“现场办公会”不仅解决居民诉求,企业的需求一样不能忽视。
“大家有事可以来问问,有牢骚可以来发发,有什么问题我们一起解决。”社区党支部书记梁艳林反复说。
面向辖区企业,湘贸社区推出“红色管家”服务,通过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机制不断充实管家服务团队,优化管家服务方式,拓宽管家服务阵地,形成“有事找管家、人人皆管家”共建共治共享局面。
“用我们公司食堂吧,我安排师傅。”疫情期间长沙高速收费站设置卡口时,原有食堂太小、又没有餐饮门店开门,几十号人吃饭成了难题,听闻此事的湘贸社区两新党组织书记郑勇果断发挥带头作用,毫不犹豫地将自家公司食堂提供出来,并且在公司还未复工之时,既出钱又出力地为市场其他企业统筹、分发物资。
湘贸社区两新党组织书记郑勇分发防疫物资。
和郑勇一样,辖区党员也主动参与到红色管家服务、基层治理当中来,及时解决居民、企业诉求,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的和谐氛围。
今年以来湘龙街道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通过“党建+五零”社区建设为抓手,各社区纷纷创新“智慧党建”健全“智慧三网”治理体系、党建“四个引领”等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做到居民小事不出门,大事有回应,提升了辖区内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来源:红网
作者:蒋雨岑 周靓
编辑:韩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