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彭超 通讯员 邱旸 长沙报道
近日,长沙市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暨文艺精品创作推进会举行。长沙市开福区委宣传部荣获组织工作奖,并有《正正的世界》《犬爱》《少年毛泽东》等6部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奖,涉及电影、戏剧、广播剧、歌曲等多个类别。
以文助城,以文兴城。近年来,开福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出精品、育人才”目标,大力推进文艺精品创作,涌现了一批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的文艺精品,形成了独特而又浓厚的文艺氛围。
文祥出品的公益电影《正正的世界》花絮照。
文祥获“2018—2019长沙文艺新人”提名奖。
抓好导向出精品 小成本也有大叙事
在长沙市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暨文艺精品创作推进会现场,有一位大家眼熟的身影,他就是电影《让子弹飞》中杨万楼的扮演者文祥,此次他不仅获得了“2018—2019长沙文艺新人”提名奖,而且他的作品——公益电影《正正的世界》,也经由开福区委宣传部推举,荣获全市“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正正的世界》讲述了家境贫寒且患有先天性肌肉型斜颈的留守儿童正正,被抛弃之后,想尽一切办法要治好自己的歪脖子,在历经挫折与磨难下,得到多方帮助,最终成长为一个满怀爱心、充满正能量的少年的故事。
在平实无华的主线叙事外,镜头余角还记录了留守儿童群像:欺负残疾同学的大胖,花钱请同学写作业;进城务工的妈妈好不容易回趟家,却不管女儿,只晓得跟别人打麻将;班主任通知开家长会,全班同学举手说爸妈不在家,最后爷爷奶奶坐满教室……通过对留守儿童群像的刻画,《正正的世界》在催人泪下的同时,也引人深思:没有父母陪伴的成长,会开启一个怎样的人生?
“我有过和留守儿童相似的经历,当我成为大人再回到母校,发现60个孩子里面仍有53个是留守儿童,这让我心情沉重。所以我想做点什么,哪怕改变一点点。”《正正的世界》总制片人文祥表示,作为一名演员,他能想到的方式就是拍摄一部电影。同样的,作为一名演员,他也深知拍摄一部电影的艰难。人力、财力都是问题,但他还是决定不撞南墙不回头,哪怕倾尽所有,也要为留守儿童做一点点事情。
“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电影,小成本、大叙事,聚焦于最需要被关注的群体,去唤醒全社会的正能量,向全社会传递公益接力棒。”开福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舒全球表示,为了激发更多文艺创作者和企业的创作热情,开福区出台了《开福区经济发展奖励暂行办法》:对获评国家、省、市级“五个一工程”奖的,分别给予50万、30万、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用于鼓励创作人才及企业。
“在这样的奖励政策下,会激励更多有此类想法的文艺创作者和机构,减轻他们的负担,免去一些后顾之忧。”文祥说。
花鼓音乐剧《少年毛泽东》现场演出照。
传统曲艺代代传 “小戏骨”变身大主角
此次全市“五个一工程”奖中,有个颇为特殊的获奖作品,剧中演员平均年龄9岁,全部来自于开福区十所“戏曲进校园”示范学校,它就是花鼓音乐剧《少年毛泽东》。
该剧主要讲述毛泽东走出韶山冲到湘乡东山学堂求学这一阶段。剧本分为东山求学、追求真理、斗文结友、日出东山四部分。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导演马秋介绍,这些小演员都是通过了层层选拔,从完全不了解戏曲,到慢慢喜欢上戏曲,到现在就连洗澡都哼着戏曲。
据了解,近三年来,开福区通过选拔挑选了300余位小演员,建立了“开福小戏骨”人才库,在全区的中小学举行了30余场巡演,让他们在各个戏曲节目中担当主角,并以此来培育艺术新苗和未来之星。与此同时,为了大力推进戏曲传承普及,开福区还开设了10场45分钟戏曲课堂巡演,聘请戏曲大咖在十所学校建立“志愿者工作站”,让学生感受从创作、编排到排练的全过程,以此激发戏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校园戏曲课堂里,10岁的蒋昀臻接触到了花鼓戏,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演好《少年毛泽东》里面的毛润之,蒋昀臻利用别的孩子午睡的时间,一个人在操场练习。排练期间还特意去到韶山、湘乡,重走了一遍伟人足迹,也正因为他的努力付出,才有了最终舞台上的完美呈现。
“接下来,我们想把《少年毛泽东》带到北京去演出,让更多人看到开福少年们的风采。此后,我们还将在开福区小学、中学开设更多的戏曲社团,让更多孩子来学习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马秋说。
搞好跟踪强服务 涓涓细流育出累累硕果
“现在我正在拍摄一部关注老年人题材的公益电影,叫《硬核老爸》。”采访中,文祥透露:“开福区也十分关注这部影片拍摄进展,不仅多次上门排忧解难,还帮我把影片申报为市里的精品创作重点项目。”
搞好跟踪强服务,一直是开福区推动全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开福区一方面深入文化企业调查走访,发现了一批优秀的文艺创作人才和作品,并进行重点指导和择优推荐。另一方面,组织辖区文化企业分批次申报省、市文化产业扶持引导资金,并施行《开福区文化产业扶植奖励办法(试行)》政策。两年来,共争取上级扶持引导资金2245万元,兑现区级政策奖励资金1000余万元。
在推进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开福区委、区政府坚持“二为”方向、“三贴近”原则和“四无偿”举措,无偿为团队提供排练场所、提供艺术交流和展示平台,为节目创作编排提供辅导,为文艺骨干提供业务技能培训。连续16年,开福区坚持“湘江韵律”广场文化品牌,造就了一大批“笑星”“舞星”“歌星”等草根明星,涌现了《山泉》《沙坪绣女》《月亮谣》等反映地域特色、体现民族风情的精品节目,荣获国际级奖项9个,国家级奖项28个,省级奖项32个,市级奖项115个,收获了中国艺术群星奖、中国“金钟奖”、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优秀奖、省“五个一工程”奖等。
“今年初,我们通过摸底调查共收集了24个作品,建立了2020-2021年文艺精品创作重点项目库。未来,我们将重点服务于这些项目,服务于以马栏山视频文创园为主的文化企业,服务于像文祥、马秋一样的文艺人才,服务于喜爱文艺、助力文艺的广大市民。”开福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红网
作者:彭超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